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自己的财力是有限的,
但对教育的钟爱是无限的。
我们关注每一个角落的教育,
我们关心每一个人的学习与发展,
我们关爱每一个群体的快乐与幸福。
人生最大的贫困不是物质的匮乏,
而是精神的短缺、灵魂的丧失。
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生离死别,
是不思进取、碌碌无为、麻木不仁。
贫穷是一所大学,逆境是一种机遇。
在贫穷中的奋进是教育的幸运,
在逆境中的崛起是教育的奇迹。
贫困是暂时的,教育是永恒的。
我们不能嫌弃因学习暂遇困难的孩子,
更不能抛弃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孩子!
这些孩子中可能有“李白”;
这些孩子中可能有“杜甫”!
这些孩子中可能有“牛顿”;
这些孩子中可能有“霍金”;
……
城乡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
城乡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山!
我们希望城乡的所有孩子:
都不成为家庭的拖累、社会的不安。
我们希望城乡的所有孩子:
都健康聪明、自食其力、丰衣足食!
农村的孩子可能是贫困的,
但也是富有的。
他们的财富就是:
淳朴勤奋、坚韧顽强、百折不挠,
及作为大自然之子的空明与悟性。
他们跟城里的孩子一样,
都是天堂的精灵、天使的化身!
……
这是孟国泰先生撰写的《乡村新教育爱心工程宣言》的一部分,足以看到孟先生的大爱之心。
2016年3月4日,伴随着春天的步伐,“从个体出发新教育”走进大山深处的滇源镇白邑中学初三222班。
这个班学习成绩全年级倒数,甚至有部分学生准备提前结束学业,是出了名的“差班”。
在这个班里,睡觉的、东张西望的、坐立不安的、心猿意马的,比比皆是。
但当“三标课堂”进入这个班40分钟后,奇迹发生了:
同学们在40分钟前还有山里孩子的士气,但40分钟后彰显的却是大城市孩子的气质!
自主选出的组长闪亮登场。自愿帮扶、监督、教学别人的同学闪亮登场。值得一提的是,在自愿选择被帮扶的对象时,全班没有一个愿意被帮扶的!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被前所未有地激发了出来。
连老师最担心的丁雄燕,也让老师们有了一百个的放心。今天,她的投入感、快乐感、成就感得到了同学们先后五次的热烈掌声。
孙承玮同学在帮扶、教学对子时,有模有样。班长范道艺在三标课堂上绽放出的笑容,比任何时候都灿烂!对子在完成任务后,击掌欢呼胜利,憧憬美好人生!
化学老师田进喜,第一次用三标流程上课,而且是上新课,所讲的话加起来不到2分钟!他说,同学们很活跃,很积极,出乎他的想象,尤其是孙承玮同学讲给对子听的化学,比他讲得更清楚、针对性更强、更精彩!
滇源中心学校原校长周兴盛对同学们超乎寻常的表现表示衷心祝福并做关键点评。
英语课周老师“两小时限时测评改”结硕果。这节课除了公布答案外,她全智慧地闭上了嘴巴!
精彩的对子教学让昆明学院教师继续教育学院张培宏院长频频举起镜头拍下难忘瞬间,并做高度评价。
昆明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任李保坤说,学生讲给对子听的课,比他讲的还好!
对学生的精彩表现,白邑中学的张校长、杨书记、张副校长喜出望外。
为什么40分钟就能蜕变?因为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赏识、激励!
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一旦得到别人的关注、赏识、激励,大脑神经就会兴奋;人的大脑一兴奋,就会被唤醒。一个被唤醒的人,常常会做出超乎寻常的举措和成绩,以回报关注他的人。
作者:青力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