永远不要去评价你的同事
作者:洞见·瑾山月
声音:吉立红
一次演讲中,有人问俞敏洪,初入职场,最应该注意什么?
他斩钉截铁地说:永远不要去评价你的同事。
你对同事的议论,90%会通过各种途径传到当事人耳朵里。
哪怕你说的没错,也会卷入乌烟瘴气的办公室斗争中。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口中栽刺的话语,是中伤别人、反噬自己的利剑。
这世上根本没有秘密,管住嘴巴,才是王道。
在社会上经历得越多,越明白世界的复杂。
别急着表达见地,你的判断未必准确,也不要随便评价别人,你的结论很可能有失偏颇。
成大事者,善于冷静的观察;稳不住心性的人,才急于指手画脚。
查理·芒格曾说:如果和一头猪掉入泥潭,你能做的就是赶紧上岸,而不是在泥潭里跟猪打架。
工作生活中,谁都会遇见不可理喻的人、义愤填膺的事,若一味对烂人品头论足,最后狼狈的,是我们自己。
你说得越多,对方越忌讳;你说的越对,别人越反感。
最终,明明错不在你,却让自己成了他人的眼中钉。
冰心《繁星》中,有这么一句诗:高飞的鸟儿,何必与笼中的同类争噪,你自有自己的天空。
与小人论长短,论到最后,只会把自己拖入泥潭,狼狈不堪。
克制说话欲,是难得的自律,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里写道:
“苏格拉底说他自己一无所知,我的智慧远不及苏格拉底,所以我绝不评价任何人,只专注做好自己的事。事实证明,此举行之有效。”
少说话,多干事。能不说的话尽量不说,能多做的事尽量多做。
把说话的功夫用在行动上,我们能屏蔽干扰,沉下心来做好手头的事。

稻盛和夫很佩服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煤炉工。
这个工人笨嘴拙舌,从不参与同事间的任何聊天,整天像个哑巴一样烧煤炉。
但十几年后,他却凭借这份踏实,当上了事业部长,还深受员工敬爱。
稻盛和夫感慨:“原来踏踏实实干活,也能成就一个人。”
庸者喧嚣,智者寡言。
工作中,想要有所作为,就要及时从纷争中抽身,让自己在事上练。
不必为不值得的人浪费时间,更不必为没意义的事争论不休。
与喧嚣保持距离,更不要成为圈子里制造话题的人。
王小波说:“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人生本就是一场无声的修行,眼睛学做事,嘴巴学做人。
能走远路的,永远是那些安静沉稳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