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门石窟的生态环境保护
文/赵留芹
2000年11月30日,当洛阳市委书记刘典立,从联合国第一时间传回消息,中国洛阳龙门石窟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洛阳龙门石窟艺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啦!喜讯传来,欢呼声、鞭炮声、响彻洛阳城市夜空!
回望关于龙门石窟的保护、修缮、申遗走过的路程,洛阳人感慨万千…….
早在1961年,龙门石窟就被国务院宣布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艺术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处的伊水河畔,这里佛光山色,风景秀丽,两山对峙,伊水中流,状若门阙,因而古称‘‘伊阙’’。
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石窟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一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
其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这里保存着北魏和唐代两朝皇家造像艺术的巅峰之作,后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北宋诸朝断续营造达400多年。洛阳龙门石窟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龙门最早开凿的古阳洞是孝文帝为冯太后所凿。卢舍那大佛相传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而成。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千年帝都成就了龙门石窟艺术宝库的辉煌!伊阙雄伟依旧,伊河水伴着稀世石窟宝藏,随着悠悠岁月流淌。石佛微笑着静默无语,沉稳矜持,面向日月展示着它特有的艺术芳华,古老而经典,端庄、典雅……这里青山绿水、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造型精致的石桥,天然形成的蛤蟆嘴温泉池,山涧流瀑飞挂!真乃圣地仙境!
星转斗移,时光飞逝,社会变迁。历史进入二十世纪。现代化的社会生产活动的方式改变,大山成宝,龙门煤矿的开采,大型机械的隆隆嘈杂,附近世代烧柴做饭居民改为用煤,煤是工业燃料。石灰窑冲天的浓烟弥漫,炸石崩山的响声震天,火车钻洞的轰鸣。山脚下简陋的土坯民房变成排列有序的砖房建筑结构。万古沉寂的龙门山热闹起来。龙门桥是连接洛阳到伊川的唯一通道。这里是出洛阳往南去的交通咽喉,汽车成为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人们这些生产活动长期下去,会对石佛造成灭顶之灾!有的石窟已被震裂。
从七十年代就不断有外国政要到龙门石窟参观。周总理七十年代曾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到龙门参观。
九十年代洛阳为建成旅游城市,提升旅游城市品牌,打造龙门石窟名片。通往龙门景区的“洛龙大道”开始扩修改建。国家为保护龙门石窟文物,不被人为的环境因素污染破坏,关停煤矿、石灰窑等。改修洛伊出口通道,从龙门西边几公里处建李屯大桥,为出入伊川另辟通道。建成宽敞的现代化交通枢纽。九十年代,龙门曾一度热闹非常,来旅游观石窟门票从几分一路飙升至几十元到现在的一百多元。更有附近当地政府,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看好家门口石窟这颗摇钱树,竟挤出石窟边山脚下的空地,投资两千多万建大型龙宫,招揽游人。大型游乐园龙宫“中华龙”高18.3米,号称“中华第一龙”。底层12个展厅,(展中华历史从原始社会——到现代)耗资巨大劳民伤财,目的蹭石窟观光热度,趁旅游环境创门票收入。一时龙门石窟人气大增,更兼洛阳举办牡丹花卉,外地来洛赏花游人,观石窟、逛龙宫。盛况空前,游客摩肩接踵,人海如潮……香港巨商郑周民游龙门时,还为龙宫赠捐款。龙宫生意红火,夜场灯光璀璨。
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也不失时机,在山脚下河岸边建商品楼房出售。现代化住宅楼拔地而起,灯红酒肆、热闹非凡!人们争先恐后在此买房,把这里当成神仙福地,最佳居住环境!
大动干戈的现代化建筑,盲目投资的娱乐项目,严重破坏和污染了自然环境。一度使佛光黯然失色,石窟终日处在喧闹的气氛环绕中。这不和谐的现代化建筑群,不正常的现代化娱乐场所,打破了这里亘古厚重静寂的氛围,影响了佛像清净。尘嚣乱象世俗铜臭味玷污了这里佛界圣地,山水美景!给佛像传世留存埋下隐患。国家终于出手整治,龙门石窟文物急需保护,要彻底刹住这股怪风,还龙门石窟青山绿水肃穆重地!
1999年,洛阳市政府向世界教科文组织申请:“龙门石窟石刻艺术”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一方面提交材料申请,一方面多次检查石窟周围环境。措施坚决,决定所有现代化建筑统统清除,不留死角。洛阳市副市长查敏,头戴安全帽,亲自在一线指挥拆除工作。加快速度恢复优化龙门石窟风景区环境。争取以最好的环境迎接“申遗”成功!
现在通向龙门的“龙门大道”,宽敞、大气,双快车道,双慢车道,双人行道,绿化带,景观林,枝叶繁茂!
龙门石窟周边,绿树环绕,伊河边建成美丽的滨河公园。人们闲暇之余,在这里休闲散步,垂钓、划船。还绿水青山、清幽,建成幽雅的景区环境!这里曲径通幽,植被繁茂!
所有往南出市的车辆早已改道李屯大桥出口……
回溯千年,古都洛阳辉煌灿烂!展望未来,洛阳龙门石窟这颗熠熠生辉的世界明珠更加璀璨夺目!
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敬畏自然,让青山绿水永驻。如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现代的文明和古文化文明遗址产生碰撞,而毁了古文化,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那将是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让我们的后辈永远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22年11月7日
赵留芹,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

中华作家网、国际文艺网总编:
王伟(微信a13720085131)
执行总编:晨起、副总编:王鑫
常务主编:小河、刘培、刘海兰、云水禅心、浪淘沙、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