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水滴 秦雪丽
刘克帅,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现任河南悦农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先后获得国家林草乡土专家、河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新乡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新乡市优秀乡村振兴青年乡土人才等多项荣誉。
整合资源 优化结构 促进家乡果农增产增收

2007年,刘克帅在参加了卫辉桃树种植技术宣传活动后,看到家乡桃树种植管理模式粗放,产量不高,效益低下,便萌生了利用所学专业返乡普及果树知识和技术,引领乡亲创业致富的想法。
回乡创业,一切从零开始,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项目。他多次到山西、山东、湖南、湖北等地学习取经,考察市场。归来后,承包了卫辉市安都乡杨井村的50余亩条件较差的耕地,引进多个鲜桃新品种,采用桃高效主干密植栽培新技术,经过几年努力,建成了卫辉市第一个高产高效桃示范基地。现该基地引进的十余个品种已硕果累累,尽管周边桃品价格较低,而该基地价格却始终处于高位,归其原因就是品种好、绿色无污染、桃品质量显著优于市面。每亩土地的产出由1000元到3000元,再到10000元,吸引来杨井村及周边村庄群众的效仿和种植,甚至发展到本市其他乡镇,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卫辉市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桃树的生长,是鲜桃种植的优产地区。目前全市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产量近15万吨。然而,由于品种、技术、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致使桃农增产不增收,挫伤了部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面对这种情况,刘克帅想百姓之所想,做百姓之想做,积极与农户、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发动卫辉大量种植户、专业合作社、技术能手、果品商贩、农资企业、相关专家,成立了卫辉市桃产业协会,抱团发展卫辉市桃产业,吸收会员400多户,种植桃树5千亩,年创产值可达5千万。
打造平台 引领技术 推动果树种植产业健康发展

积极对接山东果树所、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专家人才,成立“新乡市果树研究所”。鼓励吸引外地专家、高技术人才到新乡开展技术交流和共建活动。成立“太行仙蜜星创天地”,为有需求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返乡大学生、农民工和职业农民提供服务,帮助创业者开创和发展壮大企业。立足于卫辉市5万余亩桃产业资源,以果品种植销售为运营主题,围绕果树新品种培育、引进及推广,通过技术培训、种植示范、技术服务、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和创新农村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建设为主要内容,打造一站式开放型综合服务平台。
引进推广秋雪,秋彤品种近千亩,深受市场欢迎,亩效益平均10000元以上。太公镇宋庄村和左庄村常年干旱,种植大田作物效益低下常年不收,刘克帅因地制宜在本村推广秋雪桃和冬桃,目前发展了10余户,种植近300亩。安都乡潞州屯村地处偏僻,刘克帅发展当地十几户种植秋彤200余亩,亩效益一万多元。在刘克帅的指导下,潞州屯村村民陈同创下9亩获益14万元的佳绩。截至目前,刘克帅带动附近千余户发展桃产业近万亩。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刘克帅又引进了桃主干型密植栽培技术、果园生草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改变了果园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大大降低了各种除草剂对果园土壤的污染,使卫辉市的果树种植产业向标准化、自动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
培训果农,注重宣传 探索科普培训与推广服务新途径

为了扩大桃树种植面积,推广新品种,刘克帅自筹经费购买先进修剪工具、包装材料,开展媒体宣传、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发放技术手册,每年对农民进行现场培训,受训人数达万余人,发展农民技术员达100多人。同时,与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果树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不定期邀请科技专家来考察指导工作,举办科技讲座和交流会等,使卫辉种桃农户有机会与专业人才进行技术交流,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全市种植专业户中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
作为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刘克帅经常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一套规范的桃树修剪技术,自费打印5000张明白纸,免费发放给种植户,并通过多次理论培训和现场指导,组织修剪示范队现场操作,为广大种植户解决修剪难题。桃树种植户采用标准桃树修剪技术规程后,效益明显增加。
积极创建全国首个主干型桃树种植群,建立了卫辉市桃产业协会技术服务群,组建了中原果友之家微信群和桃树兴趣圈,创设了桃农乐微信公众号,协助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果业局高级农艺师徐明举开通了国内首家果树技术讲座直播网站——果农乐视频网,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更好地服务了广大果农朋友。
抗洪救灾,扶贫助困 千方百计助力灾后重建
2021年7月,卫辉市遭遇千年不遇的洪灾,刘克帅不顾自身受灾严重,迅速带领团队投身抗洪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开展“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为主题的救灾活动。深入受灾严重的地区指导果农抗涝救灾、恢复重建数十次。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等活动,组织10余场桃产业灾后重建、科技下乡活动及培训。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刘克帅一直帮扶贫困果农种植鲜桃,经常采用大小班相结合的办法,利用农闲及周末时间举办桃产业科普技术讲座,现场指导抗灾救灾技术、灾后自救方法及主干型桃树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桃新品种普及等知识。近3年来,共开展技术培训8次,接受网络咨询500余次,现场指导近100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0多册,技术挂历3000余册等。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回乡创业7年来,刘克帅共引进桃树新品种200余个,形成覆盖不同成熟期和应用范围的桃果品种,并带动周边农户逐渐向休闲农业发展。先后与卫辉市多家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省内外20家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技术指导及合作关系。积极围绕农业物联网平台、绿色食品认证、休闲旅游采摘三大建设主线,通过线下线上两个渠道同向发力,努力将卫辉打造为河南省最大的桃品交易中心、研发育种中心、鲜桃(规模)生产基地和休闲旅游采摘示范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