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1月10日,夕阳下的赤鹫,山静,水静,鸟静,人静。孟国泰先生、李保坤教授、倚天亲众董事长赵达均、广东麒胜董事长闻陆彬一行六人走进大山深处的赤鹫中学,与学校领导班子(杨少华校长、杨副校长、段副校长)喜相逢,孟先生、李教授、赵董赠送学校领导班子人手一册《大众教育学》。孟先生激情朗诵了其中的《致赤鹫中学全体学生》一诗,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赤鹫中学的孩子们呀,
一次偶然的调研,
让我深知重任;
一次即兴的讲演,
让我记忆犹新;
一次短暂的相聚,
让我刻骨铭心。
当我问你们的理想是什么时,
有同学说长大后要当心理医生,
为忙碌劳顿的人们把压力减轻;
有同学说长大后要当喜剧明星,
为多灾难的人们带来笑语欢声。

我欣赏你们的梦想与激情,
有志气的孩子就是大写人。
只要你们能脚踏实地,
就能步步为营,
就会成为冲出九霄、
飞向太阳的雄鹰。
我欣赏你们富有人性的清脆掌声,
它能给漫长的人生带来激励与支撑。
我欣赏你们清泉一样流淌的笑声,
它能给冷漠的人生带来快乐与温馨。

我欣赏你们的勤奋,
更欣赏你们的巧劲;
我欣赏你们的继承,
更欣赏你们的创新。
我欣赏你们的聪慧与率真,
你们每个人都是天使的化身;
你们就像赤鹫大山的山泉水,
不管流到哪里都能滋养人心。

我祝福你们有一位青春而灵动的校长,
他有一颗把学校带上腾飞跑道的雄心;
我祝福你们有一群仁爱而聪明的教师,
他们定会与你们一道共赴光辉的前程。
这首诗由孟国泰先生写于2008年12月30日。当日,“从个体出发新教育”走进富民县赤鹫中学,孟国泰做《做一个大写的人》演讲,受到同学们的追捧,孟先生在调研和演讲后做了《致赤鹫中学全体学生》这首诗。

2008年,经过反复构思,孟先生还免费为赤鹫中学设计了校徽,并一直沿用至今。

2012年9月,孟先生第二次到富民县做公益报告,赤鹫小学的王建琼老师激扬文字,写下了《一场风暴般的洗礼》一文,令人感慨万千: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硕果累累。
在这金色九月里,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孟国泰先生莅临我县,为全县老师和领导作了精彩的报告。向来热情的富民园丁们,在听到介绍孟国泰先生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孟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师们解释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快乐,使得老师们犹如见到了故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老师们在听报告时,聚精会神地聆听先生的教诲。从那专注的神情里,可感受到富民的园丁们对新教学理念的渴求,对新方法的寻觅,对成功课堂的追求。老师们都是好学的,积极上进的,从他们手中带着的笔记本和笔,以及不停做记录的身影,就已感受到了。孟国泰先生本来是安排了三个小时的报告,也许是老师们还不舍得让这场报告会结束,因为先生的报告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一场风暴般的洗礼。
孟先生向老师们提出,教育的真正含义是“引育”、“导育”。由此推而广之,“教师”是“导师”;“教学”是“导学”;“教材”是“导材”;“教案”是“导案”。
孟先生为我们诠释了“三标课堂”的意义、方向、操作方法等。他认为,在我们的课堂中应具备三声,指充满笑声、掌声、欢呼声的课堂。课堂中的六种氛围:民主、科学、平等、自由、艺术、和谐,这样会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的更充分,学生之间的生教生,生帮生,生考生,生评生,会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我们富民每一个可亲可敬的园丁,在教学上都希望自己是成功的,把自己的这份成功带给我们可爱的学生,去感染他们,帮助他们,我们宁为人梯,甘为蜡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们要积极地学习新的有意义的知识充实自己的教学思想,用心观察,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教育生活的有心人。
孟先生真诚地与大家交流,把自己的经验所得毫无保留地告知大家,让大家汲取这份营养大餐。给教师鼓劲,指点迷津,让大家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更快、更好的前进。
听孟先生讲了这么多知识,总结出了先进的教育经验,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一位为教育事业付出心血的教育专家,不顾路途的遥远、不顾身体的疲惫,仍然激情澎湃、神采飞扬地为大家作报告。那是一种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祖国教育的责任感,使他保持着如此深切的教育情怀,这些,在孟先生身上一览无余的体现出来。
一个人一生能做多少事、多大事,都是有定数的。人生在世,学会等待。等待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智慧,百忍成金,千忍成玉!我们会用耐心、爱心、童心、责任心,来等待富民学子们的成功!用心,来聆听花开的声音!
作者:青力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