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平日记摘抄(二)
文/和静平
今天是2017年最后一天。天气晴。心情有些舒缓。自从2009年10月末内退至2017年末,一直都在饭店里打工。从洗碗干起,月薪最初六七百元,到现在月薪3500元。 刚打工那会,看着别人开资是我工钱的一倍还多,心里很不平衡。都是女人,出来工作都是一天,凭什么她们的月薪比我高?不服输的我,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后厨的一些手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之后,我的工薪也赶了上来。在这期间,吃了很多的苦,但我以苦作乐,白天拼命的劳作,工余时间写作,这样的劳逸结合,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还丰盈了头脑。上班那会儿,我在办公室工作,想法与现在截然不同。那时脑力劳动,现在是体力劳动,有着本质的区别,过去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快活,现在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糊口。
有人说,有文化的人到哪工作都不被人轻视,这话一点都不假。在饭店里打工,没有一个老板说话对我蛮横的。我想,只有自尊、自爱、自强,才能被人尊重。说心里话,在企业我的工作是成本员,每天与电脑打交道,即轻松又悠闲,生活无忧无虑。当企业减员增效时,我被一刀切下了岗,每一个月的退休金,难以维持生活,我不得不去打工。
在饭店里我一直干着最低微的工作,在生活上很不如意,在饭店工作也更不顺心,就是这样的日子,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过来,是那么地艰难,却是如此地踏实。在困难面前我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坚强,意志越来越坚定。这段岁月是我人生低谷里最卑微的日子,可我的心却一直坚强着,从未有过卑微。它是新鲜的,亮丽的,很像一枚含汁而甜美的果实。每一寸卑微的光阴里都隐藏着我坚强的心声。
回首往昔,我的人生经历过两种不同的人生境地:在办公室的那段岁月中,生活虽然过的安逸逍遥,但这样的生活是平庸的、无聊的,甚至是失败的;在打工的这段日子里,生活虽然过的艰难困苦,但这样的生活是快乐的,希望的,甚至是圆满的。 究其原因,前者是被动接受生活,感谢老天的安排,一切都是缘来缘去,不珍惜生活; 后者是主动拥抱生活,把痛苦转化成快乐,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一个人能经历过不同的两种人生境界,实在是难得。是苦难造就了坚强的人生。
2022/11/12 17:55修改
作者简介:和静平,原名王淑华,六O后,大学文化,齐齐哈尔市作家协会会员。2002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齐齐哈尔日报》、《鹤城晚报》、《作家报》、《启明星》、《青年文学家》、《流派》、《湖北诗刊》、《中国诗人》、《长江诗歌》、《企业家日报》,发表诗歌近百首,在2018年《中国诗人》创刊30周年诗歌大奖赛中,荣获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