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焕清

铁道兵战友网拟编辑出版《致敬战友一一铁道兵战友风采录》,笔者有幸先睹其中部分文章,惊喜、感动、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品读美文,每个被抒写的战友都有闪光业绩和不凡人生,呈现风格迥异的别样风采。毫无疑问,战友们的非凡业绩是风采的坚实基石,但作者的生花妙笔也为风采增添了无限秀色。如何抒写人物?风采录给了有益启示。

最美风采是精神
人物风采如春之大地,繁花万种,千姿百态。但最美风景是蕴含于人物事迹深层的精神光芒。在人物抒写中,把隐藏于事迹后面的精神风貌和人生情怀开掘出来,从偶个历史际遇与时代风云际会的交汇中,发掘和呈现人物的精神气象,使人物更具精气神韵,风采更加鲜艳夺目。
《博导是铁兵 传承领路人》中的主人公蔡方鹿教授,一生治学勤奋,诲人不倦,成果丰硕。在中国哲学、史学、经学,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等领域,为学界翘楚,成为川师大首席教授和杰出学者。
作者在展现蔡教授学术成就的同时,重在对其精神情怀的开掘。曾经的铁道兵经历,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英雄精神是蔡教授人生动力之源。“我不能忘记铁道兵的岁月。我今天所取得的一切,与部队首长的教育和战友们的帮助分不开”。他得益于这种精神涵养,衷情于这种精神文化,珍视这种精神文化的宝贵价值和时代意义,终生践行并致力于用这种精神文化树德育人。曾经18次重走成昆线,连续13年带领青年教师和学生,走访成昆铁路,感受人间奇迹,忆述感天动地的英雄故事,传承英勇奋斗的红色基因。使众多年轻学子“心灵受到洗礼”,教育“刻骨铭心”:
“一条成昆,一种精神;一里线路,一座青坟;一首歌曲,一世相随;一次经历,一生难忘”。读罢文章,蔡教授的杰出成就,尤其是烁烁闪亮的精神风采,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人物自有千般景,最耀眼的是精神。《为杏坛呕心,为铁兵唱晚》,作者在抒写邱光明人生业绩和为兵网建设、创建《铁道兵》公众号的奉献付出中,重点呈现其多思善文的知识才华,志坚有恒的工作激情,与人为善的人生态度,深度挖掘其呕心沥血,雄风唱晚的精神风采。读来生动感人。
《他有一座丰富的文化宝藏》,主人公梅梓祥,几十年来收藏铁道兵文物和兵史、军史、党史文献资料数百万件。他把文物收藏与发掘宣传铁道兵光辉历史和英雄精神结合,发表百万字文学作品和大量微博网文,并走进央视、凤凰卫视台宣讲铁道兵历史,成为铁道兵精神文化传播旗手。作者在文章开头便写道,梅梓祥“浓浓的铁道兵情结是一种文化情结、智慧情结,拥有这种情结的人,往往是对人类精神文化百般呵护的人”。这种直击精神底蕴的抒写,多出自大家手笔。如同经验丰富的寻宝人,能敏锐发现掩盖在沙砾中的金子。他的收藏,是对铁兵精神,对人类文明的呵护,是在精神峰峦上的坚守与攀登。
精神风采是一个人最本质最美丽的风采。精神风采的抒写,往往有吹沙见金的效果。对精神风采发掘与呈现的深度,决定作品层次和人物风采的亮度。

懂你才能写好你
写你要懂你,懂你才能写出你的最美风采。《绝缘子领域的世界领先者》,张德赛教授突破前人静态思维,以动态眼光分析研究绝缘子体的技术创新,开创性提出“三元素”结构新思路,发明三元结构的绝缘子,解决了传统绝缘子“粗、大、傻”问题。其成果被认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张教授也成为该领域世界前12名的顶级科学家。这样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话题,作者写得轻松自如,行云流水。无疑源于作者的懂。懂专业,作者有物理专业的学业功底。懂其心,半个世纪的莫逆之交。懂其志,“德赛寄托着长辈对民主科学的向往与期待,激励其不是国内领先,国际领先,而是世界第一”。这样的题材,只有懂才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让平凡凸显伟大》是又一种懂。作者与主人公是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夫妻。从几十年平凡琐碎生活中,看到一个人“一如既往踏实热情努力,做一行爱一行,做一行做好一行。为他人和自己心中的美好追求,热情贡献自己的时间,让生命散发照亮他人的光彩,这便是平凡生命的伟大”。这种对平凡与伟大的理解与阐释,无疑源于爱和懂。虽无惊天业绩,却也令人感动。
《一袭风华槛外人》,则是心灵上的懂你。作者与主人公从未谋面,却从其作品读懂一个人的知识涵养和文学才华;从网名寓意读懂其宽容放达、与人为善的人品心性,从一首小诗,一篇短文读懂其心灵依恋和慈母情怀;从系列活动读懂其不俗的领导才能和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从“英雄铁道兵”公众号上几千文章,几万粉丝,几亿点击阅读量,读懂其“被之僮僮,夙夜在公”的巨大付出和为人作嫁衣的高洁清风。进而抒发心灵感悟:“人生在世,最值钱的还是人品。虽然未曾谋面,却是心中永远的记忆”。作者不写业绩,业绩昭彰,不言风采,风采灿然。这种从人品人性的深层次去抒写一个人的风采,需要敏锐眼光,细腻情感,空灵悟性和深厚学养。在风采录中自是一袭风华,一道风景。

细节描绘最动人
人物风采是立体形象的展示,业绩成就为骨骼,思想情感为血肉。思想情感往往体现在细节之中,细节见风采。聚焦透视,深度发掘,立体刻画,细节描绘,为写人要诀。
《济世天涯》中的脑外科专家王安民,是智障癫痫外科治疗的权威,全国脑胶质瘤新综合治疗的第一把刀。几十年来治疗挽救了一万多生命。这样的业绩足以让形象高大,但作者没有停留于平面记录,而是用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主人公的济世情怀。“狮面人”手术长达18小时,脑切口110厘米,清除脑骨质增生软组织重达5斤,缝合300多针。这样大的手术,一般主刀医生下了手术台就会去休息。“李安民虽筋疲力尽,但一直坐在角落里等了40多分钟,直到病人苏醒,他高兴得跳了起来”。另一例是山东一少年患者,慕名而来。但综合诊断结论为“不能过度治疗”。李安民深为惋惜,“安排车辆让患者父子免费游海南,并掏钱买好机票送他们安全返乡”。这样的细节描写,李安民的“菩萨心肠”跃然纸上。
《飞出山界的鹰》,徐昌荣情怀万里,搏击云天,援藏18年,为错那县和山南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事迹令人难忘,最难忘的是一位产妇难产,他带领医疗队,骑马70多里去到产妇家中,在只有手术台一半高的床上“几乎是趴跪着做手术”。“做完手术,手持蜡烛、电筒照明的家属累倒好几个,他更是累得直不起腰”。这样的细节抒写,让付出、奉献具象可信,生动感人。
文坛大家多是细节高手。《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魏巍在满是弹坑的前线阵地上看到战士们卧冰饮雪,问一位战士“‘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在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革命军队又不是怪物’。他把小勺干脆放下说,‘我们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生动的细节比任何赞美词语更能使人感到战士的可敬与可爱。铁道兵战友,“重走长征路第一人”罗开富,当年在长征路上的考察记录,轰动一时。特别是“半条被子”的故事,让人认识“共产党就是有一条被子,也要剪半条给老百姓”。一个细节故事,胜过千篇雄文。
风采录中的作者,不乏细节高手。《踏着雷锋的脚印》《忠诚的人生》等文章,都用大量生动细节,展现了主人公的灼灼风采,读来不同凡响。
细节抒写,需要聚焦透视,深度开掘。写人忌全。全则散,散则浅,浅则暗。而作者往往希望写出“高大全”。因而“全、散、浅”为写人通病,聚焦透视,深度呈现的精品力作并不容易。《王爷爷,大山里的彝家娃娃感谢您》,用第一次到学校,第一次发火,第一次说脏话,第一次流泪的细节故事,聚焦捐资建校善举,深度展现了王爷爷的铁兵情结,彝族情缘,慈善情怀。读后,虽不知王爷爷的名字,但王爷爷的形象却挥之不去。如若对文章提炼润色,集中着墨王爷爷的第一次,可以成为一篇写人佳作。《妙术仁心》,重点着墨将军医生秦尚振的妙术和仁心,也颇见其聚焦透视,重点呈现的抒写笔力。

惟有思想现文魂
文章是思想的结果,也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好文章是能够让人感受到思想张力和道德温度的文章。人物抒写同样需要思想,有思想内涵的抒写,就会超越“好人好事”的报道层次,使读者在领略风采的同时,能得到启迪,引发思考。
《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作者没有更多着墨百亿老板的创业过程,而是重点抒写薛方全对企业的思考,对金钱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干事创业“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忙是营养,苦是力量”,“要钱干什么?就是要体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回报社会,慈善天下,分享的人生最快乐”。从精神情怀上呈现主人公的风范,释放出主人公的温暖情怀和思想光彩。
放眼世界,顶尖企业家多是思想家,他们在创造物质产品的同时,创造思想,创造文明,创造真善美,在促进自身和他人的完善与发展中,推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他们经营企业,也在经营某种思想。曹德旺的《心若菩提》说,“人生皆修炼,事事皆修炼。修炼何须到佛堂”。“人由心主,事由心生。有多少心做多少事。用心、真心、正心、澄心、善心、爱心……人生之妙,存乎一心”。薛万全和《搏得万家灯火明》中的杨建国等,都是有成就有特色有思想的企业家,抒写他们的风采,尤其需要思想的感悟和情怀的渗透。
有思想的文章,影响更深远。《哥德巴赫猜想》,读者风靡,一时纸贵。不仅是徐迟以优美文笔讲述陈景润摘取数论研究皇冠明珠的动人故事,更重要的是作品蕴含对时代命运、民族命运、国家命运和科学家命运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强烈的思想震撼和观念冲击。战友风采录中多为普通人,抒写风采无需这样的思想高度和历史深度,但绝不排除有思想的抒写。《对艺术的一路朝拜》,就是一篇有思想的人物记述,蕴含主人公和作者对艺术,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读后能启迪思维,引发思考。

槛外人 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