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篇小说《儿女婚事》之三十
三十,他们没有成为夫妻
文/刘玉伟
2000年5月,赵巧凤年满五十岁,就从工务段的机修车间退休了。她一个人在家里没有事的时候,也会拿出老照片来看看。
1971年8月,赵巧凤和秋志强、魏抗战、康援朝,还有赵文芳、赵小刚、赵小强从农村招工出来后,他们就在县城的照相馆里照了一张合影。

赵巧凤看着照片就又流泪了,她和康援朝没有成为夫妻,但是,康援朝在她心中还是很有份量的,他们在赵家沟的那段经历,不仅仅让她刻骨铭心,也让她终身难忘!
赵巧凤的小女儿常荣在铁路医院上班,她中午走进家门就喊叫起来:“妈,饭好了没有,我都快要饿死了!”
赵巧凤赶紧把照片收起来,擦了擦脸上的泪水,从沙发上站起来说:“你就知道吃,米饭在电饭锅里,菜我也炒好了,你快点吃吧!”
常荣生于1981年10月1日,今年六月才从铁路卫校毕业。她中等身材,长相和脾气都有点像赵巧凤,也是铁路小区里数得上的漂亮姑娘。
常荣把饭菜端到餐桌上后,就对赵巧凤说:“妈,你也过来吃啊!”巧凤摇一摇头说:“我还不饿,你先吃吧。”
常荣关心地坐到赵巧凤的身边,说:“妈,你才五十来岁,瞧你脸上的皱纹和这鬓角上的白头发,您可比文芳阿姨老多了!”
赵巧凤看了看女儿,说:“我哪能和你文芳阿姨比,她一直在铁路小学当老师,整天风吹不着,日晒不着的。”
常荣搂着赵巧凤说:“妈,您在机修车间也是风吹不着,日晒不着啊!我总觉得是我爸不在了以后,您总是这样没精打采的。”
赵巧凤笑着拍了女儿一下,说:“你爸走了四年多了,我不想他!我就是感觉有点困,干啥也都提不起精神来。”
常荣一边吃饭一边说:“妈,您会不会是妇女更年期的综合症?我给你也买几盒太太口服液,我听秋香姐说,她妈妈吃了还挺好的!”
常荣一提到秋香,赵巧凤这才想起来,明天就是秋香和魏东结婚的日子。她赶紧站起来说:“你不说我都忘了,我还没有给他们送红包。”
常荣也站了起来,说:“妈,您先不要去文芳阿姨家,他们明天结不结婚,现在还说不准。”
赵巧凤又坐在沙发上,说:“他们又咋了?你文芳阿姨和丽华阿姨,昨天还高兴地对我说,让我们明天都去喝喜酒!”
常荣一边穿外套一边说:“我本来不想对您说,就怕您生气上火,这都是您那宝贝儿子常兴搅的!”
赵巧凤长叹了一口气,说:“这小子和你爸是一个德行,他到底要干啥!”
常荣看看手表说:“妈,您千万别生气,这事还没有调查清楚。我该上班去了,您赶紧吃饭去吧!”
赵巧凤那里还有心思吃饭,她坐在沙发上,又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1971年8月他们几个来到工务段后,秋志强和魏抗战分在了工务段附近的清河工区,赵小刚兄弟俩分到了南站道岔工区,就康援朝分到了最远的前车凹工区。
赵文芳在农村就是老师,她分到了铁路小学。赵巧凤和几个女知青,都分到了工务段跟前的机修车间。
康援朝也来找过赵巧凤几次,因为离得太远,他们每一次见面都是不欢而散。康援朝后来也就不来找赵巧凤了,他就是来工务段开会办事,宁可去工区找秋志强和魏抗战,也不来找赵巧凤了。

赵巧凤在机修车间工作八九个月后,1972年5月,她的好姐妹梅丽华,介绍她认识了和她一样大,生月还比她小的常胜利。
梅丽华是清河工区老工长梅中国的大女儿,她在市里的五号信箱工作,那时候的信箱厂都是国家的保密单位。常胜利也在五号信箱工作,而且还是保卫科的一个干部。
常胜利的父亲也是工务段的职工,他和梅丽华又都住在铁路小区里。他十八岁去西藏当兵,在部队的四年里不仅立过功,还入了党。
赵巧凤第一次和常胜利见面,就喜欢上他了。他从身材到长相,都有点象秋志强。他只不过是比秋志强略略胖了一点,脸颊四周的络腮胡子,也比秋志强的更黑更密。他也许是当过兵的人,还一直保持着军人的作风。他一年四季不论穿啥衣服,衣扣总是系得很整齐,裤子缝笔直,黑皮鞋也擦得锃光瓦亮。
常胜利对赵巧凤也是一见钟情,他笑着对巧凤说:“我们虽说是第一次见面,我总觉得我们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你对我来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
赵巧凤看了常胜利两眼,也微笑着说:“你真会说话,这可能就是我们的缘分吧。”(未完待续)
刘玉伟,2022年11月6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