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闲调侃目标
文郑建茂
目标,其本意是指射击、攻击或寻求的对象;也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目标是对活动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是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主观意识形态,也是活动的预期目的,为活动指明方向。具有维系组织各个方面关系构成系统组织方向核心的作用。

人的一生,目标很多,随着年龄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弱冠年华,风华正茂,自然想入非非,充满浪漫,目标也就五花八门;当自己而立之时,通过对生活进一步的了解,开始对目标有了较具体的想法。如果,此时目标制定得切合实际,有一定的天时地利的机缘,我想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在你知命之年是一定会有结果的......然而,不是每个人都实现了自己的所有目标,一半人喜来一半人忧。岁月不饶人,目标不等人,其实大数人都是带着遗憾和失望进入了花甲之年,赋闲在家。富也好,贵也吧...能健康退休,拿到养老金了。

君有所不知,解放初期我国平均寿命仅35岁左右,现在我国人囗寿命大数据统计也只有10140万人能活到60岁。想想过来的同学、同事、朋友,与自己同龄的人又走了好多,已经不在人世了,我们能轻松的活着真是莫大的幸福。

即然第一个目标健康到退休拿到养老金我们实现了,我们就应该计划第二个目标,健康活到80岁。过去有句俗话:“人到七十古来稀”,随着生活环境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湖南省人均寿命已经是75岁左右了。现在跳街舞、唱大戏的婆婆佬佬大多是70多岁,证明现代社会70岁正当年华。健康活过80岁是我们的第二个目标,向3123万人迈进!

按理说能健康活到80岁已是人生之大幸,常言道:人生百年终是梦,能越八十再无憾。但这太平盛世,看不尽的人间烟霞,不多待几年,还是于心不甘。这第三个目标,就是能自理的长寿,长寿不是目标,也不是理想的追求,高龄不失忆,生活能自理,才是人生骄傲的资本。什么福如东海,什么寿比南山,不能自理的长寿,那是煎熬,失能的老人那情景,不堪设想。一旦躺平在床上,统统化为云烟。一旦失能,你再看看,养老院不欢迎,儿女更作难,床前沒有百日孝,这是古人的真言。所以,八十之后,能自理地活九十、一百岁无人嫌弃,生活自理就是最高的景界,也是高龄老人幸福的金标准。

如何健康长寿,这恐怕是人世间永恒之课题。人人都想长命百岁,能活过百年的老人又有多少呢?据中国寿命大数据统计14亿多人仅81万人。比例之少,都是精品。长寿除基因外,世界之大众说纷纭,怎么才能长寿,没有可供长寿的秘诀。

任何事都离不开天时地利,健康长寿更是如此,所不同的是个人有个人的实际情况,不管怎样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在人前说过去,讲成功,道辉煌,退了休就是百姓一个。切忌不可抱怨生活,这也不公平,那也不合理,存在就是公平就是合理。老了不要计较,要化解一切恩怨情仇,人与人相处,不要只强调自己的所谓个性,要相互珍重,多一些包容,多一些人之共性,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平环境。老了不要有太多的追逐,要懂得随缘,学会随遇而安。把贪图换成知足和感恩。老了更要善待自己,该吃的吃,该玩的玩,该享受的尽情享受,不要把事总往自己身上揽,要学会放弃,学会舍得,再多的财富带不走。更不要杞人忧天,明天的太阳照样会升起,天塌不下来。

好好生活、好好锻炼,减少依赖,防范风险,奢求百岁玩伴。把我们的自理能力延续到最大的极限,把晚年生活的每一天都过得体体面面,让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保持着老者的尊严。这就是我们对养生的追求和企盼,也是我们老年人的终极目标---高龄不失忆,始终能自理。

作者郑建茂:1956年生人,湘潭大学法律专业毕业,警察退休。热爱中华古典诗词,系中国楹联协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学会会员。
责编/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