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的心乡 云水谣
郑亚水/文
乘着国庆假日,漳州人因为疫情不宜出境,约了2位同学同事,一起来到了久违的故土心乡一一云水谣,那儿也是曾经的老领导简清溪副书记的出生地,值得前往走一走…于是说走就走,凭着卫星导航,从龙海往西驱车120多公里,我仨来了,云水谣…
有一种感觉是云水谣有几个灵异现象,其一是'情人桥'下有'野鸭子'游荡…情人或夫妻双双把家回…谁在此掉落下水了,只有'野鸭子'环饲...
乡愁,是溪中浅游、悠闲自适的鸭子,它有一个'鸭子定律',为了浮在水面,必须不断扇动水里的二只腿掌…乡愁,是那一朵凋零的野花,成形的瓜果,金黄的稻穗,浮头的水牛…乡愁在眸子里的动静变化,心灵上的迴光返照…
灵异之二是云水谣地处僻静的深山老林,按理说供奉民间信仰的主不是有城而建的城隍庙'城隍爷',而这里却供奉着'有求必应'的城隍夫人…肯定有故事!
道宗文化有人生的'奈何桥',生老病死、曲终人散的界桥叫'奈何桥',不逝的灵识中阴身,在云中游荡,水边徘徊,也许也会穿越过那片山林,聚首在云水谣的八棵古榕树下…传说中的云水谣红公'城隍夫人'···有求必应,阴中的至阴,'夫人比大人'多了一横,闽南叫多了一根'竹子',她可以相夫教子,敲打'城隍爷'出门巡境保平安,当然,亦可驱使在榕树下歇息的游魂野暗地来'五鬼运财',为一方山水增色添彩.…
灵异之三,是云水谣九曲小溪两岸,有树龄二三百年的8棵形态各异的古榕树,作为闽南开基建社的标志树一一榕树,自然也给了游人的乡愁与凉快,奇怪的是这8棵古榕树都是'母的',没有公榕的胡须气根垂涎…
灵异之四,五十年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人民公社时代,乡民社员真诚的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的对联,写在了云水谣的一处凸显的门两侧,历经风雨飘摇,依然清晰可见···横批那两字我看不懂,读着'迎回',喻湍流回潮的意思,早己昭示,我们已经匆匆忙忙走的太快,别把灵魂丢了,需要回过头拎回去··嘿嘿!
灵异之五,供在《世界文化遗产》和贵楼主堂的观世音菩萨,拍摄时是上图,转发或收藏时却是下图,左下角多了一个小画面,内有一个'合拾'礼标和一句话'感恩阿弥陀佛',按照佛经所说,'阿弥陀佛'是未来佛,将于未法时代拯救众生,因而为子女后代活下去,活得更好,在此先致'感恩'吧…嘿嘿!
如果一个地方好,也可能是'人鬼神'都喜欢的去处,叫'天光云影共徘徊'吧!'天光云影共徘徊'出自南宋知漳朱熹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朱熹的老师,北宋五子之一张载说过'阴归,鬼也,阳伸,神也',天地有正气,世间其实没有'鬼神',只有'阴消阳长'的无常变化…来了,云水谣欢迎悠着点的您!
对云水谣的向往,早已经在心底酝酿…昨晚忽见朋友圈中浮现一条信息'往日国庆假日,有5万游客的云水谣风景区,现在仅仅来了二三百人…',疫情还是疫情,别人来不了或不敢来,作为一个漳州人,何不去逛一逛,也了却多年的一个心结···其实,《云水谣》就是一曲'相思的歌',对故乡的依恋,对亲人的相思…当然有《野鸭子》的记忆,也有'清水'与'碧云'跨海峡的世纪之恋…
看福建土楼,必去看田螺坑'四菜一汤'土楼群…来云水谣,必进和贵楼,'和为贵'是优秃传统文化的一个情结,中国人民爱好和民的文化基因,潜伏在血液中几千年,就在'和贵楼'露出本相…也一样成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贵楼是建在湿地上的最高五层土木建筑土楼,'内方外圆'显示一种'外圣内王'的精神,用现在的话说。和而贵需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处世之道。和贵楼内凿有二口古井,一清一浊谓'阴阳井',喻言'一阴一阳谓之道',释义'水至清则无魚,人至察则无徒',人首先要在'浊世'的娑婆中活下去,要'混日子'过不得不'浊',而不能因此得过且过,忘记初心,失却少年的中国梦…
用通俗的话说'我看清了这个充满不足与缺陷的世界,依然热爱生活憧憬未来!'
道宗文化有人生的'奈何桥',生老病死、曲终人散的界桥叫'奈何桥',不逝的灵识中阴身,在云中游荡,水边徘徊,也许也会穿越过那片山林,聚首在云水谣的八棵古榕树下…传说中的云水谣红公'城隍夫人'···有求必应,'阴中的至阴'可克'阳中的至阳','夫人比大人'多了一横,闽南叫多了一根'竹子',她可以相夫教子,敲打'城隍爷'出门巡境保平安,当然,亦可驱使在榕树下歇息的游魂野鬼暗地来'五鬼运财',为一方山水增色添彩.…
'云水谣'这地方,原名长教社,属于南靖县书洋镇的西北边梅林镇,书洋后的山沟沟里曾有'书声朗朗'的耕读学子,也留传着'尊师重教'的遗风…'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门联已经褪色经年,但在新时代却成了一道永不消逝的政治誓言,也是红色的文化传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需要时日的检验与血染的风采…'云水谣'里也有以壮行色的慷慨…而不只有儿女情长的'情人桥'吧!
乡愁,是溪中浅游、悠闲自适的鸭子,它有一个'鸭子定律',为了浮在水面,必须不断扇动水里的二只腿掌…乡愁,是那一朵凋零的野花,成形的瓜果,金黄的稻穗,浮头的水牛…乡愁在眸子里的动静变化,心灵上的迴光返照…
迩来云水谣,不禁想起一位禅师悟妙'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千人的往来有一千样的迥异的感想。秋色水云谣,也有'天光云影共徘徊',不谛属于人间仙境或'世外桃源'吧!
作者简介
郑亚水,笔名梧闽,福建省漳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
文学荣誉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15年春,经中瑞两国相关部门批准,被授予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称号;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奖“二等奖”;《林前也有苦山桃》入围世界笔会杯中国文学大奖展播;《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