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1月15日,初冬暖阳高照。岳阳市应急管理局老干支部退休老同志早早来到机关,准备乘车去汨罗市开展“学习贯彻廿大精神,喜看汨罗新时代发展巨变”主题党日活动。

主题活动由副局长刘贵元,调研员喻国平领队,办公室副主任袁芳和主管科室干部刘杨组织实施。

9:00从岳阳出发,面包车行一个多小时,到达汨罗镇瞭家山社区。汨罗市付市长和汨罗应急局正副局长和社区干部早在迎候。

2021年11月,瞭家山社区被确定为2021年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
2021年9月,瞭家山社区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瞭家山社区以境内一山名瞭家山而命名。瞭家山社区乃汨罗镇的东大门,东接汨罗市区和城郊乡,南抵古培明月及本镇龙塘村,西连南托八十托水库与夹城相连,北与城郊狄家坪接壤。京广铁路、湘汨公路纵贯南北,汨营公路与湘汨公路交叉处有金三角之称。交通方便,商业繁荣。
区内辖8个组,尚有农户309户,农业人口1209人,党员65人,耕地面积924.5亩,其中旱土15.5亩,水田909亩,人平纯收入10084元。
2005年建成的社区办公楼,座落在湘汨公路的东侧,宽敞干净的街道。
瞭家山社区有长乐甜酒、岳阳兰花萝卜、龙舟毛尖、三江板栗、屈原醇酒、汨罗粽子等特产,有屈原传说、屈子祠祭典、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长乐抬阁故事会、平江影戏等民俗文化。

我们乘坐游览车在瞭家山社区绕行观光。一栋栋青瓦粉墙的新楼鳞次栉比分布在社区;整齐干净的街道,交通及卫生设施完备;宽敞的社区广场女村民正在排练广场舞。耳麦里传送着导游介绍瞭家山的历史进程和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让我们实地观赏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秀美风光。
游览车在汨罗农民学哲学陈列馆停下。继续参观陈列馆。

走进陈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幅六十年代的宣传画,把老同志带入那火红的年代。

馆内以详实的图片资料记录着汨罗公社(现汨罗镇)农民学哲学用哲学的动人史迹。

通俗的话语,朴素的乡音,反映着毛泽东实事求是哲学思想被劳动人民活学活用结出的丰硕成果。


陈列馆参观结束,稍作休息,品赏了汩罗待客的姜盐豆子茶,支部全体人员在陈列馆合影留念。


屈子文化园位于湖南省汨罗市屈子祠镇,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分为屈子祠核心景区、端午文化体验区、端午文化产业区、端午文化民俗区、屈原墓保护区、汨罗江湿地保护区,集屈学研究、龙舟竞渡、艺术欣赏、民俗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
先期启动的2.5平方公里屈子祠核心景区初步建成,景区内有屈子书院、屈子祠、水仙湖、楚堤和独醒亭、骚坛、濯缨桥、桃花洞、寿星台、剪刀池、绣花墩、望爷墩等纪念屈原的古迹。

屈子祠核心景区内包括屈子祠和复建的屈子书院两大建筑,按照《屈子祠保护规划》要求,屈子祠重在文物主体的保护、维修维护,恢复现有的玉笥八景。同时还将建设小体量的贾谊、司马迁纪念馆、楚生活展示区等建筑。
创建于宋朝初年的屈子书院至今有一千多年历史,与汨罗江畔的屈子祠构成一个整体,历史上几次搬迁,总是相随相伴。新中国成立后,屈子书院改为学校,“文革”中被毁。
总投资近两亿元的屈子书院是屈子文化园的核心项目,占地140亩,主体建筑面积14118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书院礼堂、讲堂、教学斋、藏书楼、祭祀礼堂、屈原研究院等。

求索堂屏风前后分别用六幅大型楠木浮雕展示屈原的政治生涯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精雕细琢的《离骚》、《天问》大篆体木刻,富丽堂皇!



屈原留下的不朽诗篇《离骚》,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屈原的求索精神,是新时代共产党人踔厉奋发,复兴中华的精神动力。


岳阳市应急管理局杨峰局长赶来,边走边和老同志介绍屈子文化园建设和屈子祠的保护整修情况。

由郭沫若撰联,其夫人于立群书写的对联挂在屈原的金色塑像两边:“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畝”,“帅云霓而来御(ya)将往观乎四荒”。



杨局长和汨罗市付市长、汩罗市应急局长陪老干支部全体同志共进午餐。

餐前杨局长致辞,首先向退休的老同志表示亲切慰问。接着通报了应急局在新形势下勇立潮头,税意改革,强化责任,确保安全稳定的工作情况。今年以来,全市总体安全形势平稳向好。老同志听了介绍,深感欣慰。

席间老同志周德南即兴作诗一首,感谢局党委和汨罗市、应急局领导对这次老干支部党日活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诗云:
七律•党日活动即吟
晨曦艳艳理冬装,习习轻风拂桂香。
老友姗姗回旧地,局情滿滿补重阳。
驱车尽览罗城景,健步巡观屈子光。
求索精神传故里,九歌绝唱续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