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红色印记(三章)之一
两当兵变纪念馆

四月,乍暖还寒。午夜,静寂无声。
一声清脆的枪响,穿过老南街的四合院,穿过古老的两当县城,划破黑沉沉的夜色,激荡着陇原百年的迷魂。
枪声,豁然显现光明,而后,化作一圈圈的光晕,均匀地向四面八方发散,直至与霞光相融,昭示红彤彤的喜庆与欢歌。
枪声,闪耀着璀璨的火花,照亮了春暖花开的远景,宣告了一个美好季节的到来,再没有丝毫的犹疑与彷徨,猎猎飘扬的旗帜,分明就是花蕾绽放的容颜。
枪声,迸射出雷霆万钧之力,那是劳苦大众心头的怒火,集聚了祖祖辈辈的夙愿,几百双渴盼的眼神,呈现出未来世界的生动面孔,触手可及。
这个春天的夜晚,陇原大地如沐春风,在一场霹雳闪电中获得了新生。
千年古槐年年绽放新芽,风云绕指柔,纵横的枝干将九十年前的宣言高高举至头顶,春风里纵情欢呼。
碾盘和石轱辘还在,仍然固执地留在原地,里三层外三层,小心翼翼呵护着久远的往事,守卫着大西北汉子的血性与尊严。
丝丝缕缕,庭院回想着不为人知的细节,阳光下咀嚼、回味着,猛然传来两当号子激越的曲调。
太阳寺,广香河,多么温暖的名字。
那个年代,那一群人,芝兰芬芳,向阳而生,该怎样为他们画像?其实,何须踌躇无从下笔,只须轻轻一呼,先驱者便飞奔而来,挥洒火热的青春年华,留住永恒的瞬间。
拔营,起义,突围,征战......种子一样散播四方,最终,他们双脚仍然站在两当的土地上,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起走过红军街,来到了两当兵变纪念馆。


孙鹏,山东青岛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齐鲁文化之星,现挂职西和县文广旅局副局长,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散文诗》《山东文学》《青岛文学》《青海湖》《北方作家》等刊物,参加第二十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著有30多万字的脱贫攻坚长篇报告文学《决战西和——一个贫困县的脱贫之路》,散文诗集《山海间的吟唱》即将出版。

王淑芬,小米 舞蹈教师 甘肃省朗诵协会会员 甘肃省舞蹈家协会会员 大型诵读公益平台和兑之吉天水教师学苑苑长。热心公益,诵读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坚信声音的传递是最温暖、最有力量的。多次参加各项公益朗诵演出活动以及线上各类朗诵演讲比赛,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朗诵演讲比赛,多次获奖,取得好成绩。在教育部、国家语委举办的第三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创编情景朗诵作品《红旗一角的故事》,获得全国优秀奖;获得甘肃省一等奖;本人获得省级优秀指导教师。由甘肃省教育厅、共青团省委、甘肃省关工委举办的甘肃省中小学生“新时代好少年红心向党”主题朗诵演讲中,指导朗诵作品《红船颂》被评为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