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能来自何处
文/田唯
才能来自何处?在说这个问题前,我们要知道才能和天赋是有一定关系的;那么天赋到底是什么呢?天赋对于每个人是不是都有呢?在这里,首先,我不否认人的天赋确实有所不同,可能有些人的天赋在那些你不会的事情上,从而让旁人误解为是天才;其实无论是普通人还是那些让人羡慕的天才,大家都是有才能的,只是在后天的学习和坚持中,有些人放弃了继续去学习的机会,开始了三心二意;而有少数人却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学习,他们最后成功了;现在的好多人都羡慕天才,认为自己做了好久的事情在那些智商超群的天才眼里,也就几天或者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做到的;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何为天才?所谓的天才就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拼命努力着,付出了比我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着某件事情,并且长期坚持着,最终完成了他要做到的事;天才有多少光鲜亮丽的外表,就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他们在背后的付出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才能来自于对于自己事业的热爱;居里夫人在进入皇家实验室时,别人都看不起这个瘦小的女士,认为她不可能成为出名的化学家,可是居里夫人一天天的苦心钻研,最后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在许多知名化学家都不敢尝试的情况下,莫瓦桑坚持要提炼单质元素氟,他在实验室埋头钻研,甚至差点被电流击杀,最终取得了单质氟在化学界引起了轰动;他们的才能都不是天生就具有的,也不是天才,而是在对于事业的不懈努力和热爱中得到的;而成功后的他们被人们称为天才;
对于天才,有一部分人是这样总结的;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鲁迅说:没有所谓的天才,我不过在把别人喝茶的时间拿来学习…等等,这些人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天才,每个人的天赋在不同的地方,其成就也有所不同,但是一味依靠天赋,最终会变成比普通人还有更加平庸的人,在大文学家王安石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天赋极高的孩童方仲永,仲永很小就会写诗,可是他的父亲拿他当摇钱树没有让他接触正规的学习,最后变成了一个比普通人还有平庸的人;
但是我想我们所知道的名人,都是经过了艰辛的学习才有了我们所看到的那些成就,人们常说20世纪有两大伟人一个是海伦凯勒还有一个是拿破仑,他们一个试图用笔征服世界,一个试图用武力征服;而最后结果可想而知,海伦凯勒成功了,尽管她是盲人,但是却比我们这些正常人还有受到尊敬和礼遇;但是我们也知道他们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们付出了无法想象的辛酸和坚韧;海伦凯勒从小失明,世界的所有事物在她眼里无非就是黑色的,再绚丽多彩的风景和事物她的看不到,可是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她学会了用心请感受周围的一切,后面又学会了写作,在之后的时间里她拿到了美国的最高学位并获得了总统颁发的独立勋章,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的,可是她后面不但没有依靠这些成就去辉煌过自己的一生反而帮助了更多的盲人,让他们重新找到真正的自己,甚至还出书写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不但激励了无数盲人更加给我们启迪;而拿破仑,我们姑且不论成败,拿破仑在贵族学校每日都遭受别人的嘲笑,可是他不但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潜心研究了战争论,炮兵等等,在后面的战役中一鸣惊人,不仅如此,拿破仑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而他也始终没有屈服过,如果说这样坚定不屈的人都不能称之为枭雄,那么这世间更有何人可以配得上这个的名号;
至此,相信无须我再举例说明了,才能是从平时的勤奋和日积月累的学习中来的。昔日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时间去阅读和搜集整理资料,曾经在图书馆长期阅读竟然在座位前地板是踩出一双脚印,这是何等的勤奋和让人敬佩的精神呀,也正是当下我们青少年学子所缺乏的一种动力和精神,俗话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吴,有了这些自信和艰辛的努力我相信所有人的成就和才能都不会低于他们的。
作者简介:
田唯,从初中开始接触写作,直到现在依然坚持写作。自创散文"饱含着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关注,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对爱的追求和向往"。散文来源于生活,擅长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来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看法。喜欢的作家有张爱玲,林徽因,巴金,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