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着欠条的彩礼
文/郑文涛
张天出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弟兄三人,排行老三。父母都是勤劳能干的农村人 。老大 老二一个到广州打工 ,一个在北京 做卖菜的小生意 。只有张天在老家陪着身体不好的父母务农。
老大 老二经过多年的打拼 ,手里集聚了一部分钱 ,并且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家庭 。
这年张天二十二岁了还没有对象。
父母整天看着体型魁梧 、面庞黝黑的张天 ,很是着急希望张天早点找着对象成家。因为农村结婚结的早。就不断地托左邻右舍给小儿子介绍对象。
一天晚上,母亲对张天说:“你明天把前天买的新衣服穿上,隔壁的李婶给你介绍邻村的一个姑娘。儿子,精神点儿,明天上午去相亲”
张天连声说:
“好,好,妈你心!儿子不会让你失望的。”
当天晚上,张天兴奋的好长时间才睡着觉。
到了第二天的早上 ,一家人早早的吃过早饭 。母亲带着张天找到隔壁的李婶,步行来到邻村小王村。小王村不大 大约住着几十户人家 。
这家姑娘住在村子的中间 。不一会见着了姑娘的父母 ,姑娘名叫王艳。双方在李婶的介绍下,很快地熟悉了起来。张天和王艳对彼此都很满意。
就这样相互了解了一个多月,就把亲事订了下来。
转眼到了第二年,张天父母托李婶到王艳家商量双方结婚的日子和彩礼事宜。
王艳的母亲性格泼辣,遇事直来直去。
就对李婶说:“艳也二十多了,到了结婚的年龄了,日子可以定在今年的五一。我就这一个女儿,张天家房子也不够住,彩礼嘛,现在日子好了,彩礼也不能少了!”
“彩礼多少钱呢?”
“你去和张天父母说,彩礼二十万,少了我女儿不会上门的。再说了这二十万我和艳子爹不会要的,主要是给王艳和张天以后在县城买房子用。”
李婶摇摇头说:“彩礼太多了,张天家可能拿不出来,我去说说。”
李婶来到张天家一说,张天爸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连连叹气:
“到哪找这么多钱?到哪借这么多钱?”
张天母亲对李婶说:“谢谢李婶,我们想想办法!”
张天知道彩礼的事情后,吃饭也没了滋味。在家种地只够温饱哪有钱啊!向大哥二哥借,既使能借着这么多钱怎么还啊!两个哥哥也要养家糊口。
思来想去,左右为难,不同意彩礼,可是张天很喜欢王艳,王艳也很喜欢张天。张天也一天天瘦了下来。
终于,张天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天张天找到了王艳把想法告诉王艳:
“艳,我太喜欢你了,我知道你也是。”
王艳羞涩地点了点头。
张天继续说:
“你父母要彩礼二十万,我家也没有像样的房子,按理说不多,这些钱还不够盖房子的。可是,我家拿不出来。”
“要不这样,我们先领结婚证,出去打工几年,给你父母打个二十万的欠条,挣够二十万回来给你父母,你看好吗?”
“艳,你相信我,我们俩一定会实现的。”
王艳是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说
“好,张天,我相信你,我同意,我再回去和父母商量商量。”
于是,王艳回到家和父母把张天的想法一说。王艳的父亲同意了,母亲不同意。
经过王艳的耐心劝说,软磨硬泡,终于把母亲说同意了。
王艳找到张天,并把父母同意的事告诉了张天。
张天高兴得一蹦老高,一把抱住了王艳,边亲吻着王艳的额头边说:
“你太好了,你父母太好了,我一定对得起你们。”
张天立刻把彩礼的事告诉父母,父母也很高兴,母亲对张天说:
“儿子,你放心地出去打工,不要牵挂我们,你大哥二哥每年都给我们钱,够我们花了。你出去了,我们身体不好,种一块地够吃就行。你以后挣的钱我们一分也不要,你攒着还彩礼钱的。”
父亲说:
“这样做,你哥嫂也不会说的,她们都夸你孝顺,这些年你在家陪着我们,照顾我们,要不是这些年你也到外面打工也挣够彩礼钱了。都是我和你妈耽误你了。”
父母说完眼角都淌出了眼泪。
张天眼含泪花,走到父母身边,一一替他们擦去泪水,并且耐心地用话宽慰着他们。父母这才破涕为笑。
张天本意是自己出去找大哥或二哥帮忙找个工作,打工几年挣够钱再回来和王艳结婚。王艳知道后不同意,执意和张天一起出去,一起打工挣彩礼钱。张天很是欣慰,感恩遇到一个这么好的姑娘。
第二天,张天找到李婶,把彩礼的事一说,李婶也很高兴。
他们来到王艳家,张天把事先写好的欠条用双手递给王艳的母亲。王艳的母亲接过转手递给王艳的父亲。
王艳的父亲接过来一看,欠条上用红笔工工整整写道:
今欠王艳彩礼二十万元整
张天 2 0 1 3年 5 月 1号
《完》
文 字排版:文 涛
刊名题字:应东方
文 学顾问: 蓝 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