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李锐松 男,广东省台山市都斛镇莘村人,大专学历。七一年参加教学工作,先后担任中学教导主任、小学校长一职。荣退后,邀任都斛镇《都斛侨刊》主编至今,为宣传党的侨务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期间,还积极协助各村做好各类喜庆活动的策划、设计和主持工作等,深受好评。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有人生价值的人,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永远不停步!

我爱家乡儿时的堑基
李锐松
莘村的堑基(河堑),它南北走向,横穿于村中,河道有四、五米宽,一般水深也有一米三左右。堑基连接牛路、渡头水道,与南坑水库排灌河道相通,是堑基的水源头。当年,堑水清辙见底,常年川流不息。河堑经过的要塞都设有跨堑小桥,各自然村都在堑边显要处修有长条石级方便村民用水,可见堑基已成为村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小时候最爱在村中的堑基(河堑)玩。
记得孩童时,我每晚常跟着手抱洗衣盆的妈妈,踏着斜阳余辉到堑基洗衣服。只见:一群群妇女早在堑边的石级中一边搓衣,一边谈笑风生,家长里短,琅琅笑声此起彼落;男孩子们赤身裸体,女孩子或穿背心,或穿裤衩在水中嬉戏。会水的在堑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时而仰泳,时而蛙泳,时而侧泳,各呈其能,博人一赞,因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欣赏。他们有时互相追逐,玩潜水捉人游戏;有时玩水仗,掷泥球,常常被溅满水花的妇女呵斥。学游泳的:有的双手压着石级,浮着身子,双脚在水面不停翻动打“水古”,水花四溅;有的被家长托住身体,在水中手扒脚蹬,有板有眼。不会游泳的则站在浅水中互相拨水嬉闹,笑骂声不绝于耳。此时大人小孩各自各精彩,整条堑基洋溢着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呈现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
是习惯成自然的缘故,堑基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晚上都是小孩妇女的“天堂”, 到了夜晚则是男人的“世界”, 彼此互不干扰,更无冲突。男士们除了堑基外,渡头、牛路等石窦深水处更是他们舒展才能的天地。他们玩的当然是高难度的动作:如潜水赛,潜水找人,踩水等;常站在窦柱高点往下跳水更是他们拿手好戏,周而复始, 乐此不疲。玩够了,就随着堑边草丛摸鱼,捉到的多是鲫鱼、鳅鱼、生鱼、鲤鱼等。回到家里,大家七手八脚,不一刻功夫就能吃到生鲜味美的夜宵。堑基无私地为人们洗涤尘埃,消除疲劳,清彻污垢,使你烦恼得以抛却,心灵得以宁静,灵魂得以净化。
每逢年尾,却又别有一番景象,孩子们每晚赶着一群一群自养鹅,聚在堑基给鹅洗澡。摆脱束缚已久的鹅儿们象脱缰的野马扑向水中,欢快地追打搏击,互相殴斗,孩子们则在岸上观战、指挥,试比谁的鹅最勇最狠,胜者兴高釆烈,败者垂头丧气。此刻呼喝声、加油声、胜利者的欢笑声、失败者的叹息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首欢乐中夹少许感慨的晚奏曲。经过一轮龙争虎斗,胜负已分之后,孩子们也身不由已地跳进水里,与鹅共舞,人鹅共乐,原先的一切不快也随之被舒畅快乐所取代,此时他们才感最写意、最淳朴、最幸福。
当年,堑基除了具有排灌作用外,还是水路运输的要道。在那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船成了人们运输的重要工具。那时每个生产小队都有二、三条木船用来运输,这样堑基又肩负起水路运输的重任。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是收割季节,一条条满载稻谷凱旋而归的船泊在石级边,我们拿着扫把和竹篸仔,规规矩矩地站在岸边,当社员们一担一担的把船谷挑完后,我们就蜂涌而上,或争抢着扫船底谷,或到河堑里用篸把掉在水里的稻谷连同泥沙舀起,一边淘,一边挑出谷粒。虽然付出的多,收获的却微不足道,但它证明我们“能为家里做点事”,就是最好的回报、最大的满足,这也是我们幼小心灵最朴素、最诚挚、最美好的愿望。
堑基有说不完的故事,它虽然没有大海的汹涌澎湃、惊涛骇浪,但它总是纯净的、清澈的、温润的,给人舒爽的感觉;总是流动的、欢快的、轻盈的,和着时代的脉搏。正是这绢绢细流默默地滋润着一方水土,无私地造福一方人民;正是这宽大胸怀哺育着一代代人健康成长;也正是它伴随我度过了那欢乐的童年。它那高洁宽容的品格,成为我做人处世的一面明镜,它那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我经起人生旅途中那风风雨雨的洗礼。
可如今的堑基已风光不再,水源己断,成了村中排污之渠,无不令人伤感?何日还其原貌,已成为村人的热切冀盼!
我爱家乡儿时的堑基!
写于二0一0年六月十五日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中小学生写作園地简介:
中小学生写作园地、是我艺术社培训未来作家诗人的重要园地。
我们实行一免费二修改三发表的辅导方法:为国内国外华人子弟服务。
我们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辅导方法新颖,深受国内国外华人家长和学生欢迎。
请投稿:
微信号:R6049931328 许先生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机构:
精武会驻文艺中心副会长:李剑昌
顾问:
许湛荣、伍蓬莱
主任:林敬照
副主任:伍国胜 梁少华
常务理事:林敬照 伍国胜 梁少华
刘质坚 陈绮娜
理事:梅如柏 周慧君 陈泉声
陈冰玲 魏台平 甄春花
秘书长:林敬照(兼)
财务:伍国胜(兼)梁少华(兼)

主编:许湛荣
执行编辑:陈绮娜
责任编辑:冯艺儒 甄春花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与您相约
投稿微信:R6049931328
领取稿费:Chen18128290208

请点击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投稿须知:
作品:原创首发+照片+自我介绍(文责自负)
音乐: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作者与网络(侵删)
平台赞赏费用即为稿费,其中50%归作者所有(赞赏低于十元和一周后的稿费不发放,维持平台基本运营)。凡在《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平台》发表过的优秀作品,本社将向各地报刊、杂志等纸媒推荐,并定期整理成文集出版。
敬请各位可爱的人儿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版面设计:陈绮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