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村庄(组诗)
诗/魏红平
我的村庄
我不在的时候,往昔挑水的扁担已无踪迹。
我的爷爷,用一根驱赶牲口的鞭子,驱赶着春秋
我的父亲曾扶着木犁,在清晨的大雾里耕耘土地
我的二叔,如今还圈养着老牛,有时候用木犁,回忆过去!
山泉,在放牧归来的路上
喝一口就是生命的延续
如今,口渴的乌鸦
将粪便和叫声留在那里
以宣誓自己的主权
我不在的时候,安静的村庄只剩下空气
以及空气里飞舞的各种鸟类和植物
它们闻着花香陪伴庄稼生长
家是亲情和温暖的载体
每回去一次,就是自由的升华以及思念的回归
我的村庄,舔好了伤疤就能自愈,
我不说满山的李子,
隔河相望的白杨,
曾一度耗尽了我所有的语言
但洒在山坡上的星光,
总是激发我们永远向前。
小河的水,是活跃的,
小桥那里,老槐树是孤独的它们
承载着这个村庄久远的历史。
山间的雪,静守天空、云朵和星辰,
像人们一样,祖祖辈辈都是大山的儿子!
乡恋
她穿着洁白的裙子,和山上的野花一样
飘在青草的芬芳里
辫子没了,蝴蝶结也没了
那一头长发飘飘
和云朵媲美
近乎素雅的格调,
在一头牛的瞳仁中,就是惊艳
微微一笑间,路过的飞鸟也乱了方寸。
暮色将近,夕阳在喧哗,谁在哪里?
像水一样透明的村庄,
有最干净直接地表达。
因为这里是她魂牵梦萦的国度,
凝聚着思念,房前屋后的鲜花
开足马力,只为遇见
西沟的蕨菜,南坡的梨,东山上的蒲公英。
俱是她的魂灵,出走的那一刻,就埋下了深深的盅
任由芳香纠缠,藤蔓下,稀疏的瓜
被倾斜的山峦渐渐隐藏。
多年来,泥泞不堪的路
在故乡,奔涌不止。
雨水浸湿,斑驳的苔藓
可以随意的生长,水波里的天空
飘着同样的云彩
美丽、朴素的脚印,随风而逝
走过的地方,被水泥路覆盖
低洼,浅滩,野草莓
被温室大棚拥抱着
那一缕缕炊烟
开始诉说春天的故事
这就是村庄最美的样子
走过流年,愈加健康
穿越四季,灿烂如斯!
流年
有个人,靠在山坡上打盹
弥散着青草气息的羊群
像云朵翻着身子
一会儿醒了,接着又继续睡
我的父亲,一生都困在地里,
年龄大了,仍在操劳
生病了,仍在深爱着我们
隆起的群山,眷恋着你的故土
温柔的河流梳洗着岸边的沙柳
那个懵懂少年,不敢奢侈太多
你的星空,我的夜晚
都要走过绿绿的庄稼地
始终沉默的远山
坚守着不老的命运。
我们就坐在山顶,
和一只鹰畅谈人生。
光阴在故事里都有留白
而你我在消失的年华里
一次次擦肩而过
那些浓缩了的生活点滴
像白开水般的岁月,伴我们同行
肃穆,孤独,神秘,摇曳,祭奠,歌唱……
你我,从未走出,父辈的影子
也从没忘记家乡的一草一木
奶奶的影子
伛偻着的背
驮着大山的影子
弯腰
比锄头还低
我把夕阳攥在手心里
指缝里漏出的光
冲淡了奶奶的影子
光阴
从一双粗糙的手
轻轻滑落
我对着沟坎呐喊
杏花,开始哭泣
洁白的忧伤
越过一块块庄稼地
老房子,呻吟着
蜷缩着。
只剩下檩条
支撑着家
我不认识的白杨
记得我的童年
像奶奶的拥抱
紧紧地
缠住了整座山
豆花
五月北方,在一片欢呼声中
进入初夏。已成瓣的花,
忸怩着,我的葱郁芬芳,
如风中的铃铛,不间断的演绎,
有虫鸣,似鸟语,
如饱含深情地渴望。
找不到回家的路,
迷失就是缠绵,
找不到素笺,在一片蚕豆叶上写诗。
青绿色开始膨胀,泛滥
蓝天和云朵赶来围观。
惊雷,频频光顾,
撕裂,碰撞,那灵光一闪,
似乎要跌入万丈深渊,
羸弱的花,颤抖了一下
在叶子的呵护下
悄然绽放
我们可以,用温软的手互相取暖
去轻抚你,无比纯洁的心灵
蚕豆的样子,从一朵紫色的花开始
作者简介:
魏红平,男,46岁,甘肃渭源人。农民工,曾有作品获奖。中国诗歌网会员。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