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想随说31——宅家第二天
荣玉奇
今天是2022年11月6日,星期日,宅家第二天。
昨天我写了“宅家第一天”,发到“都市头条”,发到QQ空间和朋友圈,点赞留言的有几十人,我发到头条后,仅一个小时,点击突破一万。看来大家都很关心小区封控的问题。我女儿、儿子以及一些亲戚看到后,还专门打来问候电话,我和老伴都很感动。看来这真是:
疫情无情人有情,
亲情友情很感动。
小区被封无奈事,
心有热流暖融融。
昨晚睡觉前看到,不少微信群里,都在疯传我市要“静默”三天,所谓“静默”就是封城的代名词。甚至还有小区居民,把“静默”三天的消息,发到社区群,并问社区人员,消息是否属实?社区人员答曰“咱们社区暂时没有接到通知,有消息会在群里通知大家”。我看了这个消息,颇感疑惑。因为前不久国务院疾控中心还强调“三个不得”,其中一个就是“没有国务院疾控中心批准,不得随意封城”。
今天早晨醒来,我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看有没有“静默三天”的官方消息?结果没有看到。看来所谓“静默三天”的消息,不过是一种谣传也。据说,昨天晚上不少人看到谣传消息,又开始到处抢购生活必需品。忽然想起了“三人成虎”的成语,这个成语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看来,有些事不能因为说的人多,就轻信啊。某些人善于人云亦云,听风就是雨,而很少独立思维,这样容易坏事的。
我在网上浏览到《人民日报》客户端的一篇文章(11月5日)——《坚决整治“层层加码”等问题,这些地方被点名》,文章中特别强调:
要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切实保障群众 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坚决整治层层加码。
该文章还指出:
我们也发现除了违反“九不准”规定之外,一些地方处置疫情存在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新的表现形式。一是隔离场所收费。如贵州省毕节市、四川省南充市。二是随意“静默”、“封城”代替管控。如河南省郑州市。
河南郑州市因为随意“静默”、“封城”,被作为典型通报批评。由此看来,随意“静默”、“封城”,是违背国务院疾控中心规定的。我们邢台市“静默三天”的事,大概率是不会出现的。因为上级的精神是“科学精准防疫”;是“切实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坚决整治层层加码”。不知为什么,我看到这篇文章,一股快慰在心中油然升起。我立即把这篇文章转发到朋友圈,转发到一些微信群,毕竟这是官方消息,我相信,朋友们看了这篇文章,那些谣言就会不攻自破。
昨天虽然是封控的第一天,社区照样组织小区居民做了核酸检测。而且以小区楼各个单元为单位,逐个展开。这种做法不仅显得有条不紊,很有秩序,而且颇有人性化的味道,令人感觉温馨。
宅家第二天,我除了在家中溜达,就是翻出一本喜欢的书来看。记得有人这样说过:“好书胜美酒,无事小神仙”。是啊,手捧一本好书,体验“小神仙”的意境,倒也别有一番风趣,这种宅男生活,也没感觉有啥不舒服,蛮有兴味的呀!于是我有小诗一首:
宅家闭户第二天,
安静读书亦悠闲。
字字句句慢品味,
篇篇章章细钻研。
书到用时方恨少,
厚积薄发真灼见。
疫情猖獗何所惧,
坚信人力能胜天!
2022年11月6日于自家斗室
