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园听雪
文/张富存
喜欢听雪,喜欢在梅园听雪飘落的声音。
每到雪临之际,我总会抽出空闲,暂且放下行囊,按下脚步的暂停键,来至我日日走过的,一个幽静之处,能够安放我心灵之所的梅园,去听雪花之低吟,之呢喃,之私语,之轻叹,倏地,就有一样诗性流水般的颤动荡我心扉,我不饮酒自醉了。
看似,听雪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但听雪也是很有讲究的,不同的人听出的味道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场合听出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不用心的人是听不到的,只有用心的人听出的雪才是妙趣横生、多姿多彩的。
于我,梅园听雪是最有雅趣的。且不说鹅雪雱雱,且不说踏雪曼妙,仅是“梅园”二字,听一听,就让人心动,若再有纷雪的点缀,那就会更让人心生无限的畅想啊!牵伴香雪的彩衣,寻着由鹅卵石铺就的小径,逶迤而来,一条千年古道,直通蝶雪翩跹的梅林深处,恍惚中,我隐约地听见,一串踏雪的脚步声,从遥远的天际飘来,又在一座野桥边落下,陆放翁头戴斗笠,银髯飘飘,望着“雪堆遍满四山中”的弥天大雪,不禁引吭高歌,发出“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的感慨!不想,听雪,听出了雪的豪迈。
听着听着,又一恍惚,我似乎瞧见,在与大观园隔庭相望的栊翠庵前面的梅园里,一盏青灯伴着两行清泪,正在风雪里嘤嘤啜泣。妙玉虽久居尼庵,皈依佛门,但却生得超凡脱俗,用曹雪芹的话讲,就是“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午夜中半醒半睡的她,听见有莹雪叩门,便支掌青灯,于庭前折下一截梅花,踩着咯吱咯吱脆响的雪,悄悄地送到宝玉的窗前。妙玉虽知宝玉也早有此意,但终因两者门第悬殊,到头来也只能是“青灯古殿催人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没成想,听雪,听出了雪的凄美与哀怨。
如果说踏雪寻梅是一种雅致,那么,梅园听雪则更是一种浪漫。可以想象,冬日里,在梅林里跋涉,去寻春问春,风萧萧,路漫漫,枯树寒鸦,天封地喑,梅还没有开,你看不到希望,辨不清来路,你的心一定会冰冷。此刻,如果你能瞥见有雪的光顾,你一定会为之一震,仔细地听,你将会听到有雪的呐喊,这声音摧枯拉朽,这声音燃你意志涤你心田亮你眼眸:雪一来,梅花就开了,春天就不远了。都说,雪是春天的使者。但,更让我钦佩的,雪唤回了春天,唤回了万紫千红、九九河开,自己却甘愿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春雨,然后笑吟吟地悄悄隐去,并为大家送去祝福。听雪,听出了雪的温婉和从容。
漫步梅园,听着这纷纷扬扬、从从容容的大雪,我常常会痴痴地想,这雪生就的白衣天使,河汉之花,被尊为玉体,满身透着耀眼的光芒、有着让人羡慕的美好人生,但就为了那个千年的约定,为了那个梅园明天的春暖花开,她竟义无反顾地从天国而来,度险山,涉恶水,千里迢迢,左冲右突,挣破层层阻挠,终于打败空气中飘浮的病毒与阴霾,才迎来了艳阳高照,春回日暖,才迎来了姹紫嫣红的梅园春色。此番壮举,把她说成是感天地,泣鬼神,都不为过。细细地想,她们别离天堂,来至凡间拯救众生,她们多像是一群抗击疫情的最美逆行者啊!梅园听雪,我听到了雪的博爱和执着。
再者,不管是以何种姿势,或坐,或卧,或踽踽而行,或三五为伴,或依梅而立,或拥梅入怀,呼吸着被白雪净化后的清新空气,任飘飘洒洒的雪花,一粒,两粒,三粒……入我胸怀,亲我肌肤,吻我心窗……听雪轻轻的滑落,那声音,如春风之融融,夏阳之飒飒,秋水之泠泠,霜月之潺潺,清,软,甜,柔,净,粹,暖,馨。一种久违的愉悦便会塞满心肺。梅园听雪,我听到了雪的小巧。
其实这雪,总是讨人怜爱,不仅仅是因为她玲珑小巧,剔透晶莹,更主要是,她城府不深,一眼便能看透,心是白的,外表也是白的;不像有些人,穿戴是美丽的,心灵也美丽吗?
最是,梅园听雪,我听到了雪的纯洁。
作者简介:
张富存,河南省西平县芦庙乡公务员,驻马店市作协会员。2016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在《河南日报农村报》《河南文学》《大河报》《驻马店日报》《天之中》《天中晚报》《漯河晚报》《芙蓉国文汇》《文学百花园》等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散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