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狱咏蝉》 唐 骆宾王

《在狱咏蝉》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 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 因上疏论事 触忤了武则天,而遭受到了同僚的诬陷,以贪赃的罪名下狱。
这首诗是骆宾王在狱中写下的,作者借歌咏蝉的高洁的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的高洁 品行,表达了辨明无罪、昭雪沉冤的愿望。
全诗情感充沛,用典自然,语意双关,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在獄咏蝉》
唐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译文
深秋季节 寒蝉不停地鸣唱,狱中囚禁的我,思乡的心绪一阵阵加深。
那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这个斑斑白发的人,不尽不止地长吟着,我真的不能忍受了。
蝉儿啊,清晨露水太重,你虽然双翼轻盈,却很难振翅向高处飞进,到黄昏,冷风狂虐,你高亢的吟唱,也极易被风声吞没。
你——枉居高树啜饮清露,可浊世昏昏,无人相信那高洁冰清,我又能向谁表白我的皎皎廉洁的心呢。
诵读:陈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