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题字|范迪安
学术主持|王 仲
学术研讨会特邀嘉宾
孙 克、刘曦林、陈孟昕、牛克城、尚 辉、唐 辉
乔宜男、李虹霖、王 平、王 乘、陈 明、于 洋
(按年龄大小顺序排列)
学术指导单位
中央美院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画院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
北京艺发星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国昌盛世(北京)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岚梦(北京)文化有限公司
时代鉴藏(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枫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周同祥美术馆
协办单位
现代工笔画院
中国水墨画院
中都汇书画院
莱州修凡书画院
中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武威市凉州文化艺术协会
荣宝京鲁书画院
国中美术馆
郑州轻工业大学北京校友会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国墨美术馆
开幕时间
2022年11月11日下午3:00
研讨会时间
11月11日下午4:00——6:00
展览时间
2022年11月11日——11月15日
展览地址
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三层颂厅(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周同祥《盛世和平》240×180cm
前言
当代中国画花鸟画有很大的发展,人才辈出,佳作不断。在这个行列中,青年画家周同祥是一个出色的新星!作为詹庚西和李魁正的高足,周同祥有很好的师承功底,再加上他精力旺盛、视野开阔、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创新,在当今中国画花鸟画画坛,周同祥已是一位很有鲜明个性风貌、很有创作活力的实力派青年画家!在中国画人物画方面,周同祥也大有发展潜力。
周同祥此次在中国画殿堂级的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个展,这无疑是他艺术生涯中一次非常重要的展览,一方面是向国家和人民郑重做一次汇报,一方面也是对自己多年以来的创作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听听观众的评论和专家的指点。我在这里,也祝展览取得圆满成功!周同祥正值盛年,预祝他在未来的艺术征途上不断取得更丰盛的成果!
《美术》杂志原主编 王仲

周同祥
Zhou TongXiang
字家祥 国家一级美术师
1970年生于甘肃武威 现居北京
1994年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大学
2009年考入中国国家画院
师从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詹庚西先生
两院博导著名画家李魁正先生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教授 工作室导师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
中国展示设计协会会员
团中央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双年展评委
北京市通州区美术家协会理事
全国名家书画院评审委员会评审组组长
黑龙江省画院研究员
中国画《丰硕金秋》、《祥云》、《朝圣》等作品参加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大型展览并获奖。作品被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国家画院、郭味渠美术馆、法国大使馆等国内外多家机构收藏。
名家评论
(排名不分先后)
同祥是我最得意的学生,多才多艺,既有传统的功力,又有现代的审美意识,我非常满意,花鸟人物都画的非常好,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詹庚西先生

周同祥《朝圣》230×180cm
周同祥是一位勤奋好学,注重传承,勇于开拓,多才多艺的画家。他的双勾小写意花鸟画造型优美,色彩艳雅,笔墨洒脱。构图大开大合,气势饱满。他注重从古今和南北派多位画家的作品中汲取营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中央民族学博士生导师李魁正先生

周同祥《朝圣》210×110cm
周同祥是近来在中国画坛很引人注目、很有创作活力的青年画家。我觉得他是一个绘画能力很强、创作精力很旺盛的画家。他的创作方式主要是以工为主、兼工代写,向写意倾斜。
在当代画坛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工笔画家现在更多的考虑在画面里体现写意精神,向写意不同程度的倾斜,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个现象。大写意画家也应该向工笔有所倾斜,大家都知道工笔画能够刻画的比较细致,物象刻画能力比较强。而大写意主要是体现中国写意美学精神,但也很容易流入意笔草草、荒率随意,所以这两者应该有一种互补。周同祥原来是以工笔创作为基础,后又逐步往写意的倾斜,做了很多综合纵深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周同祥的艺术探索也很大程度受到了他的两位老师詹庚西和李魁正思想和创作实践的影响,他们都是从工笔到小写意然后大写意一步步推进,最终形成自己的独家面貌,都很了不起。我们再继续向美术史追溯,近现代名家郭味蕖老先生,就是在“兼工带写”这方面取得很大成绩,在美术史上做出很大贡献的一位画家,开辟了一条新的艺术创作道路。周同祥在自己两位老师影响下,继续在老师的基础上往前探索,又融合自己对传统和时代的理解,构建了自己的语言体系,画出了自己的风格面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次“澄心畅神”展览展出的两百多件作品题材面貌很丰富,涵盖了花鸟画和人物画两个画科,更是体现了他综合过人的创作能力和丰富的创作技法,既有具体的刻画,又有写意绘画那种酣畅淋漓的用笔感觉。
所以,我觉得周同祥现阶段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兼工带写”这一路绘画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出了很多成果。而且同祥刚刚到50年龄,正值盛年,正是大发展大进步最好的年华。所以我在这里预祝周同祥在现有的基础上,以后把这条路子走得更宽阔,为我们祖国为人民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来。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原副主任、《美术》杂志原主编王仲先生

周同祥《女儿红》136×68cm
周同祥先生参加过很多国家级大展,屡屡获奖入选,充分说明了他过人的才华和艺术创作能力,尤其是他能够在花鸟画和人物画两个画科上都取得成绩更加的不容易。
首先,同祥的花鸟画画出了自己的味道,画出了自己的风格,比如他画的石榴树,让人看过印象深刻,感觉笔墨鲜活生动,构图别具匠心,色彩灿烂而有力量,还有生命的象征,很有自己的面貌,我觉得这是很好的。
另外,同祥还很善于画人物,大都还是时代性和主体性很突出的作品,人物画在他的手下很丰富,表现了很多新时代少数民族的新生活,对我们这个时代很有感情,这一点来说也很难得。
一个青年画家怀着对中华文化、文脉和时代的敬畏热爱孜孜不倦的努力作画,又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很不容易,我们现在很需要这样的有能力、有才华,还能深入生活,有自己的追求的的画家。
——中国画学会创会常务副会长、美术评论家 书法家 孙克先生

周同祥《你最美》136×68cm
看过这次“澄心畅怀——周同祥中国画作品展”展出的两百余件作品,对周同祥先生的艺术有几个比较深刻的印象:第一个印象,我觉得周同祥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画家,对传统的继承非常到位,他的艺术是直接承续中国画传统文脉的。纵观中国花鸟画发展史已经有很多艺术高峰耸立在那里,有很多时代的经典、大家,包括杰出的作品。这给我们的当代画家学习创造一个好的条件,当然如何更好的学习传统,入古出新、守正创新,走出自己的路子,同样也是每个画家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周同祥先生在这方面我觉得他就把握得非常好。首先是对传统包括今人的学习非常的过关,有很好的传统根基,他从自己的两位老师詹庚西先生和李魁正先生身上学到了正确的中国画理论和创作思想,吸收了很多艺术的特点,学到了很多创作手法,再加上自己对传统的继承,自己的才华努力,最终形成了它现在的这样的一个艺术的特点。
第二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就是同祥的绘画的能力非常强,这种能力首先是创作题材的丰富,我觉得他拓宽了传统花鸟画的题材,有一些不太经常入画的一些物象,他都把他放到他的创作当中,这也体现了一个当代画家的观察自然的能力和写生提炼的能力,还有就是画家本人对时代的热爱和体悟,也让自己努力拓展表现题材讴歌时代。
第三个深刻印象是,周同祥先生善于运用色彩去塑造对象,他把西画、印度壁画、敦煌壁画当中的一些色彩塑造方法运用到了中国人物画中,将其转化成中国画的表达方式。他欣赏西方艺术家们对色彩的运用和对光影的处理及对人物神态的刻画,并把这份热情倾注于色彩和造型上,倾注在那些有呼吸和韵律的花鸟上。周同祥成功突破了传统水墨艺术的色彩空间,丰富了水墨丹青的审美志趣。
第四个深刻印象是他在创作的形式上面也有他自己的独特的眼光跟追求,谢赫六法讲“经营位置”,独辟蹊径的构图,总能让观者印象深刻,同祥在继承传统构图的同时增加了形式感和结构化处理,吸收了一些西画构成的东西,对花鸟画的背景也很关注,形成了一种有背景下的一些花鸟画的展现,包括他的构图下面有一些红色的土地,一些橙黄色的一些背景,都突出了他花鸟画的一个时代感,这都是他的构图语言和风格。
所以,综合几个方面我觉得周同祥是一个在当下一代画家里面是很突出的一位画家,预祝他取得更大的艺术成就。
——荣宝斋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荣宝斋画院院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唐辉先生

周同祥《金秋细雨》200×97cm
今天参加“澄心畅神——周同祥先生中国画作品展“,我觉得非常高兴,我们是老朋友,对他的艺术我是比较熟悉的。但是看过今天展出的他近期创作的两百余件作品,又有新的发现。
中国写意花鸟画是一条重要的中国文脉传承,从明代徐渭、陈纯,清代八大山人、扬州画派,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传承有序名家辈出。我个人认为他是中国画山脉中最险峻的一座高峰。周同祥通过这次展览,通过这次展出的作品,正是用自己几十年的创作经历和成绩,向传统致敬,向时代致敬,而且受到了大家的认可。
改革开放40年来对中国画的探索,尤其是花鸟画的探索中,我觉得大家达成一种共识,就是“守正创新“,守什么”正“呢?守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守中国画传统的审美观之“正”。创新新实际上是既有时代的新,还有时代的感情,最主要的是有艺术家个人生命体验和时代审美的完美融合,我觉得同祥在“守正创新”这个问题上,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和实践,更加展现了自己对时代的责任和担当:立足于艺术本体发展规律,以严谨的治学和积极的创新探索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需求、解答时代课题,力求在艺术品质和艺术语言的掌握上达到新的高度,勇担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为新时代中华美学构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的努力。祝周同祥先生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好!
—— 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所长乔宜男先生

周同祥《秋水戏禽》136×68cm
周老师的作品起源于他的人物画,他有很好的基本功,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在专攻花鸟画,他把所学的内容都融合在一起了。给人感到耳目一新,他把重彩和团块的色墨结合的非常好。
周同祥先生有很扎实的造型基础和笔墨功力,他的风格实际上也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不是只会撇两笔就可以了,他对自己要求的很严格,能够跨好几种艺术门类,题材方面也很丰富,显示了很强的造型能力,是很有成绩的一个中年艺术家。
他的绘画兼擅人物和花鸟两个画科,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把所学的内容融合到一起,又能一以贯穿,风格和笔墨都能统一到一起。比如能够把重彩、水墨和结构结合的非常好。总之、周同祥先生是一个很有成绩的中年画家,艺术上承上启下,是老一代画家和年轻一代画家的桥梁。预祝他取得更大的成就!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王玉良先生

周同祥《艳秋》136×68cm
周同祥先生是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的工作室导师,这些年来他无论是创作,还是他的教学,都在我们业界口碑都非常好。今天“澄心畅神——周同祥先生中国画作品展览”展出两百余件作品,很多都是鸿篇巨制,我仔细看了一下作品,发现展出的都是他近年来的精品也都是自己满意的作品,代表性的作品,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观摩真是大饱眼福。今天开幕现场人声鼎沸,还有这么多德高望重的前辈和有成就的艺术家能够相聚在此,这就说明我们周同祥老师平常的这种为人和品格,同时这样的活动本身对我们国家文化的打造,文化的自信提升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这两天我们也都在学习我们十九届六中全会的讲话精神,我想在目前我们中国艺术发展过程当中,特别是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一直是在倡导我们的国学国艺,我们一直在践行我们的理念。今天的开幕式我们可以看到,周同祥老师也安排了精彩的我们的国粹京剧,这和我们文化自信的理念是一致的。
纵观周同祥老师的艺术,我认为这么多年来他不断的在学习过程当中,在自己创作的经验规律的总结中。他抓住了中国传统花鸟画和人物画的艺术规律,然后又开创自己的个性。同祥本身又是一个非常勇于挑战自我的一个艺术家,他有很多方法,他有很多尝试,他想去挑战自我,想去在这种普遍规律之上寻找一种新的突破。所以我们在他的画面当中可以看到,无论是章法还是具体笔墨技法,色彩的表现上都是有想法的,而不是每一张画都很雷同,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我认为他是成功的。
另外,周同祥老师在我们的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教学的过程当中,成绩也是非常好的,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家,这也证明了他对艺术规律的把握是非常有高度的。
我觉得这次展览是他艺术之旅新的启程,是一个新的开始,我相信他今后会有更大的进步,能够实现更大的跨越,能够让我们真正的看见“澄心畅神”,我想要不了多长时间,周同祥先生肯定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祝愿他的艺术长青,也祝愿我们的周同祥先生中国画作品展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 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副院长王乘先生
部分作品欣赏
周同祥《守望》220×110cm
周同祥《圣洁》136×68cm
周同祥《心静》210×90cm
周同祥《红蜻蜓》136×68cm
周同祥《奋飞》136×68cm
周同祥《野趣》136×68cm
周同祥《金秋》136×68cm
周同祥《东风》136×68cm
周同祥《觅》136×68cm
周同祥《深秋》68×68cm
周同祥《紫莺》68×45cm
周同祥《寻》68×45cm
周同祥《蕉荫之下》68×68cm
周同祥《依偎》80×80cm
周同祥《和气生财》80×80cm
周同祥《密境》68×45cm
周同祥《凝思》68×45cm
来源: 书画圈公众号
编辑: 超超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