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山一段云◎深窠(毛文锡体)
作者/包明潍(福建延平)附王子扬老师经典评词
小路山坡陡,孤村竹海茫。柴房树下夏天凉,春草绿禾秧。
种地耕田晚,收粮割谷忙。三餐能饱别无妨,生活倍沧桑。

王子扬评词:山村风貌,农家生活;喜忧参半,深窠待平
——试析本词情感态度的形象寄寓、和语言的含蓄蕴藉
一、词牌
“巫山一段云”本为唐教坊曲名(唐代词牌名),本词作者采用的是宋代毛文锡体的“巫山一段云”格式。毛体双调,共四十四字,上下两阕各三平韵,中间不换韵。两阕的前两句均必对仗。平仄声调的变化规律(规矩)与“律诗”同,充分体现了“词”之所以又叫“诗余”的理由、根据和“诗行内”及“诗行间”声调结构布局的规则特点,只是形式上呈现为“没有补齐”的“诗”或长短不齐不像诗的“长短句”而已。平仄规律 上下两阕完全一样。本格篇幅短小,层次清楚。语感节奏明快(与“卜算子”同),语句舒展流畅,读来朗朗上口。

二、诗意
上阕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山村及其周边自然环境整体风貌的图景。第一句写“行路难”,明写山路陡峭崎岖,暗表出行和生产生活条件的不便。第二句写村庄所在地偏僻幽静,让人顿生有关“世外桃源”之联想和感受。“世外桃源”有利也有弊,利即“幽静”、“恬适”,“弊”则“闭塞”、“作茧自封”。“孤村”,类似自然村,没几户人家。“竹”是有寓意、有象征性的“物象”,象征意义在于山村农民“贫而有志”“贫而守节”的“高洁品格”(当然,这种比喻是用来形容古人的,一万年以后还是这样,那就是迂腐观念)。“孤村”深藏于“茫茫”“竹海”之中,有“茫然不知所在”的“迷茫”感觉。后两句语意语势急骤变化,运思行笔缩小了范围,用近景式聚焦取景的艺术手法集中描写“山村”内“古木柴房”的“古朴”风貌,让人觉得这里的人与世无争,小日子过得舒心惬意。词中只说“夏天凉”,没说“冬天暖”,看来在诗意的表达上还是“含蓄”“蕴藉”留有余地的:未知之意是“冬天说不定会冻死人”。词中还说春天有“春草绿禾秧”,春天夏天都是“生机盎然”,那冬天呢?这就让人疑虑重重、万分担忧了。看来这里面有个好大的“坑”,填不满的坑,甚至是“无底洞”。这就暗扣了标题之题意。上阕形似纯粹的“景物描写”,但实际是把诗人的情感态度“寄寓”、“埋藏”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下阕人物上场,诗人集中笔墨描写了农家的生产生活情景,揭示了农民生活的甘苦苍桑,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可见下阕诗人的情感态度才逐步“明朗化”。前两句的“对仗”非常别致,第一句(出句)写春季,第二句(对句)写秋季,实际是写一年四季。第一句是农业活计的“春种”,但不是“句内对”,“种地”与“耕田”不是“并列”关系,“耕田”是“种地”“种田”的最具代表性的“农耕事宜”或“活计”,二者是“种属”关系。下句的“秋收”以“收粮”为代表,而“收粮”又以“割谷”为“主要”的代表性农业活动,成语“五谷丰登”和粮食作物及其果实(种籽)分类的“五谷杂粮”,就可证明“谷子”是人们传统观念中的“主粮”。第二句的句式结构与第一句完全一样,对仗工整。“晚”表“起早贪黑”“辛苦劳累”;俗话说“节令催人早”,“不误农时好种田”,所以干农活儿需要“赶”节令。“忙”表“紧张忙碌”,说明“土里刨食”不容易,“靠天吃饭”没保证,再则“节令不饶人”,现在风磨谷穗,到嘴的口粮能舍得扔到地里吗?最后两句是第二个意群,但诗意与上一意群紧密相连,视同一意。顺承上一意群的“晚”(农事时间长,总觉不够用)和“忙”(因农事繁多而没有“闲工夫”,因而别的次要的事情都顾不上,包括吃饭睡觉拉屎撒尿)而来,“三餐能饱别无妨”句提到了“吃饭”的问题,这“吃饭”象老鹰吃鸡毛一样,只求“饱”不求好,前半句与后半句一对照,字缝里透露出“常常饿肚子”的意思,看来,作为给“老天爷”和“土地爷”打工的人,“三餐能饱”就不错了,就心满意足了,别的都在其次,更无非分奢求。这是多么堪怜的苦情现状啊!“别无妨”,表现出农民的“豁达”和“释然”,说明农民能够看得开,觉得无所谓。这又让我们对农民刮目相看,肃然起敬!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自然而然地得出一个结论:农民“生活倍沧桑”,这“沧桑”之感全都刻在了他们的脸上。这里诗人对农民的同情 无疑象石头咽肚一样“沉重”、“压抑”得难以倾吐出来。
中国农民数量多,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三农问题是一个亟需解决而又情况复杂、任务繁重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更需要国家的鼎力扶持和政府的巨量投入,所以,这明摆着是一个“深窠”。
《原创首发》

温馨提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期责任编辑:柳柳
编辑监制:对影成三人 半醉半醒

【词评作者简介】网名:老王。原名:王罡。笔名:王子扬。山西大同人氏。1953年出生,红旗下长大。学历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讲台生涯混迹于小学到大学、学生到教师到党政干部、学校到家庭到社会之间,同时进行社会科学某个领域的研究,目前仅有的一点成就就是培养出几个来华留学研究生。现已退休,但仍在担任编外导师,指导并修改专业学术论文。文学本行多有作品,散见于各种媒体。涉猎宽泛,政史为重;交游广阔,诗友为上。诗情钟衷定笃,终生不悔。近几年多有结合诗评的文学方面的学术论文面世。繁荣诗歌创作是毕生追求的梦想。
诗评特色:作评相映,务使读者看懂受益;诗有激情,诗评必如影随形,风格上保持一致;运思行笔、文字呈现,多有二次创作的倾向和风貌。

【精英金牌主播简介】赵仁娟。爱好朗诵,想用朗诵向您传达世间的所有喜怒哀乐,感谢您支持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