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的战略目标: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不仅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指南,更是我们基层站段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五老”同志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行动指南。
一、认真解读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精神
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对党的一百年丰功伟绩作了全面、系统、客观真实的回顾和评述,尤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行了扼要阐述。这次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摆脱绝对贫困,步入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启航第二个百年历史关键时刻,胜利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此外,报告中对未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征程?向全党作了诠释和明确部署。毋庸质疑,这既是宣言书,也是号角,更是实践操作性强的纲领性文件。
二、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精典论段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政治和历史高度,对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理论之精辟,逻辑之紧密,条理之清晰,语言之精练。文中不乏直白朴素之词,这与以往历届党的报告有所不同。这不仅不妨碍理论逻辑的推进,反而读起来有一种朗朗上口的亲切感亲近感。诸如文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撸起袖子加油干”;“咬定青山不放松”;“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等等。这些比喻和形容,简朴生动,恰到好处,不仅能让一般党员、普通老百姓看懂,悟深,消化理解,而且彰显了泱泱大国总书记的大智慧和深深的家国情怀。
三、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精神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从历史的高度总结诠释了什么是中国精神?二十大报告给出了最好的回答:是伟大建党精神、钉钉子精神、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斗争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战斗精神、人民首创精神等13个精神的结晶。中国能够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新中国的建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今天的强起来,建党100周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建国73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改造开放44年发生的巨变,从西方列强耻笑的东亚病夫,到䇄立东方的泱泱大国、世界强国,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英勇斗争、流血牺牲、艰苦奋斗、奋力拼博、无私奉献、勇于创造,发扬13个精神,即中国精神实现的。
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发扬这13个精神,不仅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更对于我们基层站段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五老”同志,进一步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有着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四、用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教育青工,扣紧步入人生的第一颗纽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作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五老”,必须亲自上手,告诉新入路青工:中国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新中国的建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今天的强起来,建党100周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建国73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改造开放44年发生的巨变,从西方列强耻笑的东亚病夫,到䇄立东方的泱泱大国、世界强国,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前仆后继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斗争,通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浴血奋战、流血牺牲,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的新中国,靠的是无数革命先辈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敢于创造、奋力拼博的精神,实现的世界强国,帮助新入路青工扣紧步入人生的第一颗纽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五、用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精神教育青工不忘初心不忘本,从节约一块扣件入手,厉行增产节约,为运输生产作贡献
作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五老”,必须亲自上手,教育新入路青工牢固树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思想,尤其当今年轻人,没有过过过去的苦日子,有的人忘了初心忘了本,大手大脚乱花钱,铺张浪费心不疼,一提到过去的苦日子,张口闭口说你跟不上形势,那是我们运气好,都怪你们运气屁,嘴巴说起果子泡,搭起耳朵假装没有听倒,忘了初心忘了本,铺张浪费太心疼。让年轻人知道:人民的江山,是我们的先辈一枪一炮打下来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吃草根啃树皮,从江西瑞金出发时的10万人,到长征结束仅剩下1万人,其余9万人,只因缺食少衣挨饿挨冻,牺牲在路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就拿我们50后来说,儿时碰到灾荒年,苏联逼债日子紧,吃了上顿没下顿,痨肠寡肚心发慌。改革开放春雷动,各行各业大发展,综合国力得增强,国泰民安入小康,社保医保人人有,有房有车道路畅,市场繁荣样样有,保障供给心不慌,时代变迁日子好,餐餐顿顿有肉吃,过去天天盼过年,而今日日当过年。不忘初心不忘本,勤俭节约永不忘,珍惜粮食不浪费,光盘行动要提倡,光荣传统代代传,中华美德要弘扬。告诉当代年轻人,勤俭节约精神要提倡,尤其在当下疫情动荡不稳,客运收入下降,运输成本吃紧的背景下,从节约一块扣件入手,杜绝铺张浪费,厉行增产节约,节支降耗,为运输增收作贡献。
六、用艰苦奋斗、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引导青工,教育新入路青工珍惜时光,奋发向上,岗位成才。作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五老”,必须亲自上手,向新入路青工讲好波澜壮阔的《中国铁路发展史》。从清代末期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修建的首条200公里京张铁路,到建国初的2.2万公里运营铁路,再到今天15万公里八纵八横的普高铁运营铁路,其中,从无到有的高铁里程达到4万公里,让新入路青工明白:中国铁路从过去的一票难求,发展到今天的网上售票,分分钟搞定,方便快捷,昔日日行千里路,而今数千公里半日还的高铁年代,是牺牲了一代代铁路人,发扬艰苦奋斗、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实现的。教育新入路青工珍惜时光,充分发挥基层站段建立的“劳模、工匠”工作室,签订劳模、工匠师徒合同,引领青工发扬钉钉子般的工匠精神,奋发向上,岗位成才,当好“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促进西南铁路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