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巫山
——从先秦西汉文献佐证楚国巫山应为汉川仙女山
文‖吴雷
楚国巫山之盛名由来,出自于宋玉《神女赋》“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高唐赋》“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这两篇文章讲叙的是楚襄王和宋玉君臣二人游玩,同到位于云梦泽边的巫山,宋玉向襄王讲叙了先王梦遇巫山神女之事,开篇即明确了巫山位于云梦泽畔。
考西汉刘向《战国策.秦一.苏秦始将连横》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篇中讲述巴蜀在秦国的西方,巫山和黔中在秦国的南方,方位完全不同。
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六》“秦黔中郡故郡城在县(沅陵)西二十里。”巫山和位于湖南的黔中郡都处于秦国之南。
另据先秦佚名《庄辛论幸臣》“夫黄鹄其小者也,蔡灵侯之事因是以。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饮茹溪流,食湘波之鱼……而戴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明确提及巫山位于“云梦泽”中,湘水之滨。
汉代司马相如《子虚赋》“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耳者,名曰云梦。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缘以大江,限以巫山。”亦云巫山在云梦泽之畔。再者,从地理环境考证汉代司马迁《史记.八书.河渠书》“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阐明楚国汉江和云梦泽挨在一起。
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十七》“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帝南巡;庚申,幸章陵;戊辰,幸云梦,临汉水。”由此反映出孝恒皇帝视察云梦,云梦滨临汉江。
从这些文献足以佐证:巫山在云梦泽畔,汉江之滨。
又考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二.淮南道十》“安州.汊川县.阳台庙/在县南二十五里/有阳台山/山在汉水之阳/山形如台/按宋玉髙唐赋云/楚防王游云梦之泽/梦神女曰/妾/在巫山之阳/髙邱之阻/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遂有庙焉/今误传在巫峡中/县令裴敬/为碑以正其由 ”。
清代迈柱《湖广通志.卷七山川志》“汉川县阳台山隋志甑山县有陽台山一名仙女山 ” 从诸多史书记载中,完全可以认定楚国第一名山“巫山”,即为汉川仙女山。再则在楚怀王时期,三峡地区的巫山属于巴国,巴国和楚国本是敌对关系,楚怀王再怎么多情,也不会深入敌国腹地去冒险面会心怡之人。只是南北朝之后的文人,因为巫山县城在三峡,从而张冠李戴,将楚国的巫山误以为是巴国的巫山了。
【责任编辑 胡采云】





作者简介:吴雷,男,七零后;始终以一颗求知的心致力于荆楚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