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的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
航空、轴承、食品作为新风口产业,正在成为宜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旗舰”。近年来,宜阳县聚焦工业强县目标,以24平方公里的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为主战场,以创新之桨,撑发展之舟,聚焦“航空装备、高端轴承、休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供应链、完善利益链,“引进一个项目、拉动一个产业、建设一个集群”,构筑主体功能突出、主导产业鲜明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乘“风”破浪 航空装备逐梦前行
九创产业园先后吸引了16家科技企业进驻;智创产业园项目建设正忙,计划于明年12月全面投产,打造一流高精尖航空产品制造基地。这两家产业园是宜阳航空装备产业蓝图上最耀眼的“双子星”。
以航空装备产业为全新引擎,宜阳全力奔赴,追“风”赶月,正高标准建设以智创产业园为龙头、科创产业园为配套的航空航天全闭环产业链,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精尖航空航天产品研发制造基地。
从“链”上发力,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推动、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思路,宜阳县不断招引相关企业,目前,开发区有航空装备企业43家,2021年实现产值15.2亿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培育市级以上研发平台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培育洛阳九创航空航天及新材料孵化器1家。
未来,宜阳将按照相对集中、适度分散的原则,规划建设“一园三区”,落地航准精密、腾华科技等配套企业42家,跟踪推进启航必达、光平科技等配套项目43个,以龙头带配套、强链条,连点成线聚起航空装备发展一大片。预计2023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力争到2025年形成300亿元级的高端航空航天产业集群,集聚相关企业60家以上,实现年产值超500亿元,为洛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上天入海” 高端轴承聚链成群
走进众悦轴承,从繁忙的生产线上“走”下的产品中,有内径8毫米、指甲盖大小的“轴承宝宝”,有外径620毫米、半人高的“大块头”,1000多个规格的超精密轴承,已应用于“嫦娥”奔月、“神舟”探空,向星辰大海砥砺前行。
目前,宜阳已建成占地1300亩的轴承产业园,进驻企业50家,成立轴承产业联盟,引导轴承企业扩产能上项目,推动轴承产品“上天入海”,以“小切口”打开高端轴承制造“大市场”,形成了链条完整、特色突出的高端轴承产业集群。
成立洛轴集团搬迁指挥部和招商引资、用地征迁、投资融资“一部三专班”,规划近2000亩用地,跟踪40余家延链补链强链的关键上下游轴承企业进驻园区,特别是洛轴的落户,对推动宜阳轴承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生产集中度,实现从规模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效应。
未来,为助推高端轴承产业做大做强,宜阳谋划了总投资50亿元的高端轴承配套产业园,重点承接军工轴承、汽车轴承、风电轴承、高铁轴承等项目,积极打造高端轴承产业集群。预计到2023年,高端轴承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到2025年,达到200亿元级。
点“食”成金 休闲食品独辟蹊径
双十一将至,在位于宜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源氏食品直播间里,美食订单火爆。作为宜阳休闲食品产业集群中“新龙头”,2020年,公司主营产品产量13106万吨,总产值达到3亿元,还插上电商“翅膀”,打造了全渠道立体化销售网络。
民以食为天。作为农业大县,宜阳山川秀美,物产丰富,耕地面积108万亩,一产产值40亿元,初步形成六大主导产业。
梳理产业链,绘制招商图谱,宜阳全力打造食品产业园,已进驻青岛啤酒、源氏食品、王老吉饮品、大张食品等全国知名品牌企业及相关链条企业20余家。
未来,为大力打造更具特色、品牌更响、市场影响力更大的休闲食品产业集群,宜阳谋划了总投资30亿元的休闲食品产业园,在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柳泉拓展区规划占地约300亩,积极承接谷物类、坚果类、派类、特色风味小吃、肉制品等休闲食品及休闲饮品,预计2022年产值突破50亿元,到2025年达到100亿元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