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往事(十六)
供销合作社与化肥厂
石凤阁
近日网上热议国家恢复供销合作社“重建”,使我回忆起来在农村供销合作社年代。
早在1942年12月毛泽东主席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大会上提出“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新中国的供销合作社曾“购销两旺”红极一时。特别是为农业、农村、农民“三农”服务功不可没。农民的生产、生活资料全包了。农民不用进城,没有买不到的东西。供销合作社的发展也是由农民入股而建立的,年终还为入股社员“分红”,所以称之“农民自己的供销合作社。”
那时县供销合作总社主任都是县委委员,公社供销合作社主任一般也是公社党委委员。各个生产队还设有“代购代销店(双代店)”。农业生产的好坏与供销合作社有着密切关系,抓好农业生产资料货源是供销合作社的头等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城南供销合作社就曾协助王士同主任专门抓,特别是清江市化肥厂生产的碳酸氢铵、清江磷肥厂生产的过磷酸钙,虽有政府分配计划,你不一定能及时拿到手。因为两个生产厂家要负责全地区的生产供应计划调拨,没有一定关系可不行。光认识书记(谢中耀、王心农)、厂长(王心农、袁铁铮)还不行,还要和历任供销科长(谢子珍、张廷蔚、明玉如、汤淑媛、内勤,李学勤)关系熟,连仓库保管员吕作华也不例外,甚至连运河九队临时化肥存放场地也要弄好,供销合作社长年驻有城南交管站关城平车队20余人(队长张友珍、会计李其福),为的是及时调运不耽误农时。凭良心讲,两个生产厂(氮、磷)有关人员对清江市三个供销合作社(郊区、城南、钵池)还是支持的。我们主要是先到供销科跟科长打个招呼,各人心中有数,多少会拿到一点,还利用阴雨天,外地人来不及时,再拿一点。我们也给厂领导方便,有人找到他们,一个便条从我们那里拿化肥,厂领导也会多给我们一些化肥储备。


城南公社的粮食年年增产,各大队对供销合作社农用物资及时供应是非常的满意。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国企、民营、私有共存,活跃了开放型市场经济。从灾害、疫情以及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安定因素等,还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饭碗端在自己手上”。恢复农村基层供销合作社重新振兴,乃国家之高明,我认为重建振兴后的供销合作社再度走红,实际上体现的是国家对于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就是说,现在的供销合作社不再“统购统销”,而更像一个国营的农业公司。在新时代将继续发扬“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优良传统外,在市场经济中更好的发挥合作经济的优势,群众有需要,供销合作社发展就有未来;市场有压力,供销合作社改革才会有动力。供销合作社还将创新提升更多的服务功能,让人民生产、生活更便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到底,最终会创造辉煌历史。
2022.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