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故乡的泉水河
我的故乡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虽然离开故乡五十多年了,但故乡的一切还时常出现在梦中。
那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高高的山峰,广袤的原野,还有那一条弯弯的小河。这条小河是大山的泉水汇聚而成的。几千年来,这条河水浇溉着故乡的土地,养育着一代代生灵。河水清澈见底,如果口渴了捧一捧泉水喝,凉爽可口甜润入心肺。从记事起我就和这条小河结下了不解之缘。

春天当大地复苏的时候,大人们忙着春耕春种,埋窝瓜,栽地瓜。我和小伙伴们放学后就在河坝上挖野菜。在那个人们还得不到温饱的年代,野菜掺上地瓜面可是一家人春天的口粮。

夏天是个热闹的季节,大人们忙着麦收夏种,我和小伙伴们几乎整天泡在河水里。白天我们在河水里游泳嘻闹,有时把小鱼赶到河岔里截上沙坝,再从家里拿来脸盆,泼干河岔的水捞出小鱼放在铁板上烧着吃。那些半生不熟缺油少盐的小鱼现在回想起来都要吐,但那时却吃的却津津有味。到了夜晚,我们也不愿离开小河,我和小伙伴们躺在沙滩上用细沙埋住赤裸的身体,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数星星。听大人们说谁数的多数的快长大了不结巴。我们就数啊数直到深夜。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大人们忙着收玉米种小麦、刨地瓜。白天我和小伙伴们帮着大人干活,到了夜晚我们便提着瓦罐,拿着手电筒到河里捉螃蟹,螃蟹一见到亮光就从沙窝里石缝里爬出来。碰到运气好的时候一晚上能捉到几十只螃蟹。这可是一家人第二天的美食。

冬天,当冰封雪飘的时候,大人们躲在家里猫冬,我和小伙伴们也不闲着,我们在封冻的河面上划冰、堆雪人打雪仗,不玩到尽兴绝不收兵。

这就是我的故乡,让我日思夜想的故乡。带着对故乡的眷恋,为了再看一眼让我魂牵梦绕的泉水河,我又一次来到故乡。


我站在故乡的土地上心情格外激动。故乡己彻底改变了模样。那满山遍野的庄稼地己变成了万亩樱桃园。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万亩桃园鲜花怒放,就像一片花的海洋,十分壮观。到了春夏之交当樱桃成熟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商客游人便会云集于此。人们买樱桃,吃山味,好不热闹。那条弯弯的小河也变成了竹节水库。故乡的人民在水库里种上了莲藕,养上了鲤鱼。当夏季来临时,荷花盛开,花红叶绿,鱼跃水面,天上人间好似仙境一般。这就是我的故乡,美丽的故乡。故乡啊故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深深地爱着你,在心中,在梦里永远永远地爱着你!


作者简介:
赵德贵,山东肥城人。一生喜欢文学,爱好写作,有作品见诸报端。 1971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管理区党总支书记、战山河总支书记、乡党委书记、副镇长、人大副主任等职。
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干部和模范党员,曾三次当选县党代表和人大代表,六次当选乡镇党代表和人大代表。
2000年分管计划生育工作时,因成绩突出,荣获“山东省计生委计生协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退休后,参加了市老干部书画研究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苦练各种书法名帖,积极参加市内外举办的各种书赛活动,取得一定成绩。
在苦练书法的同时,根据自己一生的经历,特别是长期在基层工作的感悟、体会、写了近百篇诗歌、散文、杂文,部分作品被有关单位和刊物录用。

《华夏文学》是一个面向全国爱好文学创作者的平台。作品力求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生活,歌颂美好,传播正能量。作品形式不限,字数最多在3000字左右,诗词为3_5首。但要求为原创作品。禁忌剽窃、抄袭,违者,文责自负。敬请广大文朋诗友踊跃投稿。投稿格式:原文+作者简介+作者照片。投稿微信13853840219。
投稿邮箱:fclongshansh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