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风呼呼的吹着。李山根老汉从外面回来。垂头丧气。他关好门,搓着冰冷的双手,望了望躺在床上的老伴,叹了口气,默默地坐在炉火旁烤起火来。老伴翻了个身,没好气地说:“知道你白跑。这都是你自找的,你仁义,你够朋友。看看,看你今天的结果!”
“谁知道这小子和他老子完全不一样,哄哄骗骗的说话没个准头。”
“现在说啥都晚了,钱在他手里,这要账的都成孙子了。”
“他村王成也去了,我走到街口碰上的。他告诉我说:去吧,他正在家。我问:你去了,要了个没有?他摇摇手说:难啊!”
“我也碰到他好几次,他的帐也有好几年了,听说是干完活不给钱。”
原来这小子就是王军。李山根和王军父亲曾经是一个部队的战友,老家离得不远。战友加乡亲,两人关系很亲密。相互帮助,兄弟相称。退伍后参加工作又同在一个城市,隔三差五凑一块喝酒唠嗑。不幸的是,他们夫妇俩都相继因病离世。幸好,王军也娶妻生子了。要不他会死不瞑目。
王军从小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初中毕业,没有再读。此人能说会道,小活不干,总想当个头头,叫别人围着自己转。头几年,他倒腾矿石,找了一帮人跟他干。那时候,他资金短缺。一天,他提着礼品,来到李山根家。李山根一看战友的儿子来了,急忙让座,倒水,泡茶,问寒问暖。王军把自己倒腾矿石资金不足的情况,说给李山根请他帮个忙,并保证这个干起来很挣钱赔不了。李山根不好意思推脱,再说也不是别人,好友的亲儿子。没多有少总得拿点。于是便说:
“可以可以,不过我也拿不了多少,我的工资不高,你婶子身体不好,常年吃药,儿子李兵上学也要花钱,我尽力吧!”
“叔,放心,算了账我先还你的!”
“那你再过两三天来拿,这两天我给你凑凑。”
“好,好,谢谢叔!”
三天后,王军从李山根哪里,借了四千元。王军按常规打了借条,递给李山根:“叔,给你,拿好!”李山根一看借条:
今借到:
李山根现金肆仟元整,利息3分。
借款人:王军
日期:1994年3月1日
李山根赶忙说:“不用写利息,我怎么能要你利息呢?都是自家人。”
“叔,你帮了我的忙,我不会亏待你的。”
“不要,不要,……”
在时隔不久的一天夜里,突然王军又来到李山根家,说:“叔,我的车坏在路上了,修车的不肯赊账,我也没带钱,你得想法给我拿五百啊,明天过来,我就还你。”
李山根老人看事急,就赶紧东借西凑了五百给他。第二天,果真就还了钱。如此一来,李山根就更信任他了。在以后的一段日子里,三五百、一两百,不断拿走,偶尔借了又还。
有一天,王军对李山根说:叔,这几天我手头紧,钱马上还不了得等几天,省的不好记,要不把零碎从你这拿走的钱,让我给你打个条吧。”于是他就把原先借的四千,加上利息再加上零拿的,合起来写了一张借条:
今借到:
李山根现金柒仟元整,利息3分。
借款人:王军
1995年9月21号
王军并承诺,保证在两个月之内连本带息一下归还。李山根说:“没事,不用太急,只要别误了我明年盖房子用就行,我可不能要你利息。”王军保证了又保证,说很快就会还。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年过去了,李山根盖房子,儿子上大学,急需用钱的时候,几十次要账,总是推来推去,说:再等个十来天,结了账,你再来吧;再等个两三天,我有了给你送去。……要账的人不仅只是李山根。天长日久,要账的常常走碰。慢慢熟悉了。李山根认识了马秀子,问:“你们怎么也和这种人打交道呢?”马秀子说:“哎!我家老头子原先是个石匠,手艺好,能在石板上雕刻花纹图案。那一年,王军承包了一个公园的几项修建工程,需要在石材上雕刻许多花纹图案装饰。他找不到人,就去家找。本来不想给他干,可是他一直来找,并愿意出更高的工资,还保证完工给钱。这不,乡里乡亲的就抱着干干看的想法去了。几年来还可以,能靠得住。可最后我家老头子身体不行了,断断续续的干了一阵子,这不,最后的两千多元还没有给。一直要了好几年。 就要了十元。”
“哦,十元?”
“是,就十元。你知道这十元是怎么要的?”马秀子停了停接着说:“那天我一进他家大门,他妻子正准备往外走大声对我说:‘去外边干活去了不在家。’我说:‘不对吧刚才还有人见他呢。’于是我就到屋里一看没有,我推开他另一个屋门,果然在,我问他要钱,他还是老一套,‘过几天算了帐马上给你,不就是那几个钱吗?过两天,过两天!’他说着拿起手机就打电话往外走。这是他惯用的手法——躲。我后面跟着他,出门走了几步,他回过头气急败坏地说:‘我说了有了给你,你跟着我咋哩?’‘要账,你不短我钱,请我,我也不来’他急了翻着兜说:‘你看一分也没有,’说着掉出十元。我捡起,他说:‘十元你也要?’‘恩,要!这是我的。’这就是十元的来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李山根听完马秀子的叙述,摇摇头说“他这种人,不得好死!”
马秀子咬牙切齿地继续说:“对这种人就得来硬的,那些要账的人要不到钱,就拉他厂里的石头顶账,俺也不盖房,要石头也没用。后来,他的石头厂也倒闭了。就这样,我们村,还有张三、李四、马武、周六、……和我们一样,没完没了的要账。”马秀子指指东边那座小楼说:“你看他的楼房去年才盖好,他没有钱吗?……”李山根长叹了一口气,什么也没说,摇着头走了。
二十年来,李山根和老伴在两村之间的山路上来来回回顶风冒雪,不知为要账磨破了多少双鞋!这条路上,踩出了他们的悔恨,踩出了他们的无奈!二十年,往往空手而归。偶尔五十、一百的给着。好无奈啊!有心要跟他打官司,可别人都说几千块,不值得,现在打官司也不容易,几千块还不知够不够打官司的费用呢。也就只能用钱买个教训。
再说王军,人气一落千丈,再也没有人找他干活了,他的甜言蜜语再也不灵了。这钱,不好挣,更不好骗了。无奈,经他亲友介绍,他来到一家公司应聘。那天面试的人有十几个,都在外边等着。一个个进去面试。当喊道王军,王军急忙回应,站起来抖擞精神整整衣服,进去了。他一看面试官,愣住了心想:“怎么是他?”面试官微笑着看着他说:“啊!果然是军哥,我是李山根的儿子,李兵。可以说我们是老相识了,我知道你是个很有能力有智慧的人,我很佩服。但是生活的面试,告诉我:你不适宜在我这里工作,请另选高就。”
王军站在那里,呆如木鸡,张口结舌……
【作者简介】韩改荣,笔名夕阳红,河北邢台退休教师,爱好文学,愿交文友学习提高,乐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