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子明自传》
四、烟类专卖的隐蔽活动
1.只好到鲁山去
脱险之后,便给曲书诚同志写信,商定到鲁山去。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同磨头村的张华甫到了河南省政府临时所在地鲁山县城,找到了曲书城同志,安排了食宿。
当时在鲁山的地下党员还有成解、贾景堂、曲全忠等人。
不久,成立河南区烟类专卖局招收职员,但恐怕难以录取,于是通过曲书城,找到省政府委员原洛宁的留美博士张纯明先生,由他给烟类专卖局长马乘风写信推荐,加之同乡郭书本在监考,总算被录取,分配作录事工作。
除了完成缮写工作之余,也可以抽空与成解同志联系,相互帮助。因成解在艺师上学,又不能和家庭取得联系,我有薪金了,尚可助之少许,以维持生活,而成解同志送我书画,接触密切。
在烟专局内,发现有不少具有爱国思想的青年志士对国民党不满,如记水县南周村来的郭文选、汝南县来的陈如声、还有巩县来的一位同事,都比较进步,于是多为接触,公余时间常一起外出散步,有意识的对其宣传和培养。
相互契合之后,想起来可怜又可笑,一九四三年正是水旱蝗(虫)汤(恩伯)灾荒之年,路有死骨,街有饿殍,我们每次饭后,多是暗暗拿个馒头放在口袋,到街上送给躺在那里将要饿死的乞丐吃,表示我们的怜念。我们几个的关系一直很好,如郭文选同志以后也参加革命,工作很好,就连他的儿子郭水民以后回到记水,至今仍把我作为亲人。
2.欢迎李俊甫
一九四三年初,曾获得美国康乃尔大学化学博士学位、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河大理工院院长李俊甫同志,因反对国民党的现行不满,被汤恩伯抓捕在叶县的劳动营改造,经老同学张纯明帮助保释出来后来到鲁山,在鲁山的洛宁同乡(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即组织欢迎,并以西餐招待,曲书城组织我们有二十余人参加。
记得清楚,张纯明先生即席讲话时有一句话是:“训人者人恒训之”!西餐也是我第一次享受。洛宁人的老乡观念就是强!相互帮衬,抱团取暖,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乡集聚一堂,不亦乐乎!
3.南召县三个月
一九四三年五月,得知住在洛阳的国民党特务分子杜彦章,到处打听我在鲁山的情况,于是我便离开鲁山,前往南召县区找老朋友郭剑魁处,以求隐蔽。当时郭任南召县烟专局业务所所长,恰好吴广武同志以朋友关系也来到这里,我们二人被分别分配到附近的两个烟厂去作驻厂员。
时至九月,我从河南日报看到,该县共产党员有自首情况,我感势不妙,只好设法投奔到河南区局当雇员以保安全。
一九四四年春,日本鬼子侵犯豫西,国民党政府军消极抵抗,我便同贾景堂、马康生等同志,冒着一路风险返回洛宁,准备开展敌后斗争活动。
此即为我第四次出县与返县的情况。
未完待续......
关注洛宁城事
阅读精彩内容
《马子明自传》
五、在中高村
1.我们的政权
2.捕我未成,反为我捕
作者简介:杨小沪,男,洛宁县景阳镇人,1947年生,中教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