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蓝纯净的天空,
高耸入云的山峰,
蓬勃绽放的花丛,
朴实无华的孩童。
这是孟国泰先生描写的大山深处的猫街中学的美妙情景。
一、出发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花红柳绿,草长莺飞,又是一年新生的伊始。
2022年3月10日,为了帮助山区农村的孩子开阔视野,打开心智,接触不同的教育风格,麦田教育邀请了著名的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三标课堂”创始人孟国泰先生前往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猫街镇中学开展公益教育活动,为孩子们亲自授课。
汽车奔驰在六车道的京昆高速路上,路两旁的银荆花睁开了沉睡的眼睛,揉揉眼,闪亮登场,一树接一树,金黄金黄的,极为夺目,为初春的红土高原增添了别样的活力。
在车上,麦田教育负责人“翠湖边上”向孟先生介绍了开展公益教育活动的使命、责任与幸福。
其间,孟先生问道:
“慈善和公益有什么不一样?”
翠湖边上说:
“慈善和公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慈善是短时间的,随心的;但公益是长期的,有计划的,有体系的。”
一个半小时后,汽车到达猫街中学。

二、听课
为了更好地、更直观地了解孩子们平时听课、学习的状态,一到学校,孟先生便不顾舟车劳顿、马不停蹄地直奔麦田教育基金会资助班级七年级“麦苗班”随堂听课,并不时查看相关书籍、学生作业本。
孟先生发现,在填空时,所有孩子都是照着课本直接把空格所需内容搬过去的,没有任何的学习含金量,成为了完全的知识搬运工。
以此同时,全班同学的名单映入了孟先生眼帘,他发现,这个48人的班有17个人是姓李的学生,他们是:李晓敏、李俊霖、李晓燕、李世连、李杰、李宇航、李有芬、李健祺、李子翠、李金燕、李文凤、李金存、李福蓉、李明慧、李孟华、李详、李宏。
在孟先生眼中,这些孩子都是一轮一轮的太阳。
他此行的任务就是要“以生为本,让生自主;向生学习,为生服务”,把他们一个个高高地托举起。

三、动员
早上的第三节课,孟先生走上讲台,对孩子们说:
“上一节课没有照着书抄写答案的同学,请举手。”
无人举手。
“能够不翻书就说出“安史之乱”是怎么回事的,请举手。”
无人举手。
“能够不翻书就说出“唐朝灭亡”是怎么回事的,请举手。”
无人举手。
孟先生接着说:
“孩子们,我们可不能当知识搬运工哟!我们一定要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建构、自主完成作业。在这世界上,谁最靠得住呀?课本靠得住吗?”
“靠不住!”
“老师靠得住吗?”
“靠不住!”
“父母靠得住吗?”
“靠不住!”
“同学靠得住吗?”
“靠不住!”
“麦田基金靠得住吗?”
“靠不住!”
“那么,谁最靠得住呢?”孟先生提高嗓音问道。
“自己!”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好,孩子们,就让我们一起来高唱《自主歌》吧:靠墙墙会倒,靠娘娘会老,只有靠自己,万事能办好!”孩子们跟读一遍后,便耳熟能详了。他们一个个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用稚嫩的童声高唱道:
靠墙墙会倒,
靠娘娘会老,
只有靠自己,
万事能办好!

接着,孟先生向孩子们介绍了“学习金字塔”:“通过师讲生听学习的知识,24小时之后的保持率是5%;通过阅读,是10%;通过视听结合,是20%;通过老师示范,是30%。大家知道,为什么通过这四种方式获得的效率会这么低吗?”
“因为是被动的!”
“通过讨论组,是50%;通过实践练习,是75%;通过教别人,立即运用,是90%。大家知道,为什么通过这三种方式获得的效率会这么高吗?”
“因为是主动的!”
“所以,请孩子们跟我一起朗读《学习歌》:
听过看过,不算学过;
思过讲过,才算学过;
做过,用过,才算真学过。”

四、分组
孟先生对孩子们说:
“大家知道从昆明到猫街如果从老公路走需要多少时间吗?”
“6个小时左右。”
“从高速公路走呢?”
“一个半小时。”
“知道为什么这么快吗?”
“因为是高速公路!”
“对!老公路又窄又弯,爬坡下坡,道路崎岖,车当然走得慢。高速公路逢山开洞,逢水架桥,平坦宽阔,车当然走得快啦!孩子们想不想把我们的课堂也变成‘高速公路’呢?”
“想!”孩子们急不可待地说。
“那好,我们就来分组!”
在孟先生的指导下,全班42人被分成了六组,有的是六人,有的是8人。小组分好后,孟先生需要每组推荐或毛遂自荐一个组长站到讲台上来,要求是,在学业、纪律、卫生、综合素养等方面能起带头作用的。
孟先生开始倒数“3、2、1”后,却没有一个孩子站起来,大家只是小声地窃窃私语着。
一分钟过去了,没有人上台。
两分钟过了,也没人上台。
也许是因为胆小,也许是因为自卑,也许是因为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
孟先生说:“前不久,你们在《道德与法制》上学了《做最好的自己》。什么叫‘最好的自己’?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勇敢的自己,一个懦弱的自己;勇敢的自己一旦战胜了懦弱的自己,你就做了最好的自己。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自信弱的自己,一个自卑的自己;自信的自己一旦战胜了自卑的自己,你就做了最好的自己。”

在孟先生的反复期盼和激励下,终于有一个女孩子勇敢地走上了讲台。在她的带动下,第二个也走上了讲台,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都走上了讲台。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下面,我需要在学业、纪律、卫生、综合素养等方面能够一对一帮扶的人,请站到教室的右侧。”
同样,一分钟过去了,没有人站到右侧。两分钟过了,也没人站到右侧。
可能还是因为胆小,可能还是因为自卑,可能还是因为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
孟先生再一次大声说道:“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勇敢的自己,一个懦弱的自己……要想做最好的自己,你就要勇敢地站起来,勇敢地走过去!再给大家一次机会,倒数六个数:6、5、4、3、2、1!”
只见有的同学微微地立起了腰;有的同学缓缓地起了身,但看了一眼其他同学后又迅速地坐了下来,还是没有同学能勇敢地站起来走到右侧。
“还是没人敢战胜自己的懦弱?”
孟先生话音刚落,只见一个小女孩勇敢地站到了右侧。接着孩子们鱼贯而行纷纷站到了右侧,全场不断响起掌声。
一个,两个,三个,虽然陆续有孩子也站到了右侧,但是还有很多孩子仍在坐着、看着、纠结着。孟先生突然问:
“李宏呢?”
“在这里!”在站立者中上传来了一句弱弱的声音。
“很好!连李宏都站起来了,你们还不想站起来了吗?”孟先生高兴地称赞道。
喝了一口水后,孟先生清了清嗓音说:“我知道你们在纠结、在挣扎:到底自己该不该站起来走带右侧?其实,此时,要做最好的自己,很简单!只要你站起来,走过去,你就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只听“轰”地一声,座位上的30多个孩子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并快速奔向右侧,但仍然还有5个孩子仍然坐着纹丝不动。
孟先生不厌其烦地对他们说:
“其实,此时,孩子们,你们只要勇敢地站起来,走过去,就是做了最好的自己!”
在孟先生的殷切的眼神和语重心长的激励下,五个孩子终于站了起来,分奔到右侧。最终,孩子们战胜了自卑、懦弱的自己,勇敢地迈出了自信的一步!
在一旁听课的老师也被深深感动着,情不自禁地为孩子们响起了赏识的掌声,孩子们也为自己的勇敢、自信鼓起掌来。一时间整个教室掌声雷动,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站起来的孩子,就是勇敢的;
站起来的孩子,就是自信的;
站起来的孩子,就是主动的;
站起来的孩子,就是积极的;
站起来的孩子,就是乐观的。
麦田教育的李红英用镜头捕捉下了这一精彩瞬间。有了组长,有了全体孩子的站立,分组就水到渠成。

五、上课
根据“三标课堂”目标导航的要求,孟先生在第四节课前安排了杨婷同学把目标写在黑板上。
【课堂目标】
一、扫读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
二、查读课文,说一说文中的作者和老王分别做了哪些事,是怎样的人;(重)
三、细读课文,探究字词句,主要探究“老王来送香油鸡蛋”这个部分和“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难)
在设标、释标、读标后,孟先生安排孩子们完成第一个目标“扫读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
三分钟后,任务完成。孟先生让他最担心的李孟华读生字词,13个生字词,除了三个生字词没读正确外,李孟华读对了10个,同学们把赏识的掌声送给了李孟华。
剩下三个还不会,怎么办?孟先生让对子马上教会李孟华。再让李孟华读,完全读对,同学们再一次掌声雷动。
孟先生百感交集地说:“李孟华可是全班最令我担心的人呀!连孟华都会了,你们难道还不会吗?”
“会了!”
“我建议再一次把热烈掌声送给孟华!”一个平时最不受人待见的孟华,居然在“三标课堂”上得到了三次掌声,他的脸庞泛出了红晕,情不自禁地笑了!
接着,按照“三标课堂”的要求,连最令人担心的李宏,也得出了“老王诚信、善良”的人物特点,孩子们顺利完成了第二个目标。
对于第三个目标,为了更好地探究“老王来送香油鸡蛋”这部分重点内容,孟先生让孩子们全体起立大声朗读,然后完成课本上的第三题“为什么作者要详写这一部分?”经过独立思考和对子合作后,“学霸”李晓敏带头完成了任务。
下午第一节课学的是《道德与法制》中的“青春的情绪”这一课,孟先生同样安排了杨婷在课前把目标写在黑板上。
【课堂目标】
一、记住情绪的分类;
二、会用积极情绪面对问题、化解矛盾;(重)
三、写一篇吸引人的想象小作文“我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难)
由于有了早上铺就的“高速公路”,本节课,孩子们用15分钟就完成了全部目标。

六、演讲
午饭后,孩子们利用20分钟的时间,每人写了一篇《听后感》。
下午第一节课,通过对子演讲、小组推选,每组的“演讲之星”进行全班角逐,最后选出一等奖1名:李晓敏;二等奖3名:段懿娟、施诗、李燕;三等奖2名:李金燕、杨艳泓。
六个孩子从不好意思开口,不敢上台,不敢展示,到登台演讲,在“三标课堂”上实现了华丽转身,赢得了同学们的喝彩与点赞。
李晓敏演讲稿:
上了这几堂课之后,我有了很深的感受,也从中懂得了许多道理,同时也非常感谢孟老师的教诲。
在上这几堂课的过程中,我在生活方面懂得了“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靠祖上,都不是好汉;靠墙墙会倒,靠娘娘会老,只有靠自己,万事能办好”的道理。
在学习方面,我懂得了“听过看过,不算学过;思过讲过,才算学过;做过用过,才算真学过”的道理。
还有在上课时要讲究学习的方法,每堂课都要有学习的目标,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个人不会对子帮,对子不会小组帮,小组不会全班帮,全班不会老师帮”的学习流程。
上完了这几堂课,我真的学到了也懂得了很多,我会永远铭记这堂课和这位孟老师,同时也非常非常地感谢这位老师能给我们上的这几堂课!
李金燕演讲稿:
读书就是到智者家串门儿,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读书就是进行生命化妆,可以美丽自我;读书就是享受乐趣的过程,可以愉悦身心,体会幸福。
经过今天上午孟老师的讲课,我从中明白了人性的欲望往往是没有止尽的,精神的满足要比欲望的追求更能让人快乐。满足是人的自我感受,权利、地位、物质等,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不要一直靠着他人,靠墙,墙会倒去,靠娘,娘会老去,所以,只有靠自己,才能给自己真正的满足、快乐与幸福。
上完《老王》这篇课文,我明白了老王是一个任劳任怨、不畏艰辛、心地善良的人,他有一颗待人忠厚、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我要向老王这个人学习,我应该忠诚地待人,不去与别人较量。我明白了,只有自己启程,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只有自己播种,才能收获甜美的果实;只有自己拼搏,才能收获辉煌的成功;只有自己奋斗,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我不后悔来到257班,谢谢孟老师今天给我们上的课!
施诗演讲稿:
今天早上的第三节课,我们上了一节不一样的课,与平常老师上课的风格截然不同!给我们上课的孟老师是一位上课有趣,同时能把自己的知识很好传播出去的一位好老师。每一个同学都希望能被好老师指点或者能教一段时间。名师的一堂课都会让人受益匪浅,俗话说得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而孟老师只用短短几分钟就看出了我们学习的缺点,他指出,我们想要学习好,就得先搭建一条高速公路,学习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自然分数也就上去了。
今天我们跟着孟老师一起学习了《老王》这篇课文,通过孟老师的指引,找出了关于老王的四件事,抓住重点了解全文,从而更容易地学习全篇文章,每篇文章都有重点、难点,只要抓住他们,就很容易掌握全文。
杨艳泓演讲稿:
经过两节课的学习,我的感受是孟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同时也很佩服他的能力,他能一口气说完很长的一段话,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惊讶!他性格温柔,我们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他不但不会乱发脾气,还会细心地教我们,然后一一讲给我们听。
因为孟老师是一位专家,我们班的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都非常地紧张,也包括我,但是在孟老师一次又一次地鼓励下,我们不再紧张,反而放松了起来,甚至觉得有点开心了。
孟老师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的知识,让我体会到了学语文的奥妙,还教给了我们许多学习语文的方法,说了很多道理,这让我更敬佩孟老师了!孟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都非常认真,还指出了我们成绩不好的几个缺点。我就在想,我以前怎么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呢?可能是太懒了吧!
这是一节生动有趣的课,我也很庆幸在这个班级里遇到了孟老师,能听孟老师讲课。
李燕演讲稿:
今天是3月10日,星期四,也是我目前人生中上的最生动、最有道理的一课。学校邀请了孟老师来给我们上课。
孟老师给我们上的课是语文《老王》这一课,还要给我们上道德与法治中的《青春的情绪》。孟老师在上第一堂课时给我们讲了关于高速公路的事,讲述了在以前那个年代是没有高速公路,从昆明到猫街的往返需要6个小时,但修了高速公路后,往返一次仅仅需要一个半小时了,从中蕴含的道理是:我们是在不断进步的,要勇于创新。
孟老师还告诉我们,人都是在晚上生长的。在晚上,我们身体吸收的营养都在疯狂地扩散,所以晚上我们是生长最快的。
后来孟老师给我们上了《老王》这一课,课文中的老王是一个善良、知恩图报、大方的人,他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段懿娟演讲稿:
上了这几节课,我明白了许多以前我不明白的道理。“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都不是好汉;靠墙墙会倒,靠娘娘会老,只有靠自己,万事能办好。”万事只有靠自己才能办好,在关键的时候,没有任何人能够帮你忙,只能靠自己,所以我们遇事要多动脑,不能一味依赖别人。
“个体不会对子帮,对子不会小组帮,小组不会全班帮,全班不会老师帮”,在学习或日常生活中遇到难题要先开动脑筋,要是实在不能解决,可以向对子请教,如果他也不会,可以向组长询问,再不会就全班一起讨论学习,要是实在没有办法再向老师请教。这样下去,再遇到同样的难题,就会有深刻的印象。
“听过看过,不算学过;思过讲过,才算学过;做过用过,才算真学过”,真正的学习,不是听得懂,看得懂,就可以了;思考过,讲述过,不能算学过,只有做过,运用过,才是真正地学会了。
今天的这几节课,让我受益匪浅!真正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我一定不会忘记这节不一样的课。
高快演讲活动结束后,孟国泰先生为六位获奖者签名并颁发奖品,每人一册由孟先生和徐翎老师主编的《中国梦青春读本》。孟先生祝福大家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七、憧憬
活动结束后,张佑才校长和黄绍贵副校长赞不绝口。
张校长说:
“十年前,我就到山东学过‘高效课堂’,觉得很震撼。但回来后,不知如何下手,就一直摆到今天。今天,看到‘三标课堂’后,我有相信在学校实施‘高效课堂’了,让学校的中考升学率打个翻身仗,同时,让学生爱上课堂,减少辍学率。”
黄校长说:
“我们本来就是山区教育的一面旗帜,如果有‘三标课堂’的帮扶,我们有信心重整旗鼓,让这面旗帜再一次高高飘扬!”
翠湖边上说:
“本来还不敢相信,但看到现场后,我服了!麦田教育基金会很想把‘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三标课堂’做好,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作者:青力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