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芳的故事
文/邹安童
龙门村有个“捡女”叫廖小芳,据说是农民廖道坤在自己的承包地边捡来的,廖道坤三十好几还没娶媳妇,看到放在地边用抱裙裹着的一个小姑娘,就把她抱回家交给母亲喂养。
廖道坤出生不久父亲就因病去世,而且他还有小儿麻痹症,两脚走路不得劲,前脚站好了才能把后脚跨出去,在生产队时还勉强能挣点工分,可土地承包后,生活就更加艰辛,所以没能娶上媳妇。
捡女小芳从小吃百家饭,穿百家衣,衣服不是太大就是太小,脸上总是脏兮兮的,而且由于三岁就下地帮助家里干农活和做家务事,双手和那小脸蛋上布满裂口和冻疮,头发总是乱蓬篷的,散发出一股汗臭味,怪可怜的。
到小芳6岁时,为了让小芳上学,村支书高永发给廖道坤找到了一个帮包工头守材料的工作,每月能挣得几百元钱给小芳读书和吃饭。
小芳到学校读书后,穿上校服,才像个姑娘模样。
小芳没有钱去参加家教和艺术培训,但她的学习成绩却非常优秀,各种奖状贴满了家里的墙壁。
正当小芳将信心满满地走进初中时,她的父亲廖道坤得了风湿关节炎,关节上长出包块,疼痛难忍,从工地回到了家中。
小芳和拖着病痛的父亲及有气管炎的奶奶共同下地干活,回家后还要喂猪煮饭,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撑起了这个随时都要垮塌的家,小芳放弃了初中的读书机会,辍学了。
后来,还是高支书帮他们家落实了低保,小芳才走进了学校读初中。
初中三年,小芳虽然一脚在学校读书,一脚在农田里干活,但还是长成了一个美女模样。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姣好的身材,校服穿在别的女生身上就是一种规定,可穿在小芳身上就是一款校服广告,得体合身很时尚。很多自作多情的男生纷纷向她靠近,可小芳除了忙于回家干活外,一个都不理睬。
小芳初中毕业后就在家里干农活,早晚还要帮父亲按摩疼痛部位,有时奶奶的哮喘病犯了,还要帮奶奶扯草药煎服和捶背,非常辛苦,可小芳却一点怨言都没有。她常给父亲和奶奶说:“你们捡我回来,我没有饿死,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再苦再累我都愿意。”
一天早晨,小芳拿着锄头准备去种玉米。一个黑影从旁窜出,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原来是班上的同学,本队的袁富华。他给小芳说:“芳芳,你不读高中太可惜了。我知道你家里困难,干脆我陪你出去打工,挣点钱回来给你爸爸治病吧。”
小芳想,这也是个办法,父亲的病光靠按摩也解决不了问题,有了钱才能治好爸爸的病。于是,第二天安排好家里的事情,她就和袁富华一起到城里打工。
这袁富华为了追小芳还真是动了一番心思,他从在龙门山庄打工的姐姐那里得到龙门山庄需要招工的信息,就给姐姐说带芳芳去。一路上袁富华又是买车票又是送水果的,弄得芳芳有点不好意思。到了龙门山庄后,袁富华把芳芳交给他姐姐,他姐姐把芳芳带到老板那里后,老板一看就惊呆了,这么年轻漂亮的妹子到我农家乐就是一道风景线,生意不火也要火。于是当场拍板,叫她先去茶楼上班。芳芳到了茶楼后,看到很多游客在茶楼等候,就赶快给他们参茶倒水,问寒问暖的。游客非常满意,觉得这是一个懂事的姑娘。
为了陪伴芳芳,袁富华不回家,也叫他姐姐给老板说,他要打工,去餐厅干杂工,拗不过她弟,在姐姐袁贵花的帮组下,袁富华真的如愿以偿,在餐厅当采购员。
从此,袁富华每天都有机会和芳芳见上一面。芳芳也在袁富华的照顾下,很快适应了这个农家乐的生活。每周有一天休息,这时袁富华就带着芳芳到县城玩耍,把自己挣得的工钱给芳芳花,可芳芳就是不肯花他的钱,说自己也发了工资。
这样快乐幸福的生活只过了两个月,袁富华就被他爸妈和姐姐强行带走了,说是不去读书也应该到外地打工,才有发展前途。于是,袁富华到外地打工去了。
虽然袁富华走了,但在他姐姐的保护下,多次躲过地皮流氓的骚扰。但小芳觉得还是没有安全感,并且父亲的病日益加重了,于是,小芳就辞去了农家乐的工作,回家到镇上打工。白天去打工,晚上回家照顾父亲和奶奶。
她去过成衣店当导购,到过餐厅当服务员,到过理发店当洗发工。到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生意红火,因为很多人是为小芳的美丽而去的。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两年,可打工的每月几百块钱远不够家庭的开支。
正在这时,村里来了一个大学生,村支书给他的任务就是帮廖小芳家脱贫。这天早晨起来,村支书就带着这个大学生来到廖小芳家。
大学生张德凯见到小芳就惊呆了,他在接到这个任务时听说到小芳家扶贫,就想起了一首歌《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现在一看真像歌词里写的那样: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廖小芳见到张德凯就定住了,这不是童话世界里的白马王子吗?高大英俊、皮肤嫩白。
村支书高永发给他俩介绍时,两人好像都没听见,都在注视对方,许久才回过神来。
从此,龙门村就出现了这一对“灰姑娘”和白马王子。他俩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的在田间地头忙活。不到几个月时间,小芳家的三亩多山地就变成了果园,什么柑橘、柚子、葡萄苗子就神奇地在地里出现,微风吹拂,露出笑脸,惹得村里人赞叹不已。
忙完了果树,张德凯建议廖小芳把自家的两亩多水田推成龙虾养殖塘。廖小芳说,栽种果树都给银行贷了款还没还,搞龙虾养殖,花的钱会更多,我们到哪里去凑这么多钱?张德凯却说,只要你愿意搞龙虾养殖,我可以帮助你家再申请银行贷款。小芳说,让我回家给父亲商量一下再说吧。张德凯回答说,行,我也回去给村长和镇长汇报一下,相信我能帮你申请到贷款,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龙虾市场很有潜力,过不了两年就会收回成本的。
在村支书和镇长的大力关照下,小芳家的两亩多水田不久就变成了龙虾养殖塘。
从此,人们就看到池塘边和果园里两个帅哥美女形影不离,忙忙碌碌,双宿双飞。
他们如此这般,日晒雨淋,五年过后,帅哥的小白脸变得又黑又红,身体壮实;美女小芳的脸蛋却变得更加红润,有人说她像电视剧里的杨贵妃,有人说她像仙女下凡,美得无法用语言形容。
水果和龙虾开始在合作社分得了红利后,张德凯又从家里取来存款,不久,小芳家的三间破草房变成了小洋楼,楼前有一个宽敞的赛坝,两边各有两间厢房,两间用作储藏室,两间用作厨房和饭厅,正门用琉璃瓦房建造,非常别致,非常气派,令人羡慕不已。房屋的设计是张德凯城里的父亲找朋友帮他们设计的。
在张德凯和村支书的全力帮助下,小芳父亲的脚已经医治得可以下田捉龙虾,上果园除草施肥和摘果子了,小芳奶奶的哮踹病也很少复发了,小芳家算是彻底脱贫了。
不久,在村支书的培养下,小芳成了龙门村合作社的社长,大学生张德凯又教会了她在网络上帮助合作社销售水果和龙虾。合作社的生意如日中天,社员们生产出来的蔬菜、水果和龙虾都能在网上销售,卖个好价钱。小芳成了龙门村的致富带头人,人人夸人人赞。村里换届选举时,小芳被村里人选上了村妇女主任。
龙门村在大学生张德凯和小芳的带动下,逐渐富裕起来了。小芳觉得这一切都来自于村支书和张德凯,张德凯为了全村和她家做得太多太多了,于是,她接受了张德凯的求婚请求。
不久,在村支书高永发的主持下,小芳和张德凯的婚礼在他们的小洋楼前举行了,这是龙门村百年难见的盛大而隆重的婚礼:全村的父老乡亲几乎都到了场,镇党委书记和妇联主任也到场祝贺,他们还请来了县广播电视台的录制人员向全县人民直播这场致富婚礼。这天,龙门村家家户户就像过年一样,这对美女帅哥的婚礼在全县都引人注目。小芳能有今天的幸福不可想象,一个老太婆说得好:不是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好,小芳哪有今天啊!
在新一届换届选举时,张德凯又被全村人选举为村支书,在高永发支书的培养下正在为全村的致富忙碌着。
村民们大早起来就看到张支书和廖小芳带着从省旅游局来的同志们站在龙头山上,指点比划。他们将要把龙门村蜿蜒十多里,海拔两千多米高的龙门山脉打造成旅游圣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龙门村将会成为龙门县最富最具吸引力的村,小芳和张德凯将永远成为龙门人的骄傲和楷模。
作者简介:
邹安童,原名邹志安,四川省成都市籍田中学教师。曾在《作品与争鸣》《凉山日报》《凉山文学》《中国语文教师优秀论文集成》等刊物上发表了十余篇文章。长篇小说《走出农村-我的梦想》和《中国农村故事》在《铁血读书网》上全本发表并与之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