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6日,昆明学院附属经开学校有幸邀请到全国知名教育家孟国泰先生莅临我校作“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公益讲座与培训。昆明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管彦平院长、学校王海艳书记、李晋德校长和其他专任教师出席讲座。我校八年级所有学生有幸参与其中,亲身感受孟国泰先生“三标课堂”的教学魅力。
课程伊始,孟国泰先生热情洋溢地带领同学们学习《三标课堂自主歌》。为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意识和能力,他要求孩子们都要会唱《自主歌》:
(一)
滴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靠天靠地靠祖上,
不算是好汉。
(二)
靠墙墙会倒,
靠娘娘会老,
只有靠自己,
万事能办好。
(三)
父母不要靠,
老师不要依,
自己命运自安排,
自己快乐做自己。
志要自己立,
书要自己习,
自己学习自己抓,
自己就是好老师。
路要自己走,
饭要自己吃,
自己事情自己做,
自己开辟新天地。
从个体出发新教育
孟国泰先生提出人是矛盾的个体,时而勤奋时而懒惰;时而积极时而消极……在教育中他主张“从个体出发新教育”。
他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从个体出发的,是从个体的“体、情、智、创、和”出发,进行最大限度地唤醒和点赞、发现和发展,让个体在不断实现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同时,获得快乐和幸福。自主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奇迹。教育不是只教孩子考出分数,不是只去追求拿到什么荣誉,还有比名利更重要的——人。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独特的,不管未来如何,他们都在努力地实现着自己。永远把“人”放在首位,人做透了,学知识只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生教生,生帮生,生考生,生评生
在教学中善于激励学生,实行“生教生,生帮生,生考生,生评生”的教学方式。孟国泰先生采用“三标高快分组”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六个人一组,每组一个小组长,组内两个人结成帮扶对子。将课堂目标写在黑板上,带领同学解读,让同学们认清本堂课的教学任务、要完成的目标,比如要掌握的知识点及解题技巧,然后进行测试。规定时间后,老师公布答案,学生交换答卷,互相批改,小组长统计小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后填写到黑板上的统分表中。老师根据表格进行点评,然后个人自查错题,个人无法解决的难题,对子解决;对子解决不了的,小组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全班帮扶;全班无法解决的,老师帮扶。
结对帮扶,不让一个人落下
每个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在课堂上孩子们通过结对子的方式,互相弥补弱点,互帮互助。当两个孩子在一起讨论解决了问题后双手击掌,这既是一种仪式感,也是一种最好的自我评价。孟国泰表示:三标课堂从最后一名抓起,向第一名看齐,一个不落,一分不差,因材施教,培优扶弱,确保大面积、大幅度、高效率地提高教学质量。快乐、灵动、高效的“三标课堂”不仅改善了教学流程,改进了教学关系,而且重塑了课堂教学价值观。
关注个体,开采每个孩子的矿藏
真正的教育是适合每一个人的教育,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让鹰去搏击长空,让鱼去畅跃阔海,让“望天树”成为最好的“望天树”,让“老葛藤”成为最好的“老葛藤”,让“陈景润”成为最好的数学家,让“陈镜开”成为最好的运动员。这是真教育的永恒追求。孟国泰先生分享自己的经历,站在学生的立场看问题,而不仅仅把精力放在成绩最优异的一部分学生身上。他说,一所学校,我们不能只关注到20%的优秀学生,更要为80%学生的未来负责;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优秀是多元的,有的学生善于专业研究,有的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
讲座的最后,由附属学校李晋德校长作总结。李校长指出:“三标课堂”的核心理念是重视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再加符合学生记忆规律的内容编排,给我校师生体验了一次头脑风暴。希望老师和孩子们要有创新思维,为教育不断探索新思路。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代表所有,培养善良、孝道、包容、豁达、健康、快乐、自理、守纪、能良好适应社会需求的可用之人,一直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希望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能早日实现“经开领先、昆明一流、全国示范”的近期目标。

作者:周良英(昆明学院附属经开学校教师)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