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贼“失手”记
文/蒋正祥
老贼名叫范月西,曾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活跃于公交车上的扒手,因扒窃技术了得,从未失手过,“同行”们都尊敬的喊他老贼。
但是相比较其他无可救药的窃贼来说,范月西又勉强算是有点“小理智”。那年夏天,范月西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爱情改变了范月西,他果断“金盆洗手”,与自己的爱人结婚生女,过上了平平淡淡的生活。
十九年后,女儿顺利考上大学,离开家到远方上学。孩子不在身边了,范月西突然觉得异常的枯燥无聊,每天中午都要到街上闲逛。
这天,范月西在街上偶遇多年不见的“扒友”耿连忠,耿连忠也是因为扒窃技术很高,在“圈”内被称为“连得手”。
简单的交流后,范月西得知这么多年来,耿连忠从未停手,一直靠扒窃为生。而得知范月西已“洗手”多年,耿连忠满脸的不屑,一边嘲笑着范月西,一边邀约他“出山”,并给范月西支招,告诉他偷手机容易得手,而且销路很好。本已改邪归正的范月西被耿连忠的嘲笑激怒了,同时又被耿连忠的支招说得心痒痒的,于是决定“出山”,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确实闲得无聊,一方面又是想向“圈”子证明老贼并非浪得虚名。
虽然自己曾经从未失手过,但毕竟已隐退江湖多年,好多行情已不再熟悉。为了安全起见,范月西还是厚着脸皮找来耿连忠,虚心向他了解行情。耿连忠也毫不保留,他告诉范月西,虽然偷手机是最佳选择,但是最好不要偷苹果机,一是苹果机不好销赃,再一个就是如果被抓到,苹果机的估价高,判刑重。
很快,范月西就带着耿连忠的建议“上车”了。因为有着很好的“基础”,范月西轻松偷得一部手机,并立即找到耿连忠,让耿连忠帮他销售。
耿连忠一看范月西偷到的是一部苹果机,建议范月西扔掉。但是范月西哪里舍得把那么好的手机扔掉,于是自己悄悄的拿到旧手机买卖市场去找卖家。
就在销赃过程中,范月西被警察抓到,后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服刑期间,范月西才想明白,旧手机收购市场是警察的阵地。
出狱后,范月西没有悔过。相反,他觉得自己要加强学习,做一个“高智商”的老贼。
范月西找来很多法律书籍,认真的学习,细致研究。为了不“重蹈覆辙”,范月西着重研究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他心想,下次动手一定要控制在刑事案件的标准以下,宁可多几次治安拘留,也不想再被判刑。
一天晚上,范月西窜进一家网吧寻找“下手”目标。很快发现一上网男子正在熟睡,手机和钱包就在桌子上,可轻松获取。但是范月西只偷走了钱包,手机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阴影,他没有拿。
在“安全”处,范月西数了数钱包里的钱,竟然有800元人民币,“熟悉”法律的范月西知道这刚好是立案标准。于是范月西从钱包了抽出100元,悄悄的放回到失主的桌子上,然后带着喜悦和自豪离开了。
范月西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在网吧的一举一动,完全在警察的监控范围内。很快,范月西又被请进了看守所。
范月西清楚自己偷的钱,数额不够立刑事案件,他自信的认为办案民警弄错了,过不了几天就会释放自己。可是几天后范月西等到的不是释放证,而是一份价格鉴定结论书,范月西所偷的钱包价值190元,加上钱包里的现金,已经超过立案标准。
范月西因构成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
这次出狱后,老贼范月西抑郁了,因为接连两次“失手”,让他在“圈”内很没面子。他想不通现在的警察怎么那么厉害,自己的行踪好像完全掌握在警察的手里。可是从小就不服输的范月西偏偏不信这个“邪”,他决定最后一次向警察发起“挑战”。
这一次,范月西想到的是满大街跑的电动车,因为刚出道时范月西也曾偷过自行车,而且屡屡得手。但是电动车跟自行车还是区别大的。为此,范月西向亲戚借了一辆电动车进行拆装研究,很快就把电动车的各种性能都弄得清清楚楚。
一切准备就绪,范月西开始行动。而且这次他不让耿连忠知道,想自己一个人给公安局制造点麻烦。
经过踩点,寻找目标,分析路线等一系列程序,范月西成功偷得一辆崭新的电动车。就在范月西骑着偷来的电动车,按照自己精心设定的路线逃走的过程中,还是被警察逮到了。
当警察问范月西知不知道“行车卫士”的时候,范月西一脸的茫然。这时,老贼范月西才明白自己真的老了,自己跟警察斗,真是自不量力。
看守所内,范月西碰巧见到了耿连忠,耿连忠因为盗窃“大黄蜂”工程车“失手”,同样被关进了看守所。
看着昔日号称“连得手”的耿连忠也被抓了,再想想自己接连三次被抓,范月西莫名的伤感,莫名的想家,想自己的女儿。想到女儿已工作,并且有了对象;想到自己就要当姥爷的人了,还在做这些丢人的事,感觉非常的惭愧。
痛定思痛,范月西决定彻底洗心革面、改过自新,这次出去后一定好好做人,不再给家人丢脸。
夜晚,大通铺上的范月西看着身边的耿连忠,想想价值数十万元一辆的“大黄蜂”可能会让耿连忠吃上十年以上的牢饭,而自己虽然三次“失手”,但是远比耿连忠“划算”。
想着想着,范月西渐渐进入梦乡。梦中,范月西带着可爱的小孙子去郊游。
作者简介:
蒋正祥,男,生于普洱茶之乡,无成就的文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