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贵友大厅"狂草"(新韵)/汪崇义
熊毫长卷任疯癫,说是大师惊世篇。
远近端详难辩识,莫如酒后醉中看。
鹅泉听雨(新韵/陈纪宪
蓦然风雨四十年,柳岸莲池欲赋闲。
素影悠然歌远去,归来依旧是鹅泉。
江湖书家白描(二首)/渝夫
毫宣蹴地尽书家,垢面蓬头气自华。
醉素癫张今若在,弗如默愧应无他。
衔多语诡善屙银,野笔张风压古今。
可笑尘间多鼓噪,几人扼叹究何因?
(“颠张醉素:唐代书法家张旭、怀素。野笔,书法术语。佛家以外道为野狐禅。书法家称书写不合法度者为野狐,亦称野笔。)
依韵唱和《观大师泼墨有感》/陈太玲
半醒半醉半疯癫,瞪眼撩须画诡篇。
不解大师何寓意,无聊无趣且旁观。
霜降时节,不幸患蜂窝组织炎疾,就近入住社区一家二甲医院。相对而言,我属轻疾,医院流行的一吃药二输液之后便无所事事了,坐着轮椅由护工推着在走廊左顾右盼,轻松一下心情。这天上午,我路过护士服务站,看见从楼上转来一位病患者,病床上挂牌的一行字扑入眼帘:王先高,93岁。是他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翌日,一位护工来我住的病房串门,与我的护工谈起她护理的病人原来是市委宣传部的头,我立刻问道:是王先高吗?
她点了点头。我马上叫护工推着我进入那间病房,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说:先高部长,来看望您了!护工特地上前附其耳朵大声喊道:《中国医药报》一个姓张的人!先高部长似乎听明白了,眼睛微微睁开,点了点头,艰难地举起右手挥了几下,嘴唇抖动,似乎想说什么但又说不出来。我赶紧说道:好好养病,多加保重啊!先高部长显然动情了,痛苦地左右摇头,两行老泪夺眶而出!
我回到病房,沉思良久。1980年6月20日,我在重庆医药采购供应站宣传科只身一人编办内刊《重庆药械》,成为药业历史上首份报纸。第二年改名《医药市场》报,作为正式报纸“在国内公开发行"。第三年更名《医药报》,不久又经中宣部批准冠名“中国”成为国家医药行业的“机关报”发行国内外。为此,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宴会厅举办新闻发布会。出乎意料的是,先高部长陪同时任市委书记的廖伯康欣然出席,而且精辟地向廖书记介绍:就是这些新闻后起之秀"三年迈了三大步”……
抚今追昔,百感交集。禁不住在病榻用手机行吟七律一首:
病中吟/张道康
缘结医药报刊潮,作嫁他人文彩飘。
字里行间形影靓,思深忧远腹心憔。
三年喜迈步三大,半辈苦撑业半昭。
两度阎王停举笔,容吾活世再逍遥。
壬寅立冬 /忆江南
零度成冰地渐凉,湖边蜃现雉鸡装。
园林悉扫西风去,旷野难留寿客黄。
荷柄虽无擎雨盖,枫枝犹著护肤霜。
田家管好耕肥水,冬种秋收第一忙。
铁山坪临冬(新韵)/汪崇义
扬金银杏更翩翩,红叶无风满地闲。
张臂尽将余色揽,袖盈秋句够吾拈。
立 冬 /渝夫
盈盈老眼坐秋池,露下庭柯各玉姿。
可叹西风今岁早,叶飞客里可相知?
立冬吟/仇小豹
雀鳥低飞银杏黄,寒风送至立冬凉。
弹窗又检何时了?玉兔来临谢月嫦。
壬寅立冬/陈太玲
立冬愈渐凉,落叶与风扬。
萧瑟无边景,朦胧远处江。
鲜花频谢幕,冰雪待登场。
品酒身心暖,微醺读锦章。
漫步水土新区竹溪河/颖嘉
冬日竹溪点绛柯,鹭鸶闲立濯清波。
峥嵘赤壁切高岸,宛转蓝谿摇浅娑。
天外源泉踪杳邈,崖边叠瀑几滂沱。
逊怀敏学老书院,新课翻听智谷歌。
(竹溪河畔留有清代逊敏书院,见证近代教育之变迁,现代智谷之开发。)
忆富春江 /汪崇义
骤雨苍烟天际来,浪摧红蓼鹭鸣哀。
为能身脱风波里,攀上子陵高钓台。
立冬做核酸吟/汪毅
病毒肆虐数年长,疫魔防控日日忙。
休养生息终有时,憧憬未来好梳妆。
卜算子 壬寅初冬/欧阳
薄雾罩澄江,岫远苍茫处。一夜西风绕槛棂,愰听斯人语。 冻笔忆良宵,蚁酒酬丰黍。寒意凝诗慰远情,新绿藏燕楚。
立冬养生/仇小豹
交节酉至立冬时,薄帽添衣水饺炊。
吐纳凝神轻叩齿,吞津聚气静为颐。
立冬有感(二首丿/张士庄
暖阳破雾照船头,未着寒衣送晚秋。
江渚石鳞经久旱,渔翁收网见忧愁。
暖阳破雾照船头, 未着寒衣送晚秋。
江渚石鳞经久旱,渔翁收网见忧愁。
题图;颖嘉
〈简介〉重庆 二九诗社成立于2011年春暖花开季,时为重庆市诗词学会会长的汪崇义先生在阿福茶楼宣布这个由29校友组成的诗词创作微信群接受学会的直接指导,由三位"顾问"掌墨。十多年来,诗社创作活跃,持之以恒,大量作品发表于《环球诗声》杂志、港刊《夏声拾韵》和国内作家出版社及香港新闻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蜚声海内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