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中隐有文人愁
——记游学于孝感的宋代理学大家程颢与程颐
文‖吴雷
程颢(1032年-1085年)字伯淳,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等职。
程颐(1033年-1107年)字正叔,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秘书省校书郎,崇政殿说书。
程颢与兄弟程颐,出生于黄陂县草庙巷,世称“二程”,合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后被朱熹继承并发扬光大,世人统称为“程朱理学”。
程氏兄弟因父亲程珦长年在外为官,自幼便随祖父母长大,祖母张氏是孝感人,当年孝感彼时文风鼎盛,接连出了宋庠、郑獬两位状元,故兄弟二人打小就在孝感求学。
考宋代祝穆《方舆胜览.卷五十》程珦、西洛程遹寓居黄陂,子珦為黄陂尉。生二子,曰颢号明道先生,曰颐号伊川先生。
明代李贤《明一统志卷.六十一》读书台有二,一在随州治,东晋张衡读书处。一在孝感县治东,董湖西南,宋二程先生读书处地名程子巷。
清代和珅《大清一统志》程子读书堂在孝感县东五里,县志程子祖遹为黄陂令。娶孝感县张氏,生珦,珦卒于西陵,家人未克北归,故县有二先生读书处。
清代迈柱《湖广通志.卷七十七.古迹志》读书台 明一统志在县东董湖西南,宋二程读书处地名程子巷,县志二程祖名遹,令黄陂時娶于孝感張氏,生珦,珦生二程常游孝感,揽胜者以程台夜月为八景之一。
清代《光绪孝感县志》程子读书台,在县东五里,宋庆历年间,两程读书于此。
两程的少年时光基本就在孝感度过,这里良好的学习氛围造就了两位大学士的满腹经纶,也为日后程朱理学的开创奠定了坚实基础。
宋时孝感的学风浓郁,酒风也淳厚,宋太祖赵匡胤为民时路过孝感,因口渴向人索酒喝,有一老妇将酒递上并说酒禁太严了,因是自己家藏私酿故坚决不要酒钱,后来太祖登基批示西湖酒馆可以特许经营。
宋代祝穆《方舆胜览.卷三十一》有载:西湖村去孝感九十里/太祖潜龙日因渴/索酒饮村姥家/姥持酒以进言/禁甚严/此私釀当密之/舆金不受/及至太祖/既贵宥酒禁至今/置万户酒/
明代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二十六》有记:西湖村在孝感县/西宋太祖微/时因渴索酒于村媪/家媪持酒以进言/榷禁甚严/此私釀幸密之/舆金不受/后太祖登极/特宽西湖村酒禁/
程颢成名后也常会遇到一些诗书外的事情,应酬和难以言表的问题慢慢多了起来,加之又有少时孝感酒风的熏陶,遇到开心或不高兴的事时,便都以小斟温酒来消遣时光了,在他所写的诗篇里,有关酒辞的诗竟然达到了十三首之多,现一一摘录下来。
《郊行即事》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晚春》
不为时节惊,把酒欲谁劝。
《九日访张子直承出看花戏书学舍五首 其二》
须知春色醲于酒,醉得游人意自狂。
《九日访张子直承出看花戏书学舍五首 其三》
贪花自是少年事,沉酒定嫌醒者非。
《九日访张子直承出看花戏书学舍五首 其五》
就中得意张公子,十日花前醉不醒。
《和尧夫首尾吟》
醉里乾坤都寓物,闲来风月更输谁。
《春雪》
价增樵市炭,兴入酒家帘。
《和咏草》
莫为枯荣吟野草,且怜愁醉柅香轮。
《酬韩持国资政湖上独酌见赠》
对花酌酒公能乐,饭糗羹藜我自贫。
《和家君早寒之什》
乍凭酒力温肌骨,陡觉风威著面颜。
《中秋月》
遴英同醉赏,谁复叹官羁。
《下白径岭先寄孔周翰郎中》
欲问甘棠旧风化,主人邀客醉香醪。
更巧的是他在宋元丰六年曾任监察御史,由其专门监察禹州酒税事务。这样一来,因为职位之便,更是助长了其酒力。
冥冥中自有天意,1968年孝感地区黄陂县建立了草庙岗窑厂,专门烧制酒壶,这也许就是告慰从这里走出两位大学士的英名,让他们的文风能如同淳绵的酒香常飘万里,永传后世!
【责任编辑 胡采云】



作者简介:吴雷,男,七零后;始终以一颗求知的心致力于荆楚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