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说日月湖
文/李鹏星
这里说的,是永城的日月湖。湖的前生,是永城坊间街谈巷议、瓜田李下的那些有关“太阳湖”、“月亮湖”的凄美传说。湖的今世,是永城改地换天、变害为利的矿山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治理示范工程。
先从永城的今世说起。永城,曾是一座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长期的采煤生涯,使其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2011年之前,永城市东西城区接壤处曾是永煤集团城郊煤矿压煤区,由于开采速度快,约2.7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始沉陷,涉及3个乡镇的8个行政村,12600人,13920亩土地。沉陷深度平均2.1米,常年积水面积约3.15平方公里。
之后,沉陷区依旧以每年800-900亩的速度扩展,地面沉陷变形,道路断裂,房屋倒塌,农田积水达1.5米以上,大面积良田成为水域、沼泽、滩涂、坑洼地。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已不再适于群众生产、生活,影响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为该区域民生的“痛点”。
这片面积最大、塌陷最严重、地貌最明显的采煤沉陷区,不仅隔断了东西城区的交通连接,而且成为影响城市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为偿还永城民生和生态的“欠账”,解决城市发展的“瓶颈”难题,市委、市政府成立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在反复调研、认真听取专家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解放思想,独辟其径,制定出对沉陷区开展“治理采煤沉陷区,修复生态环境,开发湿地景观”等一整套综合治理方案和措施,构筑起生态“治理、修复、保护”三道防线,从跟本上扭转沉降区被动、落后的局面,走出一条适应本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做成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治理示范工程,将沉陷区倾力打造成为高端生态休闲旅游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综合治理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景区内,主要由两座湖组成,一湖趋圆形如太阳,一湖略修长如月亮,故被命名为日月湖景区。
日月湖景区按照"大自然、大环境、大气候、大气魄"的总体思路,突出"日耀鑫穗,月映乌金,日月合璧,绿满汉源"的理念,设计有生态湿地、园林艺术、汉源文化、艺术休闲、运动休闲、健身休闲等区域和以湖、堤、塔、庙、亭、桥、阁、岛、山为格局的“日月湖二十四景”。
日月湖景区计划总投资为10亿元,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绿地、城市建设和生态农业用地各为6平方公里;北部以人文景观为主,中部以艺术景观为主,南部以自然景观为主,设计别具匠心,景观绝处逢生。
日月湖规划中的双湖大道、日月湖大桥等项目建设,功在当代,福荫子孙,关乎永城人民群众福祉和永城未来的发展。两者都有其明确的建设定位:双湖大道建成城市慢行道、景观大道、林荫大道、带状公园、城市绿洲;突出双湖大道、日月湖大桥的景观功能,把景观设计在路中,把路设计在景观之中;将双湖大道、日月湖大桥的景观设计和周边景观结合起来,营造优美环境,使游客感受到城市的温馨;增加游客驻足观景处,适当规划停车位,引导消费者多停留、多消费;绿化则突出区域主题,突出特色,多种植树木,使城市更加生态宜居。
日月湖规划中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定位:严守规划刚性技术规范,严肃规划刚性执行力,配建好社区服务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幼儿园、对外公厕、垃圾收集点以及电力、消防、人防等设施,规划建设好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点和充电设施,确保小区功能完善、品质优良。
日月湖规划中的商务中心区,是一个城市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象征,其项目规划建设展现出永城的活力、魅力;建筑设计要现代、时尚、大气;要统筹好交通、绿化、小建筑的设计,确保整体建筑群功能完善,打造永城标志性建筑,彰显城市特质,提升城市品质。
日月湖自2009年12月动工以后,已形成水面6000多亩,湿地8660亩,道路18公里,园林绿化5283亩;共建有6座景观桥梁;种植各类树木36.9万棵,植物种类有银杏、广玉兰、香樟、大叶女贞、小叶女贞、垂柳、七叶树、红叶石楠树、栾树、国槐、白皮松、樱花、桂花等200余种;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了马岗山、乌金山、日月山、锦鲤池、子实台、玫瑰园、叠石瀑布、艺术公园、鑫穗岛、新隋堤等十余个生态景点,达到了一山一景、一岛一景的视觉效果。
工程完成后,日月湖将是一个集旅游、休闲、商务、金融于一体的生态公园,是永城未来的生态风景廊带和第三产业集聚区,对进一步拓展城市规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味、发展生态旅游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发挥巨大作用。
2014年9月29日,沱河日月湖生态水利风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布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7年2月,永城日月湖成为省级湿地公园建设试点。
永城,原本一座历史悠久的小邑,浑厚的人文底蕴赋予其民俗风情、创造灵感和神秘色彩。永城日月湖的前生,源自如下凄美的传奇传说。
传说,尧帝时,10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致使百姓无食,牛羊饿毙。玉帝闻听此事,大怒,传旨二郎神杨戬下凡为民除害。杨戬奉命担山追赶太阳至永城地界,生擒9个太阳将其压在了芒砀山紫气岩下。剩下一个太阳躲在永城东南柏山之阴的马蜂菜下,被二郎神发现,用三尖两刃枪将其掘了出来,严词教训一通之后,仍放回天空,命其司职晨暮,东升西落。在太阳藏身之处形成了一个深且圆的湖,人们称它为“二郎湖”,也有人叫它“太阳湖”。
传说,广寒宫中的玉兔化作仙女,在永城东一诸侯国的都城遭受地震行将沉陷之前,托梦给城中的一位书生,告诉说:此城将陷,见到城门外的石狮子红眼时,你赶紧扶着母亲往城外逃。转天,书生将此事说与众乡邻,叮嘱大家多加提防。城中有一财主,想借机发财,偷偷用朱砂把石狮子眼睛抹红,吆喝道:“石狮子眼红了,赶快跑吧!”城里人都跑了,唯有财主留下来搜罗城内的金银财宝。谁知石狮子的眼真红了,财主抱着金银,行走迟缓,陷入了地坑中。仙女看中了书生的才气和善良,化作凡女与书生成婚。仙女的行径为天廷所不容,派天兵前来捉拿她。仙女让书生就地挖坑将她埋起来,约定三天之后天兵走了再来救她。谁知三天后天兵没有走,仙女在地下死去,临死时天崩地裂一声巨响,地面出现一座大湖,湖水中长满莲花。书生殉情,纵身一跃,葬身湖中。为怀念书生和仙女,人们把此湖称为“月亮湖”或“莲花湖”。
据说,当年隋炀帝乘龙舟巡幸扬州,途经永城,见运河之侧有双湖如璧,龙颜大悦,遂与萧皇后荡舟湖中,赏景、采莲、观鱼。到了明代,永城出了个张娘娘,明仁宗来永城省亲,不但登临了芒砀山,还赏游了日月湖。
上述关于“二郎湖”、“太阳湖”以及“月亮湖”、“莲花湖”的传奇,加上隋炀帝和明仁宗赏游日月湖的传说,给人们以丰富的联想,给永城人文平添了凄美、厚重的神韵。冥冥中,让人似乎觉察到这便日月湖名称的渊源及定数。
日月湖的前生,隐喻有塌陷、太阳、月亮、湖水、莲花、游船等唯美因素,富含有永城人的爱憎、向往和希冀,与其后世的窘困、沧桑、蝶变、崛起等,形成了前呼后应、青出于蓝、沧海桑田、量身定做等紧密因果性依存关系。这不仅仅是一种无意之间的机缘巧合,而是一种华丽转身、涅槃重生的人文积淀和互转结局。
作者简介:
李鹏星,男,汉族,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中国当代文人联谊会名誉会长、历任大中型国企、省市级投资集团和研究院所负责人等职,自由创作者,曾多次于国内文学赛事中获奖 2011—2020年,累计获取各类奖项15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