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特等功臣一一张水锦烈士
黄成和/文
我的家乡是在这富饶而又美丽的九龙江畔。在这里曾经漂泊一群群连家渔船。船靠在一起就是邻居。亲人说了张水锦大姆也是我们的好邻居。她是一个再普通也不过的渔家妇女。但却在解放厦鼓战役成了人们关注的巾帼英雄。
原来我们这些渔民祖辈就“上无片瓦、下无立钻之地”。常年生活在水上过着“破船带烂网,鱼虾换粗粮,三代同一船”的漂游生活。张水锦家凭着双手勤劳俭朴也只能是勉强糊口。在政治上饱受三座大山压迫,特别是旧社会最被歧视我们这些“下等人”。广大渔民渴望早日改朝换代“出头天”。
1949年9月20日家乡解放了,渔民正要欢天喜地的庆贺过上好日子,但溃退到厦门、金门、台湾的蒋匪军仍在作垂死挣扎,天天派飞机对大陆,特别是渔区、渔民、渔船进行空袭。那一天炸死炸伤了我渔民,炸毁了渔船,幸亏解放军及时赶到现场,抢救了伤员,掩护了船只并对被敌机炸死的黄草洲的女儿收棺、埋葬,还对死者家属安抚,此事感动了张水锦一家人,也感动了广大的渔民。知道解放军是人民军队、共产党才是人民救星。
为了彻底消灭敌人解放全中国、解放厦门。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一军派了赵锋伍和铁锋及龙溪和海澄县工作队深入渔区,逐船进行访贫问苦。并带了粮食对被敌人封锁无法讨海已经几天揭不开锅的渔民发放救济粮,还对渔民有病免费医疗……
接着在石美南门东庵山广场召开广大渔民群众大会,宣传、发动广大渔民支援解放全中国运送解放军解放厦门,为人民贡献一份力量。当时征集船工对象限于男性16-50岁,可以家中留下一定劳力。可是有个别渔民逃避了,但是广大渔民还是纷纷、积极报名,有兄弟、父子、翁婿、叔侄、亲友,有几位渔民是家中唯一劳力也报名参加。场面热情高涨。张水锦表现更为突出,除了说服丈夫黄进川,还鼓励支持三个儿子加入。她本人多次找首长要非让她报名不可。她说:“我自出世就在船上长大到老,划船、掌舵、驶帆我什么都会,让我也参加吧”。她还讲“男人能上前线运送解放军,我完全做得到,如有事也是尽忠报国”。在她的再三要求下,首长最后同意。她一家五口人和两只渔船也都登记。由于战事的需要,船队和战斗人员很快进行训练,她马上就把家中二个儿媳妇(大媳妇已有身孕)和七个孙子安置到农户房子暂住一段时间,记得张水锦在训练还请假探望家人,再三吩咐一定要照顾孩子。
船只、船工征集完成了。很快就成立南台船管大队,以石美万头保(万榕乡)虎网船和渔民为主编在第一中队,中队长由271团(济南英雄二团)团长王兴芳当任。中副由渔民钟顺成当任,张水锦的次子黄富足当任一中一分队付。当年张水锦夫妇在船管大队年纪最大,她还是这次厦鼓战役唯一女船工。
第一中队船队分配在海沧岛屿港集训,那些红树林可隐蔽船只,预防敌机空袭,但是训练也只能在夜间进行。当时战士们就和船工打成一片互教互帮,游泳、划船、司舵、驶帆、抢救和战斗技能,白天回港防空休整,张水锦夫妇夜里参加训练已经够辛苦了,但是日间仍无休息,坚持护理船只,每次回港战士们上岸了。他俩把船洗刷的干干净净,有时还要更换那些被太阳晒的“树青”插在船上做掩护,部队首长多次劝她上岸休息一下,也可以防空,比较安全,但是她总是坚定、执着地说“年轻人很快就要参加渡海作战了,我也老了,如有点意外也心甘情愿。我把船护好也是为解放厦门多出点力”。她在集训工作表现很突出,首长当时经常提过在大部队南下“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时也涌现一位支前模范女船工郭大娘,还夸张水锦和郭大娘那样,也是我们全体参战人员和船工学习好榜样。
鼓浪屿孤悬在厦门南海面上,弹丸之地。敌军用了二个团的兵力驻守。海滩用汽油桶装沙和沙袋包筑成2米高墙,还利用侵华日军的钢筋水泥堡垒,四周还有自然生成的礁石,加上敌军海陆空配合和精良的武器,真谓“固守全汤”。
经过近二十天的艰苦训练,船队基本上有了渡海进攻登陆的战力。1949年10月14日下午5点,解放厦鼓战斗打响了。张水锦的次子黄富足和渔民张辉发在誓师大会的代表船工表决心“坚决完成运送解放军渡海任务”,争当“渡海第一船”、争当“登陆先锋”后,全体船工和参战人员意气昂扬在海沧码头登船,每只虎网船可载一排兵力,船队争先恐后的启航了,当天夜里老天不作美,尽刮七级东北风,对木船用风帆航行往鼓浪屿登陆点是逆风,难度更大。机动船把船队拖带到嵩屿、桥尾角就砍断拖绳,各船分散划桨驶进。但又遇上退潮,那个海域成了“三角流”。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靠人力拼命划船向前,一中队登陆点是内厝沃、牛皮垵,在船距敌前沿100米左右就被敌人发现,一瞬间枪炮声大炸,敌我双方火力交织在一起,照明弹照亮了整个海面,如白日。子弹象雨点射船上,天空敌机猖狂扫射仍炸弹、燃烧弹,中弹的船和风帆燃烧了,火发冲天,炸弹炸起高高水柱,冲锋的呐喊、呼叫声响彻整个鼓浪屿海峡,鲜血染红整个水面,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战。尽管敌人多么垂死的反击,我先头部队仍勇猛直前拼命的用桨把船划过去。船工说过“连吃奶的力也拼出去”,恨不得抵达登陆点。忽然张水锦的丈夫和三子黄天足倒下了,自己也负了伤,但双手握着舵牙调准前船头大喊“冲上去”,这时又落了一发炮弹,船被炸碎了,壮烈牺牲。紧接她长子黄驴(如)和次子黄富足所驶的船也被炮击,连船一起沉没。这时第一中队船有的已经至达海滩,战士跳下水,冲破敌前沿阵地与敌人展开肉搏。我方绿色信号弹即刻升空,鼓浪屿登陆成功了!攻击鼓浪屿的英勇顽强惊动了原驻厦门司令汤恩伯,他错判了我军主力要从鼓浪屿再打厦门,立刻调动1个师兵力增援鼓浪屿。这是三野第十兵团叶飞将军绝招“佯攻鼓浪屿,调敌南下”。可以说也是一步“险棋”,敌人真的上当了,我军主力二十九军和三十一军小部分在西线、高崎、西湖全面出击,似如破竹歼灭了驻厦敌军,厦门市在1949年10月15日全部解放了。
负责佯攻鼓浪屿先头部队是271团(济南英雄二团),团长黄兴芳和不少的战士壮烈牺牲。正如战士说厦鼓战役的胜利是用鲜血换来的。我村渔民承当运送先头部队也做了重大牺牲,当时出动上百艘渔船,上百名渔民。在激战中有25位渔民阵亡(包括张水锦一家五口人),有20多位渔民负伤。战后三十一军和91师司令部和政治部颁给我渔村“渡海第一船”“登陆先锋”“开路先锋”“坚毅英雄”六面奖旗,三十一军司令部和政治部还给参战船工记功,三等功66人,二等功22人,一等功23人,记于特等功臣张水锦烈士。全文“烈士黄张氏,年止五十余,此次攻厦战役,其热心支前,勇敢积极之精神为国人所佩服。其于征集初,有劝其年高无须登陆船,而其则坚持意志,谓解放福建,为吾人之天贵,其妇女但亦有运送解放军之责任。嗣后其坚定鼓励丈夫及三个儿子同支前,在训练技术时,其工作积极,在艰难困苦之下……唯痛于攻厦之役……为蒋军炮击与其丈夫一家五口全为国牺牲,此实为史之壮举,女中之英雄,故特请示上级颁给特等功臣”。随之福建省人民政府立刻批复,并追认为革命烈士。而她的丈夫黄进川、长子黄驴(如)、次子黄富足、三子黄天足记于一等功臣。以烈士称号。这里有其长子黄驴(如)的功劳证记载“烈士热心支前,举家五位劳力,始于此次解放厦门鼓浪屿战役中牺牲,有史以来慷慨许国,热心为民之先例,亦则是渔民中之模范,人民中之英雄,特给一等功,以志其功绩”。儿子的功勋也应记在母亲教子有方,而显彰其母亲的光彩和伟大。
烈水锦烈士一家五人为国为民的英雄事迹,在全国解放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司令叶飞将军在回忆录也再提过张水锦。现在厦门革命纪念碑广场上也竖立着她的英姿塑像,鼓浪屿日光岩英雄山的烈士纪念园还刻着张水锦“满门忠烈”的碑文。
可想而知,张水锦的尽忠报国,扣人心弦,有感人之处,真谓“此实为史上之壮举,女中之英雄”。永远铭记在历史的丰碑上,她的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