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开始谈到建国以后的事情,共产党来了,地主阶级被打倒,要反对压迫和剥削,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开始了。这就是毛主席领导穷人闹革命的根本,本来租种地主的地,新政策下来,每家每户都有了自己的土地,这个穷伙庄的农民盼望过上好日子,但客观上生活面貌还没有彻底改变。
由于生活环境的局限,他们分到的那些土地都是水田,其一,在水田里可不好盖房子,屋基地还是没有着落,只好就利用那一点巴掌大的地方,大家都很窝窝囊囊地窝在一起,不过比以前有了一点自主,条件好的人家钉了一条小木船,用芦柴席子搭个半圈,天冷了就放些稻草在里面挤挤,倒也暖和。
孩子结婚后,家里有一头房做新娘房,老俩口就到小船上过夜。而孩子多了就在房子旁边再搭小棚子。那时有一首民谣:穷伙庄啊像小荒,盖间猪圈没地方,老少三代够窝囊,没有吃场没住场。这首民谣虽然说的是旧社会,但在建国初也是实用的。
最初那段时间叫单干时期,后来时间不长成立了互助组,实行了互助合作,这就是集体主义的开始,到初级社延伸向高级社,再到人民公社,那就是三面红旗的开始。
眼下年轻人已经不知道哪三面红旗了,就是大跃进、总路线和人民公社,当时的口号都是万岁,大跃进万岁、总路线万岁、人民公社万岁。这虽然是拥护中央政策的英明,但毕竟不太符合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客观规律。后来这三面红旗都被改变了格局。特别是那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大跃进,毕竟是一种特殊地冒进,基础不牢那大跃进没有坚持到底。
大家都归了大集体,也许是穷伙庄上人都穷霉了,这马刘杨三个家族仍然过着马牛羊的生活,共产风变成了浮夸风,都把牛皮吹上了天,就像那漫画粮食囤子囤到天上,半中央白云缭绕,明显很不现实。
尽管有些劳动通过抱团合作,提高了生产力。但是田里还是不出庄稼,家家没有余钱余粮,经济收入太少,社员户还是没有高屋住,人家都还环在狗窝里,下大雨门口烂泥就会满到脚面子,家里也没有一块干地方,加上那自然灾害连穷三年,这里已经被大集体和人民公社的领导们给遗忘了,庄子的名字仍然还叫穷伙庄,外面人都称这个庄上的人叫穷伙儿。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这里仍然很蔽塞,没有小船不好进庄,这庄子人几乎和亲戚都是很少往来,庄上一些老太太,好多年都没到过只有十多里路远的集镇上。春节大年初一,说这个庄子人接天地放鞭炮是最早的,早在五更头就噼里啪啦地炸开了。
其实财神距离还十分遥远,他们根本没有过高奢望。只是图口头喜庆,他们还有一个穷出路打算,早起后,几家飘一只小船出了村口,在天没亮之前就出庄赶路,一大早就赶到二十里以外富庶村庄,就到人家门前一站,说喜话讨饭,或者唱小唱讨饭,人家图吉庆,就稍微多给一点。
穷伙庄上人虽然粮食收成少,但一年到头小鱼小虾吃的不少。因为每家都有一条小船,有小网有虾笼。也有意思,自然灾害期间,捞水草积肥,会逮到一些小鱼小虾,没有粮食,这些水产品就当饭吃,稍微周正一点的鱼,就拿上街卖。
那时候,粮食值钱,其他的代食品都不值钱,就谈小鱼三斤也卖不到一斤米钱。那时候,家家都没有香油酱油,煮鱼也就是湖水煮湖鱼,家家都在煮鱼锅里多放点水,在装鱼前先把鱼汤盛一碗起来放到灶头上,下顿再熬时放在锅里,这叫头着走,图的是汁水。
夏天,家家茅缸靠着住房,外面的人上庄,闻到的尽是鱼腥味臭水味猪粪味,再加上人的汗臭味实在是臭不可闻。男子汉赤膊,一些上了年龄的妇女夏天上身也不穿衣服,晚上家里闷热,那些小妇女都在外面乘凉,洗过澡以后,那淡薄的汗衫都舍不得穿,有的是没有第二件,洗澡后随即把衣服用水盘后就晾在月色里,坐在门口摇着蒲扇,那些公鸡骚豪专门外去摸奶子。那些小妇女也会厚着脸皮,对那些公鸡头戏谑,说来来来,老娘把你喝一口,老娘惯着你呢。
这个穷伙庄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大姑娘小媳妇都发育得很丰满,都是大屁股头大奶子,而且都喜欢撒野。小姑娘在十四五岁就开始找情人了,草堆根都是偷情的地方,也是活丧德,有些姑娘把私货孩子养下来,用稻草灰一呛,就撂到粪堆里,狗拖了到处跑,这里要与外面的世界相比,简直就是原始社会的一个部落群。
那时,没有记者会跑到这个庄上,庄上的奇闻异事也不会登上报纸传出去,因为那是给社会主义抹黑。因此社会关心它的人太少。为什么,穷伙庄一直这样的原始,关键还是外面世界对它影响太少,一直生活在闭塞的小天地里,穷伙们头脑里没有政治,没有思想,没有信仰,也就只能是低俗的人性市侩中徘徊。
四
那是全国大跃进时期,也就是三面红旗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速度加快了,整个社会提倡文化翻身,大办教育。穷伙庄除了乘船出庄外,离完全小学还有好远的路,学生早出晚归,根本没有办法入学。穷伙庄的人也很着急,上一辈不识字能行,到新社会再不识字那就真的不行了。
庄子人就因为不识字闹出许多笑话,那时候票证太多,粮票、布票、油票、香烟票、公益劵等等。一家夫妻半夜出发,到几十里以外的县城买布,到百货公司把布量好撕下来,结果布票没有带,带的是公益劵,那销货员也感到很为难,没有办法,还是农民夫妇自觉,妇女说把我人在这里押证,男人跑了来回百十里路。再等夜里到家,男人摊在地上爬不起来。
所以,孩子读书成了庄户人家的第一需求。
还算好,有一位城里师范毕业的女教师,因为婚姻失败,谈的公子哥儿特别喜爱钻营,爬上干部位置,就把女教师甩了,这女教师很有自尊心,不愿意做生活的奴隶,远离红尘,远离城市,情愿跑到这闭塞的穷伙庄来创办教学点。也就是这位女教师来到庄子上,改变了穷伙庄的文化命运。
当大队干部把这消息告诉给穷伙庄的庄头儿,大家都特别支持。立即召开全体社员会,说我们一定要让孩子读书识字,没有文化就要受人欺负,没有文化就永远不得翻身,人家一个城里的洋小姐能够跑到这里来,看样子是苍天对我们穷伙庄的高看,我们不能亵渎上帝的恩情。
再说这位像天仙般的女教师,确实像天仙下凡,穷伙庄男人从来没有见过像这样漂亮的女人。这种漂亮像鲜花,夏天她穿着一身白,再加上头戴着白凉帽,那白白净净的皮肤一配,就是一朵标准的白玉兰;而春秋穿着一身红,加上红红的长围巾,粉红的脸狭掩藏在花瓣中,那又是标准的红牡丹。
那些公鸡头男人本来就想多看她一眼,没想到被这女教师浅浅的一笑,几乎笑掉了魂,随即就很害羞的收起了那馋涎欲滴的眼光。这天仙般的美女来到庄上,庄子风气正了,那些偷情的丑事基本没有了,那些公鸡男人们都很文明起来。
她那银铃般的笑声很动听,讲话是那标准北京话,乡野人是似懂非懂,好像一切都很新奇。这位女教师也是感到来到一个崭新天地,也置身在新奇里,这小岛村庄也是一个神话的世界,庄子上那些小孩子黑得可爱,大家对她都没有恐惧,都是一片友善,这让这位女教师感到是一种特别的温馨。
所以这位女教师上庄,就等于来了一尊女神,这穷伙庄的整个精神面貌都随着改变了,那些平常乡野粗俗的话没有人讲了,大家都异常文明,好像有一个人出现低俗行为在为一个庄子人丢脸。那些散漫惯了的小伙子小媳妇都特别自觉地约束自己,表现得异常文明来。这时候,庄子男女嘴里都有了关栏棒,舌头也短了三分,个个都不敢再张狂了。
平时这位女教师说话比较精贵,讲出话来一是一二是二,要比生产队长以及那些家族里的老权威管用。庄上有两个大姑娘就像是保姆,在照应这位女老师的生活,他们都把女老师当成了大姐姐,在女老师的房间摆了一张小床,都把家里好吃的物件带给女老师。每天晚上她们都把乡野的趣闻故事讲给女老师听,有这对小姐妹做伴,女老师感到很快乐高兴。
要说女教师宿舍和教室是怎么盖起来的,那可真是集体的力量。原来庄路头有几棵很古老的老柳树,那可是集体的树,互助组期间,大家集体用小船装载一些水垡头,抬起一快场地,是为了收稻子。顺便就在新泥旁边栽了十多棵柳树桩子。旁边都是淤泥,黑色的肥泥,这柳树长得特别旺盛,正好到这时都成了材。
这柳树毕竟是集体的,谁也不愿意去碰那集体的树枝,说这是穷伙庄的风水,枝叶茂盛成了穷伙庄的风景,既然为集体盖教室,他们又请地理先生策划了,地理先生说是为集体造福的,派上用场,将为集体办大事,穷伙庄村民忍痛割爱柳树锯了做椽子打窗户打门。他们又跟公社要了几根大毛竹作为横梁,大家都出义务工。
女教师宿舍是新盖的两间房,虽然也是土块墙,特地用石灰水扫的雪白,大窗户亮堂堂的,用学生兰的布做了窗帘和门帘,日用品都是生产队集体添置的,大脸盆、大脚盆、罩子灯、手电筒、深筒套鞋,新被新被单,这种装饰算是穷伙庄最气派的。
而正向房子就是教室通连三间,这些钱都是每一个社员自己筹集的钱。教室盖好后,队长特地到县城里请一位老私塾先生写了门对子。落成典礼放了鞭炮,每家一个当家的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这可是庄子几十年来办的头等大喜事。
女老师通过登记招生,一个班就有三十多小孩,经队长和大家研究,决定派饭,说我们每家就是老师的公亲戚,也就是每个学生家庭一个月招待女老师一天。
各家平常生活特别节俭,只要是老师来吃饭的那天,就像过年一样,杀鸡宰鹅,桌子上摆满了菜,谁家来了高贵亲戚,首先就想到请老师来陪客。这位女老师几乎成了每家每户人家的至亲。那些学生整天地围着老师,显得极其和谐,这位女老师也很受感动。
她教的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最小的五六岁,大的已经十大几岁,几乎接近成年。但这些孩子都不调皮,把她都当着老师,那些小同学把她还当着妈妈。孩子在家长面前不听话,只要家长说要告诉老师,随即就服服帖帖了。
还有意思的事,庄上邻里之间有了小摩擦,他们多是到女老师处排理,女老师的调解很有用,只要她说一句,庄人都感到极为公平,老队长开起心来,我到底是人老了,说话还是老师值钱啊。
女教师因为恋爱失败,对城市生活感到厌倦,才跑到这水乡小岛上,原来这里还真是世外桃源。乡亲的无限淳朴,让她陶醉了。她感到自己生活在特别亲情的海洋当中。
这位女教师的到来,整个穷伙庄人气一下子高了许多。一传十十传十,女教师对穷伙庄的情感佳话很快就传了好远,公社文教助理感到这女子是人才,到偏僻小村庄尽职奉献很是难得,应该安排到大学校区发挥能量,特地找她谈话,应允再挑一个其他教师到穷伙庄来,然而女教师是坚决不同意。
她说已经和这个庄子乡亲和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已经离不开穷伙庄;庄子上的干部群众已经把女老师奉承为穷伙庄上女皇,刚刚迎来幸福的转机,怎么能很轻易放弃呢?
是的,庄子几位很有权威的老人又去找算命先生掐算。算命先生万事圆,对他们说,穷伙庄出头年到了,连观世音娘娘都愿意下凡到这里。说是神奇活现,说女老师上庄的那一天,确实看到一道祥光,这样子就显得更神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