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2年高中毕业至今已整整40年了,毕业后参加了曹演庄村的集体劳动,在村办的饭店里工作过,土地承包后在一家商店做过售货员,1987年,正式参加了邢台市彩色印刷厂的工作。后来下岗后摆过摊做过小生意等,40年间,工作变了一个又一个,但始终没变的是我的爱好读书,各种各样的书籍陪我一起成长一起变老。
一
1982年9月1日,我们一同毕业的十几个学生一起到生产队报到,从此便开始了新的生活,我们这里是菜农负责种菜,蔬菜成熟了送到蔬菜公司销售。
这时期wg早已结束,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群众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了。各种文学期刊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
我们生产队里几个文学爱好者,经常在一起阅读《人民文学》《电影文学》《十月》《收获》等杂志,一起交流心得体会,一起探索写作经验,我还参加了《电影文学》举办的函授学习,那时候我们的目标是能够发表文章,当一名作家,成了我们共同的梦想。
二
1987年10月,我参加了邢台市彩色印刷厂的工作,从车间工人提拔到书刊校对做文字校对工作,共同的爱好使我和做报纸校对工作的赵良武先生结成了莫逆之交,我们共同编辑了几期厂报《彩星报》。
工作期间发表了我的第一篇短文《有上文还要有下文》,那时候很高兴很满足。
1989年9月,我被厂里送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进修学习,选修了新闻写作、新闻采访等专业课程,在大学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三
1993年7月1日,邢台地市合并,《邢台晨报》改为《牛城晚报》在邢台日报印刷厂印刷,失去了报纸这样的固定业务,再加上行业竞争激烈,彩印厂逐渐经营困难,后来我就成了下岗职工。
90年代形成了下岗潮,找工作很困难,无奈摆起了地摊卖一些日用品,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还好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意做的很顺利。
空闲的时候阅读了大量的有关企业家创业的书籍,像《李嘉诚传》、《风雨爱多》、以及《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等报纸。1996年发行的杂志《大陆首骗牟其中》,牟其中的经营理念深深的细引了我,后来我又买了《牟其中之谜》、《牟其中与南德集团》等书仔细阅读,学习他成功的经验,吸取他失败的教训。
四
1996年10月份,我正在兴合市场做生意,同在彩印厂工作多年的朋友赵良武先生,介绍我到《邢台日报》副刊部工作,2003年又介绍我到邢台广播电视报工作,可以说良武兄是我的良师益友。
我采写的《邢台外贸步入新天地》《留住春风绿太行》等报道发表在《邢台日报》周末版头条,与当时任桥东区宣传部副部长杨元魁合作的《长城颂》发表在牛城晚报周末版头条。
在报社工作使我学到的知识得到充分的发挥,打下了良好的写作基础。
五
2020年2月8日,正是邢台疫情防控的紧张时期,为了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曹演庄社区党支部书记曹伏禄同志,邀请我到社区做宣传工作,在社区工作了46天,采写的作品先发到中兴宣传群里,经审核后发到中兴街道办事处公众号上,好的作品再推送到掌上邢台,这一年,我写的《暖心的一幕》《寒风中的感到》等几篇报道发表在掌上邢台。
到了2021年的春节前,又到了疫情防控紧张时,这时候曹伏禄任守信社区党支部书记,再次邀我做宣传工作,守信社区下辖曹演庄、秀兰小区、永辉小区等多个小区,工作了43天写了30多篇报道,近日,我将这两年疫情防控期间发表的文章挑选出40篇,编辑成一本书,书名就是《曹演庄社区抗疫纪实》,我衷心希望这本书能早日与读者见面。
学无止境,我愿意继续学习前辈的写作经验,向下一本书的写作业目标前进。
作者简介:曹建文,1966年出生于信都区曹演庄社区
1982年邢台五中毕业
1987年邢台彩色印刷厂工作
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进修
1996年-1997年邢台日报
2002-2003年邢台广播电视报
在《邢台日报》《牛城晚报》《邢台广播电视报》发表作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