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大苗山上“放野牛”
刘多魁
我和妻年轻时,响应党的支边号召,在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从教多年,去过该县最偏远的苗乡古寨--长安营。对那边寨的自然风光,特别是那“放野牛”的习俗,虽说时去已久,但我记忆犹新。
长安营雄踞湘西南边陲之巅。四周山势陡险,构成天然屏障。境内地势平缓,山坡起伏绵延,溪流纵横,芳草连天。远望近观,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偌大的洪荒世界。
那里是牛的天堂。

牛在丘陵平地,生活在不离绳索的狭小天地,严重桎梏了它的灵性。留在人们印象中的只是它在水田中劳作的疲惫身影。在长安营那高山地带,才能看到它原始健壮的体态和回归自然的天性。
常言道,路是人走出来的。这里的路却是牛走出来的。沿着牛道信步而行,牛群不断地出现在眼前。有的在埋头吃草,有的闲躺在绿莹莹的草坡上反刍。看着牛群慢悠悠地游荡,倍感时光缓慢,岁月悠长。令人惊奇费解的是有些牛威风凛凛地站在山岭上,翘首望着蓝天,长时间一动不动。它在显示回归自然的豪气?它在向浩瀚的宇宙传递信息?它在防范外敌入侵?或者因为什么而陷入了沉思?不得而知。
我们抱怨牛不能与人类的心灵相通,用“对牛弹琴”来嘲弄它的愚笨。其实牛是大愚大智。往往天地间有什么异常,它都能预先知觉。牛挂牵人类大的安危,如山洪暴发、山崩即至,它常向人类发出特别信息。但在紧要关头,这种信息是否也会成为“对人弹琴”,人类全然不知呢?
牛是高山上的圣物。它以草海、云海、林海、雾海为家。
在漫天的迷雾中,在静静的密林里,有时一两头身躯庞大的水牛会突然出现在眼前。人们仿佛走进了热带的原始雨林,看到了巨象的风采。有时,在荆棘草莽之中,突然跳出一头黄犊,它那一身先天的金黄毛色,会使人误认成黄麂。它那么小巧灵秀,那么野性天真,浑身闪耀着自然的灿烂光华。只有当它毫不惧人,温柔活泼地来到你的跟前,才能认准它是一头小小的牛犊。这个出生才不过三五天的小家伙该还需吃奶吧,到哪里去找它的妈妈呢?面对茫茫大山,更添莽莽之感。这时,在对这头牛犊的亲抚中,你已融入自然,与万物同呼吸共命运。
漫步长安营牛道,最具魅力、最感新鲜的,是听那从山林中常常传来的有节奏的梆梆之声。这是山民在敲打竹筒唤牛。听到主人悠扬的竹筒敲击声,满山满谷的牛会发出欢悦的鸣叫。顿时,山鸣谷应,伴着微风低诉,流泉轻吟,合成天然韵律。这种天籁之声远远超过管弦、洞箫等一切人间美妙的音乐。

牛在高山,成了自由之神。山民说,秋天收谷之后,牛便放进大山。野外生活的牛不用天天看管,任其逍遥。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山林之中,几个月不回家。从牛栏里放出时,骨瘦如柴,回来时,膘肥体壮。牛在山里,一年四季的活动都有规律。春天,牛在半山腰吃草,晚上在山凹中歇息。夏天,牛常在山沟荫凉的树林中栖息。晚上,山沟闷热,林中牛蚊很多,牛会跑到山岭上过夜。山脊风大蚊少,是纳凉的好地方。秋冬季节,草木枯萎,牛喜欢到竹山或杂树林中生活。这时,竹叶是牛最喜欢吃的食物。冬天,山顶积雪,牛便往下走,到半山腰以下活动,或走进山沟避风。严冬来临,铺天盖地的大雪,山上山下都找不到食物,牛便自动走回家,到备好干草的牛舍过冬。特别是有些母牛出去时,已身怀有孕,冬天会带着跳跳蹦蹦的小牛犊回家。这时,人畜高兴。主人会忙着磨豆浆、煮酒糟滋养它们。
也有少数生病或腿受伤的牛回不了家。牛的主人便要到崖缝沟壑、草莽树林中四处寻找。山里人爱牛、惜牛。牛丢失了,跑遍山山岭岭,也要把它找回来。特别是年关来临,如果偶尔看到有人拿着棍子,冒着风雪,浑身湿透,仍然在林中转悠,那一定是寻牛的人。有时牛死在山中,很难发现。只有看到成群的乌鸦在一处飞翔凄叫,才会知道,那里十之八九是死了一头牛。
长安营地广人稀,疏疏落落的村寨彼此相距遥远,许多山民更是单家独户。他们自古养牛。过去一户养几头,现在一户多的养几十上百头。牛在大山,不必担心被人偷走。山民虽然居住分散,但常有往来。偷牛下山,要走十天半月,是会被人发现的。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牛在这里,受到了人和大山的双重保护。
人类把建立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生存环境,当做自己的理想追求。外国人一直在寻找香格里拉,中国人在寻找世外桃源。牛是人类最早的朋友,哪里是它们生存繁衍的最好天堂?偏于一隅的湖南城步长安营,可以说是一个牛的“世外桃源”。因为那里有独特的山林和草地,有善待牛的山民,还有那自由的风……
编后:在谜样的大苗山上,除了牧牛人“邦邦”敲竹筒、“嗬嗬”打野喊以外,不时还会听到有清纯女孩隐处亮金嗓、隔岭唱山歌--
“青青的山上青青的美,美丽的姑娘似清清的水。满山的山花你慢慢地开呀,晚来的人也爱你的美……”
甜美女孩方颖昕《哦,想》(安与骑兵词曲)
我爱这满山的山花开,也爱这甜甜的清泉水。最爱是忘掉那回家的路哎,伴着那姑娘吻露水……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链接-肖仁福作品
点击链接-肖殿群作品
点击链接-张正清作品
点击链接-李迪盛作品
点击链接-叶飘作品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