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答:上期所述杜牧在淮南节度使幕府任职期间发生的那个故事,在唐宋时期至少还流传着另外两个版本。(一)宋·曾慥《类说》卷一一引(唐五代·丁用晦)《芝田录·杜书记平善》条载:“牛奇章公帅维扬,杜牧在幕中,夜微服逸游。公以街子数辈潜随,以防不虞。后牧以拾遗召,公以纵逸为戒。牧始隐讳,公取一箧,皆街子辈报帖,云‘杜书记平善’。”“牛奇章公”即牛僧孺。《旧唐书》卷一七上《敬宗纪》载,长庆四年(824)十一月“丁酉,宰相牛僧孺进封奇章郡公”。“帅”,动词,指在方镇担任军政长官。“维扬”,即扬州的别名。“帅维扬”,杜牧《唐故太子少师奇章郡开国公赠太尉牛公墓志铭》载,牛僧孺“大和六年(832)检校右仆射、平章事、淮南节度使”。《旧唐书》卷一七下《文宗纪》所载更详细而具体:大和六年十一月“乙丑,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牛僧孺检校右仆射、同平章事、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充淮南节度使”。同书卷一七二《牛僧孺传》则曰:太和六年“十二月,检校左仆射、兼平章事、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所记职名稍有异,但实质上并无不同,都指淮南暨扬州方镇的长官。“幕”,即幕府。这里指军政大员的工作班子。对于幕府僚属的聘任,军政大员是有自主权的。“街子”,即街卒。“数辈”,几人。这个数字较为符实。《唐阙史》载,牛僧孺派遣暗中护卫杜牧的街卒有“三十人”之多,似乎夸张了一些。“拾遗”,唐代谏官,有左、右拾遗。杜牧自淮南节度掌书记被召回朝,所任为监察御史,而非“拾遗”。《芝田录》乃误记。此条内容,与《唐阙史》所记大致相同,只是文字比较简约而已。按,宋·朱胜非《绀珠集》卷一〇也引录有丁用晦《芝田录》此条,曰:“牛奇章帅维扬,杜牧在幕中,夜多微服逸游。公闻之,以街子数辈潜随牧之,以防不虞。后牧之以拾遗召,临别,公以纵逸为戒。牧之始犹讳之,公命取一箧,皆是街子辈报帖,云‘杜书记平善’。乃大感服。”其他文字出入,无关重要。重要的是文末多了一句“乃大感服”,即杜牧因此而对牛僧孺十分感激。这与《唐阙史》所记,恰相符合,可互为印证。(二)宋·王谠《唐语林》卷七《补遗》载:“杜牧少登第,恃才,喜酒色。初辟淮南牛僧孺幕,夜即游妓舍,厢虞侯不敢禁。常以榜子申僧孺。僧孺不怪。逾年,因朔望起居,公留诸从事客,谓牧曰:‘风声妇人,从若有顾盻者,可取置之所居,不可夜中独游。或昏夜不虞,奈何?’牧初拒讳。僧孺顾左右取一箧至,其间榜子百馀,皆厢司所申。牧乃愧谢。”“辟”,这里指被地方军政大员征召,聘入幕府,担任一定的职务。“因朔望起居”,乘着初一、十五下属官员来给自己请安的机会。“朔”,农历每月初一。“望”,农历每月十五。“留从事客”,将自己聘请来的幕僚留下叙话。“从事”,幕僚的泛称。牛僧孺此话的意思,是告诫杜牧:有喜欢的歌妓,可买回来同居。不要半夜三更一人独自去青楼。万一出事,如何是好?此条所记,与《唐阙史》《芝田录》比较,在情节方面就有一定的歧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