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市井生活过得有滋味
文/侯国平
社区门口有个小菜市场,菜市场里有个卖豆芽的中年夫妇,湖北人。男的守摊卖豆芽,女的送货兼做家务。男的不时用湖北腔喊道,我的豆芽不放药,放心吃。买菜的都叫他蛮子,都说他的豆芽好,能炒熟,不发酸。蛮子听了很高兴,一高兴就唱戏,唱的是豫剧《朝阳沟》,咱两个在学校那一段,有人问他咋会唱豫剧,他说好听,学的。有时候他还唱《青藏高原》,高腔上不去,就拍巴掌,还拍大腿,惹得周围的人都笑声不断。
蛮子一年到不头不见歇,刮风下雨也出摊。只有正月里才休息几天。问他累不累,他说,当个老百姓不能怕累,怕累就别当老百姓。他又说,生活就是流汗水,不想流汗水,那你就去当官。可当官容易吗?削尖脑袋也钻不进去哟。咱只有流汗水的命,流一天汗水有饭吃,晚上睡觉安稳。
站在舞台上被千百盏灯照耀着的明星和守着一摊儿豆芽的普通人都要一天一天的活下去。无论是引车卖浆,还是挑担荷锄,流一天的汗水,总能养家糊口。流一天汗水的营生,和马云比起来算不上轰轰烈烈,但能自食其力,也是有尊严的由来。
春雷两口子下岗后,到南方打工,把孩子交给了父母照管,后来孩子大了,要上学,父母管教不了。两口子只好回到老家来,但工作不好找,一家人靠什么吃饭呢?想来想去,就在社区门口,支个小摊,卖早点,烙油饼。这营生没啥技术含量,本钱又小就是辛苦点。早上四、五点就要起床,一直忙到中午十来点。春雷两口子很注意个人卫生,常剪指甲,围裙也是洗得白白的。用的油和面,都是从大超市买,葱花也是洗得干干净净,还有免费的盐辣椒和萝卜丝,生意很好,准备的面卖完了,还有人排队。
春雷两口子辛辛苦苦,烙了一年油饼,生活渐渐有了起色,他们掏了首付,在学校附近买了房子。让父母接送孙子上下学。他们两口子还是每天忙着烙油饼。每天收摊的时候,两口子你说我笑,就象打了一个大胜仗。春雷高兴还哼起了曲儿,咱们老百姓啊,今个儿真高兴。
邻居丁师傅的儿子丁小庆,大学毕业后考了几回公务员都没有考上。后来就去了顺德打工,在一家工厂当上了工程师,工作顺风顺水,马上就要提拔当技术主管了。可就在这时,丁小庆的父亲中风了,卧床不起,生活要人照料,丁小庆只好辞了工作,回到家中照顾父亲。等到父亲渐渐恢复后,丁小庆还要回南方打工。父母高低不同意,丁小庆只好顺从父母,留在了家乡。
为了生存,总要找点活干吧。丁小床到饭店当过传菜生,发过传单,卖过保险。最后又干起了快递。他头脑灵活,又肯吃苦,快递量总是排名第一,公司提拔他当了部门经理。
在一次下班途中,出了车祸,他的一条腿被撞断,截了肢。丁小庆消沉了大半年,最后他看着年迈的父母,又鼓足了生活的勇气。他借钱在社区门口开了一家电器修理店,由于技术精湛,服务到位,价格公道,小店的生意越来越好,方圆几十里的小区都慕名来修家电。丁小床成了家,有了一个儿子,一家人忙忙碌碌,其乐融融。
生活中总会有这苦那难,谁也不会躺在蜜糖罐里过一生,总会有七沟八坎在等着你。过什么样的人生,看你如何选择和被命运安排罢了。无论你是卖豆芽还是烙油饼,无论你是干流水线还是送快递,不为任何人,自己就是最大的理由。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那些形形色色的劳作,那些每天流着汗水的营生,就是推动社会向前的主流力量。不苟且,不消沉,不应付,不模糊,生命的意义就在每天的汗水流淌中,焕发光彩,照亮人心。
我们都是社会中的小人物,因为看透了生活而更加热爱生活,不须为了身份的卑微而惶惶不安。我们知道生活的不易而更加努力过好每一天,把烟火蒸腾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就是对生命的最好尊重和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