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大美乡村入画图
作者:李荣福
朋友,你听说过乡村旅游吗?
对,就是生养我们的乡村,成了旅游胜地。一说乡村,也许你的记忆库里,还是黄土高坡,土窑瓦房,羊肠小道,肩挑井水,窝窝米汤就咸菜。但如今的乡村,早已不是旧模样。在这里,有小景点、采摘园、民俗展、民间艺术节、庙会、农家乐、丰收节、观光农业、知青大院……琳琅满目,数不胜数。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乡村的风光旖旎无限,乡村的景色美丽动人。来吧,旅途不远,花费不多,身心不疲,游憩不限,早出暮归,赏心悦目,轻松自在,其乐融融。
你不必怀疑自己的眼睛。碧水、蓝天、绿树、青草,鲜花簇拥,白云悠悠,这就是如今的乡村。经过十年来的奋力打造,山,变得郁郁葱葱,河,变得清澈长流,空气,变得清新宜人。春天,百花齐放燕归来,夏天,庭院深处好乘凉,秋天,满山红叶硕果丰,冬天,白雪红日映光辉。一年四季都是景,四季景色各不同。
而且,你会发现,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特色,或古建筑回映古时代,或新楼宇焕发新气象,或红色遗址呈现革命史,或梯田果园飘来瓜果香。清风徐来,阳光灿烂,刹那间,心里想不通的事情,肚里解不开的疙瘩,肩上卸不下的担子,统统烟消云散。走进乡村,走进田园生活,真的,你会情不自禁地想住上几日,漫步熟悉的街道,重温远逝的童年,感念现代的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念的改变决定了生活品质的改变。
也许,你会惊讶,如今的乡村,看不见以前的垃圾遍地,看不见以前的残垣断壁,看不见以前的凹凸不平。所见到的,是硬化路或柏油路直通家门口,公交车也开进了村中心。道路两旁,风景树、黄洋、绿地,立体式绿化,参差分明,到处干干净净。有牌楼,有板面,有文化墙,有假山喷泉,还有小公园小广场。农家好气派,大门外、院墙上,盆栽的辣椒韭菜,搭架的葫芦黄瓜,一色的无公害蔬菜。自来水,天燃气,水冲厕所,花园式庭院,不但卫生整洁,而且空间宽绰,让你感觉干什么都方便,得心应手。搬条小板凳,坐在荫凉处,果树一株,花池两丛,一群芦花鸡悠然信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久违的一幕又回到眼前。推开屋门,过去的土炕,已换成木床,窗明几净,冬暖夏凉,热情纯朴的庄户人家,沏热茶,端桃果,捧出刚爆的玉米花,窗花上的喜鹊蝴蝶,似乎扑楞着翅膀要飞下来欢迎。水电气暖入村入户,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极大地提升了生活质量。晨迎朝阳暮浴清风,皓月当空倾听天籁之音。你说,乡村是不是比城市更宜居呢?
还有,来在乡村,你一定要尝尝农家饭,这可是地地道道的农家饭。菜地就在院周边,黄瓜、西红杮、豆角、大葱,水灵灵地刚摘回来。芹菜炒肉、家常豆腐、炒笨鸡蛋、炒土豆丝,闻着香,吃着鲜。虽然没有那么大的油水,没有大鸡大鱼大肉,也不搁那么多的调味品,却烹出最本质最健康最放心的味道。最馋人的莫过于好几道主食,有枣糕、莜面窝窝、素馅饺子、北瓜丝煎饼、南瓜馅蒸饺、手工面条、红薯、嫩玉米、绿豆米汤,再配上点葱炒辣椒、凉拌野菜、小咸菜、绿豆芽,顿时胃口大开,吃得昏天黑地,腰圆肚饱。临走,街道两旁有新鲜的水果、脆枣、核桃、蔬菜、小杂粮、煎饼、面筋、小编织刺绣挂件,价格不贵,挑花人的眼。那苹果不大,也不算养眼,可嚼一口,嘿,甜中有酸,酸中有甜,又脆又甜。平日握锄手,今时专点钞,乡村旅游业大大促进了当地新型产业的发展,村民人不出村足不出户,便可实实在在赚到可观的收入。
只要你留意,就会发现乡村之美无处不在。愿意登山,山上树茂成林,亭台坐落其间。愿意参观古院落,青砖碧瓦石阶,砖雕木雕石雕。还有,到河边嬉水,去田里采摘,看村民自编歌舞,访村史党史展厅,处处耳目一新。想探幽的,有秘洞、地道、古战场、深宅、汉槐、古庙,还有依附在其中的传说。想体验村民文化生活的,去图书室、书画室、活动室,剪纸面塑布贴,栩栩如生。对农耕生活独有情结的,有这样一个去处,专门收集展示大车、磨碾、犁耧、条筐、辘轳、油灯、木柜、竹席等,陈列得很全。推上石磨走几圈吧,把思乡的情感装进去,配上五谷,经过深磨细碾,更有醇郁入怀的味道。此时,你会觉得,只有在乡村,才能找回这种感觉与寄托。
你一定会感叹,什么时候修下这么多的公路,纵横交错,宽敞平整,尤其是穿山越岭的旅游专线,满载兴致勃勃的游客,徜徉在山川之间,让乡村旅游变为现实。不但四通八达,而且景致沿途。或一片林,或一座桥,或一群羊,或一座峰,都自成一景跃入眼帘。公路打通了封闭的山区,把外面的精彩输送进来,把里面的特产输送出去。于是,红薯、核桃、苹果、南瓜摆在地头,就有人来洽谈购买。游客们最喜欢夹带回这种地气。
你问我,有多少个村庄能如此?有多少里乡村是这样?对不起,我没有统计过。走过看过欣赏过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它们就是这样美、这样好,这样灿若锦绣。而且,每天都有即时信息告诉我,又有一处新“上市”的“桃花源”,值得我们去探幽访胜。我迅速编排进自己的乡村旅游计划中,一定要去!
走不够来看不够,大美乡村入画图……
2022.11.7.
作者,李荣福,男,58岁,教师,山西省平定县教科局任职。热爱文学,偶有散文、评论、诗歌等小作品散见于地方报刊和平台。

中华作家网、国际文艺网总编:
王伟(微信a13720085131)
执行总编:晨起、副总编:王鑫
常务主编:小河、刘培、刘海兰、云水禅心、浪淘沙、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