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暗香”真咏梅绝唱乎 ?
文/陈锡波
北宋诗人林逋,字君复,人称和靖先生,有一诗《山园小梅》,很有名,诗云“众芳摇落独暄妍,佔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此诗传颂千载,有人称之为咏梅之千古绝唱,几为当时一代大家,如欧阳修、 司马光、苏轼 …… 及至后来的辛弃疾所赞赏,尤推崇其颔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欧阳修言,“评诗者谓:‘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司马光曰,“曲尽梅之体态。”;南宋周紫芝说,“脍炙天下殆二百年。”;王士朋更称,“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
后有持异见者,也仅论及其它各联,对此颔联却始终十分赞赏。 宋之蔡启说,“林和靖梅花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诚为警绝 ; 然其下联乃云‘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则与上联气格全不相类,若出两人。”;明之吴乔说:“起句‘众芳摇落独鲜妍,佔尽风情向小园’,太杀凡近,后四句亦无高致。”、王世贞说,“‘暗香’‘疏影’,景态虽佳,已落异境,是许浑至语,非开元、大历人语。至‘霜禽’‘粉蝶’,直五尺童耳。”; 清之冯舒说,“‘暄妍’二字不稳,次联真精妙。”、冯班说,“首句非梅,次联绝妙。”、纪昀说,“ 冯云‘首句非梅’,不知次句 ‘佔尽风情’四字亦不似梅。三、四及前一联皆名句,然全篇俱不称,前人已言之。五、六浅近,结亦滑调。”
宋时,有王晋卿尝谓“此两句杏与桃、李皆可用也”,苏轼驳之,“可则可,但恐杏、桃、李不敢承当耳。予谓彼杏、桃、李者,影能疏乎?繁穠之花,又与 ‘月黄昏’、‘水清浅’有何交涉? 且‘横斜’、‘浮动’四字,牢不可移。”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真咏梅之千古绝唱乎?
明人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卷四) 中说,“江为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君复改二字为‘疏影’‘暗香’以咏梅,遂成千古绝调。”
原来林逋此“千古绝调”竟是改南唐江为断句二字而来。
江为断句描写竹影、桂香,诗人观察修竹、桂花而得其影、其香之特徵,句子为竹影、桂香而构思,后五字是对竹影、桂香形象而真切的描述。 改竹影为疏影、桂香为暗香而咏梅,整句气韵不合,正如王世贞所言,“景态虽佳,已落异境。”简言之,为竹影、桂香度身定做的衣服,穿在梅身上不称。
翠竹修长而挺拔,迎风摇曳,婀娜多姿,竹影临流,饶有诗情画意。“竹影横斜水清浅”,是临流修竹倒影映于水面的真切描写。竹影,历来诗人各有吟咏,如陆游之“今夜明月却如霜,竹影横窗更清绝”,李白之“ 映水菱花散,临风竹影寒”。“竹影”改为“疏影”, 疏影同样可以是竹影,如贾岛《题郑常侍厅前竹》:“疏影纱窗外,清音宝瑟中”;许浑《题渚塘竹馆》:“疎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王维《…… 新竹生读经处……》:“细枝风响乱,疎影月光寒。”就是说,“疏影横斜水清浅”同样是吟咏竹影之句。“疏影”并非梅所特有,“横斜”亦非其影特点。
历来传说,“桂树月中生”。“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句),“桂香浮动月黄昏”,月色朦胧中的桂香,是地上桂花之香,还是月中桂花之香? 嗅觉的桂香,想像的桂香,随风空中“浮动”,令人神怡。这正是“桂香”与“月黄昏”的“交涉”, 桂香改为暗香,而暗香说是梅香,梅香与“月黄昏”又“有何交涉”?
纵观全诗,除前人所言“首句非梅”、“‘暄妍’二字不稳”、颈联“ 与上联气格全不相类”“直五尺童耳”、“五、六(句)浅近,结亦滑调”之外,首句“众芳摇落独暄妍”也令人费解。 “众芳摇落”是什麽时候? 冬天。 “暄妍”是什麽意思? 天气和暖,风光明媚,那是春天的景色,“试看桃李花,三春何暄妍”,“黄鹂对语,正春色暄妍”, 而寒梅傲雪而开,如何是“独暄妍”?
全诗也似欠起承转合而无章法,各联“气格全不相类”,“非开元、大历人语。”林逋其他诗作也皆平平,无甚高致,1958年钱锺书先生编籑《宋诗选注》也没有选他这首“咏梅之千古绝唱”,而只是收其一首(仅一首)《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而已。
陈锡波,又名陈诗亮,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对联课程主讲,曾任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香港楹联学会顾问,澳门楹联学会顾问,现居香港。
著作:《骊鳞一对联诗文集》《束脩是十艇脯吗》《君子究竟疾什么》《贤贤易色究为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