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冠美术馆·赏读名家
读金纯作品,可体会顏行个中三味
▓ 黄惇
金纯的书法是从颜字打底的,却不曾坠入清人钱南园之流,将颜楷写得笨拙板滞,挑踢作怪,味同嚼蜡。一帖鲁公《祭侄文稿》被他写得出神入化,加上他对篆书的深刻领悟,使他的行书如虎添翼。古人评顔真卿三稿有篆籀气,又称其如熔冶出炉,随地流走。读金纯的这类作品,无论屋漏痕之用笔,还是沉雄厚重之体态,正可体会颜行个中三味。观本册中收入的临颜真卿《争座位帖》及《岳阳楼记》《祭母文》当可证我此非虚言。
(小楷)欧阳修文《秋声赋》 尺寸:36cm×25cm
少保守思想而勇猛精进是他最值得赞美的品格,而一旦有所成就,便能自省自已之不足,则是我认为金纯尤为值得赞赏的。无论是在艺术院校的专业训练中,还是回岗后的工余,他不断开拓视野,以穷宏博;又敢于突破原有的优势,转益多师、以精专约。他广涉章草、魏碑、晋唐小楷、两汉碑碣乃至三代金文,却又将其所获更专注于行草,从二王、颜柳到苏米、王铎,纵横驰骋。数年之后,当我看到这本书法集的底稿时,惊异地发现,金纯从颜行起步,向四周时空扩展,为自己营造的基础竟如此之大。写颜则顔法,写米则米法,写碑则碑法,写王铎则得其跌宕,写小楷则风韵清古,是谓家数明晰,源流有致。所谓分临以究其极,而融会以求其归。
“文似看山不喜平”,金纯书亦如是。以气势胜,但不是悬崖峭壁,也不是天风海涛。读其书法,能想到林中好风、松涛阵阵、亦会想到丘陵起伏,逶迤绵延。一似他的为人,外貌老成,言语缄默,而内心则激荡着才情的波澜。君可观其集前,小照,从他坚毅的眼神中,我笃信其艺术之路定有大成,因爲具有长江襟抱者,必有冲向东海之未来。
金纯此长江诗钞辑古今诗人之咏数十首,凡江之气魄、江之灵魂、江之浩瀚、江之壮美,诗人之放、之忧、之情、之襟抱、之精神尽于此卷可现也。卷以细楷,今人多不能作,此亦金纯之一絶,源于钟王,终于自我,有扬子江之宽阔气象,不可不重!
鲁公因悲愤成《祭侄稿》、东坡因谪居而有《寒食贴》,今金纯生命重还而展其书,是皆生命之迹也。金纯否极泰来,曾经生命之沧海,悟透人生价值,情与古化,神与天游,焉能不以书为生命哉?扬子有云“书为心画”,今人多不解,观金纯书展或可解矣。嘱予序,予何能多赞一词。
本文作者黄惇,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艺术学)评审委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格冠美术馆·名家作品
释文(行草) 格冠美术馆,播种在农庄,栽下梧桐树,引来文凤凰。 尺寸:120cm×36cm
释文(行书)擬散翁筆意 不俗即僊骨,多情廼佛心。 尺寸:134cm×17cm×2
释文:行书《古剑铭》 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爲凶器。 深藏不露,临机取灋,是为利器。 尺寸:240cm×60cm
(篆书)擬吴昌硕石鼓文 尺寸:240cm×60cm
(草书)苏东坡定风波 尺寸:180cm×50cm
(小楷)《大学》局部 尺寸:150cm×16cm×4
《示兒一首》尺寸:22cm×33cm×3
释文:
《示儿一首》
吾儿即将赴美,就读哈佛。
十年寒窗,四载辛劳,
今佛祖保佑,夙愿已酬。
父母不善饮,今以诗代酒,
为汝壮行。
十年寒窗苦,今日愿已酬。
儿行千万里,执手嘱语稠。
父母尚康健,在外毋担忧。
忠孝不两全,专心为国酬。
学业是根本,德艺需双修。
业成耀先祖,德失国蒙羞。
尊师与重道,古训不可丢。
学业须精进,贝克是楷模,
心存大局观,事从小着手。
刚柔总相济,上善若水流。
多交直谅友,已错有人纠。
多施及时雨,友难渡慈舟。
多开方便门,为人须宽厚。
多怀感恩念,善缘结五洲。
世间多诱惑,切忌样样求。
有舍必有得,决断勿优柔。
起居需有常,冷暖照顾周。
素食少饮酒,身体是上筹。
若遇有缘人,何妨君子逑。
贤惠能长久,容貌毋苛求。
哈佛非终点,人生新旅途。
学如逆水舟,奋进展鸿猷。
庚寅秋月父草于金陵敬芦居。
(书作略有改动)
释文:行书对联(以鹤頂格撰智匯家联) 智融四海賢逹客,匯享五洲幸福家。 尺寸:136cm×18cm×2
释文:(拟楚系文字) 家无长物琴书自乐,天生高人风雅之宗。 尺寸:240cm×28cm×2
释文:刘勰《文心雕龙句》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经正而后纬成, 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释文:立德楼
格冠美术馆·名家小传
陈金纯近影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交通部书法家协会副会长,曾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长航集团美协主席。民盟盟员。从黄惇师游。先后获第四届中青展、第六届全国展最高奖、第二届楹联展铜奖;篆刻作品入选全国第三届篆刻展;入编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三十余次入选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举办的囯家级大展。先后在联合国欧洲总部万国宫、江苏省国画院、南京艺术学院以及北京、湖北,安徽,海南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作品被联合国、中南海、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国内外美术馆收藏,并被悬挂在联合国、中南海等重要场所。2015年受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书画创作与理论研究高研班之邀,赴北京执教。任书法导师,海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出版有《砚田五十年——陈金纯书法篆刻集》《陈金纯书法集》《名家临名帖——陈金纯仿争座位帖》《经典之路——陈金纯书法艺术》《墨语佛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