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方苑 李玲 《中国纪录》新媒体 李静 武汉报道
“这三副中药,可是我家老头的救命药啊!谢谢天顺老兵志愿服务团队不辞辛苦地送来!”
当碧海社区抗美援朝老兵祁鸿福的家属,从刘天顺老兵志愿服务队“为老服务队”队长李玲,志愿者杨明芳,汪友华等人手中接过珍贵的三副中药时,紧紧地捧在手里,感动得热泪盈眶,语音哽咽,“谢谢碧海社区!谢谢军人事务部!更要谢谢‘为老服务队’,是你们的爱心接力,给我家老祁送来了这三副珍贵无比的中药!”
祁老家属所言及的“为老服务队”, 是指天顺老兵志愿服务团,下设的专门对抗美援朝老兵每天进行关爱的志愿分队,志愿者们对老兵们每天进行微信电话服务、定时定点定项的上门服务、每月5日重点关爱,解决老兵家庭的急难愁盼困难;每月15日上门理发日等等,其无微不至的关怀,已像阳光一样播撒在碧海社区的角角落落,照亮老兵们的心田。

急需“救命”中药
“你家老英雄近来的身体好些了吗?胃口如何?日常生活用品家里都备齐吗?他近来想吃什么?只要告诉我们一声,我们尽量满足!”11月4日下午4时,刘天顺老兵服务团的为老服务队队长李玲,像往常一样,给抗美援朝老兵定时、定点、定项上门关爱服务时,她随和、爽朗的声音,依旧像春风一样,吹开了一家家紧闭的门户。
“李队长来得好,我正有一件事情想请你们想想法子、帮帮忙!”当祁老家的门一打开,看到李玲如沐春风的笑容,其家属焦虑的表情,露出丝丝欣慰。
“不客气,你们家里缺少什么,只管讲!”李玲爽气地道。
“你们为老服务团队前两天送来的蔬菜,粮油,我家目前都不缺,但是……”忧虑的愁云,再次布满祁老家属的脸庞,“我家老祁今天的中药吃完了,明天便断药了。诊疗对口的医院管控,今天前去开药,空手而归。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我都急得上火了!”
“别急别慌,我们来想想办法!”看到祁老家属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企盼的眼神一直盯着自己,李玲一边安慰她,一边拨通了老兵志愿服务团团长刘天顺的电话。
“抗美援朝老兵为保卫祖国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老兵求药困难。”刘天顺如实听完李玲的详细描述,感同身受。对于身患膀胱癌,每天尿血,身体每况愈下,靠中药维持生命的老兵祁鸿福,一直是“为老服务队”重点关心的对象,刘天顺当机立断地道。尽管他也明白,当前街道尚属管控阶段,求药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料不到的困难。

防疫不防爱,隔疫难阻情
尽管刘天顺也明白,当前街道尚属管控阶段,求药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料不到的困难。但是他不能让曾经流过血汗的老兵,再次因缺药而忍受病疼的折磨。
刘天顺挂了电话后,稍一思索后,又一次次拨通了碧海社区及金银湖街军人事务部的电话,耐心而详细地汇报着祁老当前的特殊情况。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解决!”碧海社区和金银湖街军人事务部得知此特殊情况,想办法开通“求药”接力窗口和“求药”绿色通道。
“我们老兵服务团,关键时刻更应该想老兵所想,急老兵所急,解老兵所困,把老兵的难事,当作志愿者的大事去解决。”刘天顺道,“但我们一定要遵守防疫的决定!”
兵呼我行!李玲从祁老家属手中,接过中药处方后,便在网上发动为老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多方上网查询,探访求药渠道。
朱艳华自告奋勇地从李玲手中,接过中药处方,戴着口罩的身影,穿梭在绿铁皮的街道,到各药房寻药,却还是无法配全,只得将处方交给了刘天顺。
“我来想想办法!”刘天顺看着眼前的中药处方,暗暗下定决心,“再难,我也要想尽办法买到这三副中药,决不让祁老断药!”

爱心接力,播洒阳光
刘天顺看着眼前的中药处方,暗暗下定决心:“再难,我也要想尽办法买到这三副中药,决不让祁老断药!”
志愿者们都体悟到了刘天顺的用心、用情,也理解这三副非同寻常的中药,对于祁老来说,不亚于“救命仙草”。于是,他们纷纷响应起来,凝聚智慧,着力解决祁老的急难愁盼问题。
经过刘天顺等志愿者三个多小时的多方联动、共同努力,刘天顺按对口医院处方,自费到药店终于买到了祁老急需要的三副中药,大家这才长吁一口气。
“祁老没事吧?他需要的药我们买来了!”11月5日上午10时,为老服务队李玲,杨明芳,汪友华等志愿者们,将这三副来之不易的中药,送到了祁老家中。
“谢谢你们雪中送炭,这三副中药,可是我家老祁的救命中药!”祁老兵的家属,接过三副中药,感激得泪水盈眶,“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们!”
“不客气,快把药煎起来,服侍你家老头快喝下吧!”李玲等志愿者安慰其家属道,“相信疫情会很快过去,相信祁老会很快会好起来的,不用担心!”
“是的,居住在碧海社区,有天顺老兵志愿服务团,是我们老人的福气!”其家属如释重负地走进厨房。

虽然这波疫情,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不便,但刘天顺老兵服务团的志愿者们,依旧用最质朴的行动,给碧海社区镀上了一层层暖意,播洒着一片片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