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坂城之战
文/珠峰
少年时,我随外婆从四川,来到新疆达坂城旁的盐湖化工厂。与在此支援边疆建设的父母,一起生活工作求学。
那时只感到新疆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人烟稀少,是祖国神圣辽阔的边疆。并不太了解,这片土地上拥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悠久璀璨古老丝路的传奇故事,战争烽烟,浪漫缤纷的民族风情。

上初高中与大学毕业工作后,自己也曾多次去过达坂城镇。世人都知道,达坂城这个地方很有名气,都是因为西部歌王王洛宾那首唱词大胆直白,旋律优美,脍炙人口的《达坂城的姑娘》而名扬全国,享誉海外的。当时我们去此地,主要是想看看那里各族如花似玉,天仙般美丽的姑娘……但歌中唱词,现实中姑娘令人失望、难忘……同时,去购买当地特产大豆。达坂城的大豆,颗粒饱满,营养丰富,色泽啡黄,香喷诱人。并出口到中东等许多阿拉伯国家。
直到回到故乡锦官城,人已过中年的我。在西南交大茅以升图书馆读到《左宗棠传》时,才了解到在达坂城,曾发生过烽火连天,狼烟四起,杀声震天,惊天动地,浴血天山的保国为民,收复疆土的激烈战斗……

晚清末年,是一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内忧外患,民生凋落,官场×败。十九世纪中叶,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太平天国运动尚未停息,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爆发,同时陕甘地区还在发生大规模暴乱。1865年,阿古柏入侵新疆,沙俄趁机逼迫清政府签署《中俄勘分西北界约》,割占了中国西北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71年,沙俄又占领了伊犁。时任陕甘总督爱国重臣,朝庭名将左宗棠。看清了有凶恶狼子野心的沙俄,目标可不仅仅是新疆。如果任其肆意妄为,中国西北地区,将会一点一点被蚕食鲸吞。
而清庭另一位重臣李鸿章却认为,新疆处于边塞,中国大陆地域辽阔,失去一个新疆并无大碍。当务之急,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海防上,防备日本的海上进攻。李鸿章将自己的意思上奏朝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番言论竟然得到朝庭的默许。对此,满怀一腔爱国之心的左宗棠痛心疾首,他坚决反对李鸿章放弃新疆的提议,在朝堂上公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新疆是我们祖宗留下的疆土,一寸也不可让给别人。如果新疆不保,蒙古也会受到威胁;蒙古不保,京师的安全就无从保证。塞防与海防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左宗棠的分析不无道理,最后朝庭终于力排众议,支持他率兵收复新疆。
但要去西北沙漠戈壁里行军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必先行。打仗需要一大笔经费,预算为3000万两白银,朝廷却只能拨款500万两。如此悬殊的差距,让左宗棠犯了难,但他并不感到意外。左思右想,左宗棠只能跟平时有联络的钱庄借钱,但他们得知他借钱是为了去新疆打仗,便纷纷拒绝了他的请求。正当左宗棠愁云万分之时,好友富商胡雪岩给他带来了希望。胡雪岩凭着自己的关系及人脉,几经辗转,帮助左宗棠在洋商与华商处借款,筹得了2000多万两白银。

1876年4月,年逾花甲的左宗棠挂帅出征。他已做好马革裹尸的准备,与之一同出发的,还有一口为自己准备的棺材。为了歼灭入侵者,让新疆回到祖国的怀抱,左宗棠用年过半百花甲之身“抬棺出征”,让人动容,令人敬佩。左公如此的勇气和决心,何惧敌军的千军万马。 他亲率几万湘湖子弟,披挂上阵,急驰河西走廊丝路古道,所向披靡,英勇无畏,杀向新疆打击侵略者阿古柏的战场。
1876年7月,清军进疆后,迅速收复了乌鲁木齐古牧地要塞,歼敌六千余人。并趁势攻占了昌吉、玛纳斯、呼图壁、乌拉泊等要地,打开了通往南北疆的交通军事要道。并在此屯兵休整,待来年开春进军南疆再战。然而要夺取南疆,必先攻克通往南疆的险关大门,阿古柏匪帮重兵把守的军事要冲达坂城、吐鲁番、托克逊三地。
1877年4月春,在左宗棠得力助手,新疆建省后第一任总督(省长),名将刘锦棠将军率领下,兵分三路,出击南疆地区,达坂城之战由此打响。

刘锦棠亲率主力军,通过侦察得知达坂城守敌毫无防备,兵法讲究兵贵神速。所以,决定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连夜立即从乌拉泊军营出发,黎明前赶到达坂城,完成对守敌的合围。一夜之间,清军步、骑、炮兵近万人,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迅速抢占了有利地形,包围了位于白杨河峡谷口”白水涧道”的达坂城。当天亮时,面对从天而降的清军,城上的守军惊慌失措,匆忙应战,并用枪炮猛烈轰击城下清军。刘锦棠命官兵们在有利地形上四周修筑营垒,挖掘壕沟,暂时按兵不动,让敌人消耗弹药。他则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骑马在城外战壕前巡视,寻找攻入城内的突破口……
由于当地各民族百姓深受阿古柏匪军的欺压,叛匪不得人心。看到清军围困达坂城后,都暗自欢喜,有少数维吾尔族同胞冒死从城中给清军送来守军情报。刘帅随即命令大炮对城内守军进行连环轰击,首先摧毁了城中敌军炮台,接着又把城墙炸塌多处。更巧的是,一颗炮弹正好击中了敌人的弹药库,引起山崩地裂般的爆炸,顷刻间浓烟弥漫,一片火海。
加上正刮着大风,火势迅速蔓延起来,敌人储存的弹药被不断引爆,连续不断的爆炸让敌人肝胆俱裂。城中守敌犹如无头苍蝇,四处乱窜,死伤惨重。清军乘势发起对城攻击,经过激战,击毙叛匪二千多人,俘虏一千七百多人,缴获马匹近千,枪炮1500多件等。同时,刘将军还指挥埋伏在达坂城后沟内的军队,击溃了敌人的援军。达坂城之战,是清军入疆后打的一个十分漂亮的闪电式歼灭战。

南疆门户第一座要塞达坂城被攻克后。
驻守吐鲁番、托克逊的匪徒,人心惶惶,准备弃城逃跑。左宗棠指挥刘锦棠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兵如神,又趁势进击,一举攻克了吐鲁番、托克逊两城。在一个多月内,歼敌二万多人,彻底打开了全歼阿古柏匪帮,通向南疆的战略大门。
5月底,阿古柏得急病突然死亡。10月,清军先后收复南疆东四城、西四城和喀什古城。阿古柏之子率残部逃入俄境。1878年1月,清军收复和田。至此,清军收复了除伊犁外的全部失地。
此时,清政府决定以外交的方式让沙俄从伊犁退兵,可在谈判过程中,沙俄却再次显露出贪得无厌的嘴脸,清政府竟拿他们无可奈何。左宗棠知晓后,十分窝火,直接部署军队,做好以武力收复伊犁的万全准备。也许是出于对左宗棠“抬棺出征”的忌惮,1881年2月,沙俄终于在谈判桌上做出让步,并于1882年正式交还伊犁于我方。

至此,左宗棠大军取得了收复新疆国土的巨大胜利,保住了古老丝绸之路通往中亚西亚区域上的这片重要疆土。其实,左宗棠在出征前,就有不达目的誓不还的准备,他曾给妻子写下绝笔书:“西征收复新疆艰险万分,没有人愿意前往。我将独自承担这个重任,即使会受尽苦楚,也要留些福泽给后人。”千古民族英雄左宗棠,他明知前路艰险,明知将独自承担重任,却不舍得割舍国家的一寸土地,硬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爱国热血,即使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连打仗的经费都要自己去借,也要踏上这条艰难万分的西征之旅。这就是民族英雄的血性与脊梁,这就是为国请命英雄的英勇豪壮!
如果当时,没有他的一腔孤勇坚持,一腔报国热血肝胆,没有他毅然决然地抬棺出征。或许我国的版图将永远失去新疆这片,相当于2个法国,4个日本,5个意大利,7个英国,16个韩国的美丽富饶沃土,历史悠久灿烂的丝路疆域。
梁启超先生赞誉左宗棠为“五百年来第一伟人”。著名历史学家剪伯赞曾说;“唐太宗以后,对国家领土贡献最大的人物,当首推左宗棠,实非过誉。”2000年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了最近一千年全世界的40位智慧名人。这其中,中国有三位;一位是毛泽东,再一位是成吉思汗,第三位就是左宗棠。他也是近一千年来中华政治舞台上最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民族英雄,被后人称为“再世诸葛亮”。

2014年,当我再次踏上古丝路新疆这片美丽辽阔的土地,去乌鲁木齐市中心筹建五星酒店时。第一时间,自己再次开车来到达坂城和盐湖化工厂,这片曾留下我青少时美好记忆的故土。寻觅英雄们激战歼灭阿古柏匪帮的古战场遗迹,追忆那场守边保疆的浴血战斗。但达坂城古战场之地,已物是人非,烽烟散尽,天山巍峨;戈壁荒原,风高云淡,大雁高飞。只有达坂城通往南北疆道路上的左公柳,还静静伫立在国道公路旁,诉说着那段令人难忘的激战场景,峥嵘岁月。民族英雄左宗棠,亲手栽种在进军新疆途中的柳树。如今像不惧狂风暴雨,不怕严寒冰霜,坚强不屈,戍守边关,英勇无畏的将士一样。和新疆各族人民一起,紧密团结,深深地扎根于古老丝绸之路,广阔无垠的美丽新疆大地,守护着祖国的统一,维护着民族团结和新疆的大发展!
在达坂城新修的古城古镇前,我们向伟大的民族英雄左宗棠,深情致意敬礼!左公收复新疆的伟业,人们将永远铭记于心,千古传颂,永垂不朽!
首发原创
2014年10月17日珠峰初稿作于乌鲁木齐市光明路兵团司令部。
2022年11月5日珠峰修改完成于成都金牛区九里堤西南交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