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儿令-全球人口突破八十亿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北京时间11月16日凌晨,联合国正式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这天,达到80亿。
今天(11月16日)凌晨4时许,联合国网站“80亿人口日”栏目介绍说,2022年11月15日这天,全球人口达到80亿。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全球人口增长归功于公共卫生、营养、个人卫生以及医药的改善使人类寿命逐渐延长。另外,一些国家的高生育率也推动了人口快速增长。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这是人类思考对地球负起共同责任的时刻。
联合国网站显示,全球人口从70亿增长到80亿花了约12年时间,而到2037年达到90亿将需要大约15年的时间,这表明全球人口的总体增长速度正在放缓。
联合国网站说,生育率高的国家往往是人均收入低的国家。随时间推移,全球人口增长越来越集中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其中大多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在这些国家中,持续的人口快速增长可能阻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可持续发展目标仍然是世界迈向幸福和健康未来的重要途径。
资料查询资料显示,地球作为已知有智人出现大约已有30万年的漫长历史。史称埃及艳后去世时,地球上大约有2.3亿人,当时古埃及文明即将结束。地球人口达到10亿,是在1804年左右。全球人口20亿大关是在1925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萧条之前达到的。之后,从20亿到30亿,仅用了35年。从此以后,全球人口进入高速增长期,每隔10到15年再增加10亿。1974年,全球人口达到40亿。2011年,全球人口增至70亿。之后,地球仅用了10年多一点的时间,又增加了约10亿人口。据估算,在过去50年,全球人口翻了一番。其中,中国与是印度是人口增加最快最多的十大国家之一。但最近20年中国人口增速减缓。而印度将于明年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巴基斯坦和菲律宾也在这一名单上。另外5个国家都在非洲: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埃及。另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人口增长尤其迅速。联合国预计到本世纪末,它将容纳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当然,这只是预测,还存在不确定性。
全球人口增加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包括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部分地区的人被迫流离失所,以及不断恶化的气候变化等。不过,联合国相关人士对于全球人口达80亿还是持乐观态度。
“这是人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联合国人口基金执行主任纳塔利娅·卡内姆称,“有些人担心我们的世界人口过多,而资源不足以维持他们的生活。我在这里要明确地说,人口的绝对数量不足以让我们恐惧。”
在许多方面,全球人口趋势表明生活正在改善。由于儿童和孕产妇死亡率的下降、致命疾病的治疗、医疗保健的改善和其他因素,我们的寿命更长了。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在过去25年中,极端贫困已经减少,国家之间的收入不平等也大大减少。
根据瑞典非营利机构GapMinder的统计数据,生活在极端贫困中(每天收入不足2美元)的人口比例已从1974年的44%下降到10% 。
但也有一些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比如这场全球新冠大流行破坏了全球在教育、医疗保健和脱贫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据联合国称,气候变化仍然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目前有1亿人被迫流离失所,这一数字也创下新纪录。此外,严重的饥荒正威胁着非洲之角。国际援助机构最近一直在努力寻找足够的资源来同时处理多种冲突和危机。
不断增长的人口数据表明,与过去几代人相比,人们的寿命更长了,普遍更容易获得医疗保健、食物、清洁水和卫生设施。尽管还有一小部分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
随着死亡率下降和预期寿命继续增加,联合国赞扬了人口增长。在2019年,全球人均寿命为72.8岁,自1990年以来增加了近9岁。预测认为,到2050年全球人均寿命可能达到77.2岁。到下世纪初全球人口或下降。
根据联合国《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全球人口将在2059年达到100亿大关。全球人口达到90亿大约需要15年时间,这意味着人口总体增长率正在放缓。在最有可能的情况下,联合国预测世界人口将在21世纪80年代达到104亿。从那时起,它将在20年内保持稳定,然后在21到22世纪之交下降。
笔者认为,地球的历史大约47亿年,作为有智人的历史约30万年。如今仅仅近50年间,全球人口由40亿跃升为80亿,应该是人类生灵之福。但当今世界,世态百变、贫富不均、祸福难料。惟愿祈人类:去战祸、求大同、济贫富、共创人间乐园。值此,地球人口突破80亿之际,特赋《相思儿令》为评为纪。
昨日最新消息,
人口上天平。
过八十新奇亿,
球满众芸生。
得益长寿科盛。
但堪忧、缘不均衡。
尘间贫富千差,
愿祈添福圆情。
——2022年11月16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