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青涩当年)
导读:37年前(1985),山径文学社社刊《山径》上的发刊词《山旅小记》及《山径文学社社章》。
山旅小记
――《山径》发刊词
这是一条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
漫长而孤寂的旅程,我停歇于一座青石古桥,打开了一部厚厚的馥郁的诗篇。我阅读空山的修竹茂林,阅读幽谷的清流飞瀑,阅读斗折蛇行的麻石小路,阅读烂漫于小路两旁有名没名的野花。
而当我阅读飞鸟的时候,石桥那端的凤尾竹曳出了一串混着乳味的山歌,曳出了一群青春蓬勃的少男少女。他们迈上桥头,向我走来。我合拢诗集,站着、等着,并试图邀请他们在桥上歇脚。但他们微笑着摇了摇头,又继续背着画夹,提着画笔,招手前行。于是,我揣上那本诗集,追上他们、加入他们……

(凤尾竹曳出一串乳味的山歌)
又是一段旅程,却流溢了别样精彩。我们采撷奇花异草,雕刻飞天流云,描绘空山幽谷,和唱竹浪松涛;我们撩拨舞蝶,访问游鱼,对焦时代,拍摄生活。
当残阳为草坪涂上紫色的时候,我们告别一块小小的草坪,又登上了弯弯曲曲的小溪之径。前程,是夜雾笼罩、明灭可睹的无数山峦。偶尔,山风呼呼地吹开夜幕,虽不见坦途,但迂曲的山路在每个山头上依然清晰可辨……
绕过一个又一个山湾,我们终将走过星夜,走向黎明。我们将拾起晓风残月,拾起每一坎石阶情韵,拾起少男少女的如诗心绪,拾起生活的跳动音符,拾起时代的五线谱——
一起去填写我们的《山径》之歌!(1985.11)

(去填写我们的《山径》之歌)
(发刊词源于1985年11月《山径》创刊号。由山径文学社首任社长耿珺主笔。)
山径文学社社章
(1985年11月2日编委会通过)
第一部分 办社宗旨
第一条 本社为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青年文学爱好者自发组成的群众性业余文学组织。
第二条 本社坚持党的文艺方针,立足本地,沟通各地文学信息、进行文学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学,真实反应社会生活。展现本民族的风土人情,活跃广大青年的文学生活。
第三条 本社力求通过她的全部文学活动,激发广大青年的文学兴趣。提高业余文学爱好者的创作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
第二部分 组织机构
第四条 本社设正副社长各1人,负责日常事务。由编委会民主选举产生,任期为一年。
第五条 《山径》为本社社刊,系内部文学季刊(暂定)。设主编1人、编委若干。下设小说组、散文组、诗歌组、评论组、美术组、财务组,各组均设组长。编委人员由主编及社长协商确定。《山径》发稿,由编委授权,主编最终审发。《山径》最高权力在编委。
第六条 本社将聘请若干老师担任顾问,指导工作。
第三部分 活动方式
第七条 《山径》为联结广大文学朋友之纽带,为文学爱好者互相交流之园地。
第八条 凡承认本社宗旨,遵守本社社章,有一定文学基础,支持本社活动,积极为《山径》写稿,愿意交纳会费的文学爱好者(尤其是青年),均可申请入社。入社后亦可随时申请退社。
第九条 本社将组织各种文学活动,切磋写作技巧,并为社员讲授文学创作课。
第十条 本社将通过各种途径,向上级刊物推荐社员佳作。
第十一条 每周星期六为编委聚会时间。其主要任务是:交流文学信息,审阅社员作品,开展作品争鸣,制订活动计划,作出有关决定等。
第十二条 编委成员至少每月向主编交习作一篇;一般社员每两个月向编委交习作一篇。
第四部分 办社经费
第十三条 本社社员(含编委)均需向本社财务组交纳会费。交费标准:一般社员每人每月1元,编委成员每人每月3元。
第十四条 欢迎编委成员和社员捐献经费。
第十五条 《山径》所发稿件,系社员内部交流。只赠刊物,不付稿酬。
第十六条 社费统一由财会组管理使用,每年在刊物上公布一次。(完)
(《社章》源于1985年11月《山径》创刊号。由山径文学社首任社长耿珺主笔。)

(《山径》创刊号.1985.11)
尾韵: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往迷雾的远方。我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小路,跟着我的爱人上战场……
《小路》(关牧村)mp3
(文首曲)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我的小路伸向远方。请你带领我吧我的小路呀,跟着爱人到遥远的边疆……(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链接-张正清作品
点击链接-肖仁福作品
点击链接-肖殿群作品
点击链接-李迪盛作品
点击链接-叶飘作品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