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 歌 行
--回首一望六十年(2009-3-6)
诗序:人,从出生到学步到行走,一路长跑不停歇;人,从懂事到读书、读天地、读社会、读人生,一页一个调,一调一首歌。

公元一九四八年,腊月六日子时生。
兄弟姊妹五六个,吾乃父母之老生。1
此时家已十五口,四合院里人晃动。
无事常在院中坐,指看月亮数星星。
从小爱听讲故事,多是牵牛织女星。
还有水浒西游记,木兰从军替父行。
稍长常跟父身后,走进田间大山中。
捕捉蚂蚱逮蝈蝈,指看跑兔听鸟鸣。
日月运行天地转,社会发展新事生。
五六年中有一天,我跟父亲牵牛行。
说是参加合作社,一村中人共收耕。

转眼到了五八年,上学刚好十岁整。
小学读书在外村,走读来回风雨行。
脚丫磨破生厚茧,父母见了好心疼。
小学毕业六四年,中学就读肥一中 。
从家到学路迢迢,八十余里徒步行。
此时父母已年迈,腰弯双鬓白发生。
生活困难无来源,一日三餐瓜菜清。2
中学从师多鸿儒,严师当数孔文英。
勤奋刻苦读书忙,早起黎明晚月升。

往往时事人难料,时逢文化大革命。
广大教师挨批斗,学校停课闹革命。
人心混乱神无主,学生一分两派生。
一为造反一保皇,阵线分明两阵营。
全国开始大串联,大地东西南北行。
路路红旗迎风展,处处传唱红歌声。
学校成立长征队,我也报名在其中。
一队男女十多人,肥城出发向南行。
走过安庄过宁阳,进入曲阜穿济宁。
跨过淮河至武汉,井冈山去韶山冲。
主席故居前瞻仰,无限敬意油然生。
停止串联返原地,乘坐火车驰如风。
走进泉城趵突泉,大明湖中划皮艇。
一路登上英雄山,烈士碑前祭英灵。
回头南下去泰安,足迹遍踏泰安城。
游览岱庙天外村,红门西进斗母宫。
徒步登临上泰山,一路天街乘长风。
日观峰上望东方,一轮红日海上升。

回校复课人稀少,教室难再读书声。
荒废学业人毕业,时值六八年国庆。
欲上高中回故乡,肥城十中去报名。
新建学校条件差,一边读书一边工。
两年时光飞逝去,胸中点墨不足成。
毕业回家把活干,时逢抗旱去打井。
几人推磨一圈圈,黑白倒班从不停。

一日忽传喜讯来,招考民师榜有名。
欣喜若狂报名去,从此教育干一生。
一根教鞭握在手,三尺讲台我足登。
站上讲台往下看,全班皆是大龄生。
口若悬河一堂课,迷倒在座“大学生”。
人要行路通天下,心中无灯怎能行?
学习马恩列斯毛,思想武装方向明。
若要培养接班人,打铁还须自身硬。
教学理论勤学习,钻研业务下真功。
教学成绩大提高,年年先进模范评。
秋假学习打擂台,公开课博喝彩声。
长路漫漫无尽头,马不卸鞍人不停。

恢复高考七七年,跃跃欲试两未成。
心不气馁考函授,泰安师专榜有名。
教学函授两不误,一学就是四年整。
回想那时无闲日,夜阑不息灯长明。
家中里里外外事,全由爱人来担承。
八四年夏始毕业,手捧证书好心情。
如虎添翼更大干,教育事业建新功。
谁能预料谁曾想,天有不测风云生。
一日讲台突瘫倒,两腿麻疼起难撑。
行走无力进医院,求医问药探究竟。

从乡镇再到北京,一路诊断亮红灯。
进行性型肌萎缩,外加腰椎骨增生。
可怕诊断如霹雳,一时把我头震懵。
面对病魔要坚强,困难面前要硬挺。
一边教学一边医,从此路上艰难行。
屋漏偏逢连夜雨,病痛又有节枝生。
八八年冬一夜晚,教师会后出门庭。
一脚踏空凌空下,近米高台摔伤重。
腰椎疼痛腿无力,外加脚伤难成行。
一个人成“五条腿”,手杖助力扶学生。3
从办公室到教室,虽然不足百米程。
去时疼出一身汗,回来累得腰难挺。
困难面前不低头,入党誓言耳畔声。4
为了一生之理想,再苦再难也攀登。
勤抓教学闯新路,总结经验论文成。
见诸报端人称赞,各级报刊有大名。5
一时约稿如雪片,眼前一片好光景。

木秀于林风摧之,“话说”一文有人惊。
天下本来无有事,岂料一夜风波生。
文字狱伴莫须有,一齐涌来云压城。
欲加他人有罪过,何患无辞来使用?
一时流言满天飞,街谈巷议耳边听。
教主震怒发号令,年终大会钦点名。6
朋友去了不再来,同事相遇双目冷。
一度门前可罗雀,几人前来问心情?
从此前路被封杀,不再晋升毁前程。

人生路上是彷徨,还是渊薮腰杆挺?
孤独之人心不灰,眼泪不流心自清。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鬼叫心不惊。
长吟高歌天地间,放眼信步于闲庭。
自知肩上有重担,岂敢放任且偷生?
重抖精神放眼量,步履维艰再登程。
跌倒不怕爬起来,皮破流血骨头硬。
难难难难行路难,病病病病依然病!
敢问天下曾有谁,心有恻隐与同情?
生病无钱无人管,病重请假钱扣净!7
几次仰面问苍天,世间可有慈善行?
而我却与此相反,天下有难我捐赠。
虽说世人皆为人,然而有情亦无情!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蹒跚而前行。
浩然正气心中存,雪压青松松更青。
回首一望六十年,仰天一笑出长声:
威武不屈人屹立,一生磊落光明行!

注:1.指父母的老生子。
2.指求学期间每天吃的是地瓜干,吃的是咸菜,喝的是开水。
3.指病重后只好一手拄手杖,一手扶学生去上课,因此被人戏谑为“一人五条腿”。
4.我于1985年5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5.指我于1996年开始向报刊撰文投稿,先后相继在《泰安日报》发表了《泰山行》;《肥城日报》发表了《喜闻<肥城日报>创刊发行》;《肥城教研》发表了《话说基层教研组织》等十多篇教学论文;《半月谈》杂志发表了《我与<半月谈>杂志》;《山东教育报》发表了《谈谈读书》;在中国《教育艺术》杂志社主编的《教育文论》集中发表了《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尝试》;在《山东教育》杂志社主编的《面向21世纪的教学实践峪探索》文集中发表了《谈谈教师的课堂语言修养》;在《今日肥城》报发表了《看桃花》、词《咏梅》等十多首诗词;在《泰安公路》报发表了《登泰山》、《书缘》等十多首诗歌,并在全国教育论文、书法大赛中屡屡获奖。
6.指《话说基层教研组织》一文,因此文中写到“有的教研组织成为行政教育部门的附庸”一句话,引起了乡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的强烈不满,其实这句话是针对全县教研组织的现状,而并非单指一乡教研组织,他们认为这句话不点名地批评了他们的教研工作,因此而恼怒,不仅在校长会上通报,更在全乡年终教育总结大会上由负责教育工作的副乡长某某亲自点名批评,给我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7.指2000年因病重请假后工资被扣发。

结束语
一
辛勤耕耘,不辍劳作。
三十八年,共同生活。
岁月流逝,华年已过。
回看桃李,累累硕果。

二
六十耳顺听人说,七十而不逾矩做。
八十无忧乐逍遥,九十与天地对酌。
如今老年我走进,读书看报不辍学。
琴棋书画勤练习,留于身后任评说。
注:“回首一望六十年”一诗总算写完了,读来心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是苦是甜?是酸是咸?还是辛辣?品尝品味,咀嚼回味,一切皆人生的百味……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诗人,书法家,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华夏文学》是一个面向全国爱好文学创作者的平台。作品力求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生活,歌颂美好,传播正能量。作品形式不限,字数最多在3000字左右,诗词为3_5首。但要求为原创作品。禁忌剽窃、抄袭,违者,文责自负。敬请广大文朋诗友踊跃投稿。投稿格式:原文+作者简介+作者照片。投稿微信13853840219。
投稿邮箱:fclongshansh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