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为诗家语?
● 所谓诗家语,简单地解读就是具有特殊天赋的诗人借助艺术灵感、直觉妙悟、超凡智慧、迂回且诗性语言去观照灵魂与社会人生。

● 诗家语探源
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世界上最古老的诗——古巴比伦王国的长篇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我国最古老的民谣体诗歌、先秦时期的《弹歌》以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秦风•蒹葭》,这些融神话、梦境、劳动、理想、正义、爱情与一炉的古典文学经典作品,无一例外都拥有令人“嚼之不尽、咽之无穷”的诗家固有的诗性智慧语言。

◆ 诗家语缘起
最早提出“诗家语”这一诗学概念的是900多年前“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变革家王安石。关于“诗家语”,多年来流传着一个经典故事。南宋诗论家魏庆之写了一部诗话集《诗人玉屑》。在这部书的卷六中,说了一个王安石帮助一位名叫王仲的应试者改诗的故事。

古木森森白玉堂,
长年来此试文章。
日斜奏赋《长杨》罢,
闲拂尘埃看画墙。

这首仄起式的七言绝句,其第三句原文是“日斜奏罢《长杨赋》”,王安石看后,灵机一动,将原句中两个字“赋”和“罢”互换位置,变成了“日斜奏赋《长杨》罢”,其好处至少有两条:一是使上下两句平仄对立交错谐和,抑扬顿挫;二是“罢”这个发花辙与“堂”、“章”、“墙”江阳辙音韵宽广宏亮激昂,朗朗上口。这样改过之后王安石他自己也非常得意,他说:“诗家语,如此乃健。”

● 诗家语的五大特点
◆ 墨气所射,别有洞天,语感迥异,不落俗套。
◆ 形象生动,味外有味,情景互文,言近旨远;
◆ 专写性灵,有感而发,彰显个性,诗中有我;
◆ 文约意丰,贵在凝练,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 音韵协畅,悦耳达情,声情并茂,跌宕铿锵。

● 诗家语举例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问刘十九》
◆ 人须有冬天的心境,
才能看霜,看雪
——美国诗人斯蒂文斯《雪中人》
◆ 我的灵魂伫立在
我家窗下
而我远在万里——美国诗人卡尔•夏皮罗《乡愁》

● 诗家语的两个误区
(1)诗家语并不总是体现为诗中的某一句话,她理应是整首诗文字背后呈现的诗性。
(2)诗家语并不单单指向音乐美。换言之,音乐美仅仅只是诗家语众多路径中的一条道而已。

◆童年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